一、惠州市行政地图
题主你懂得提问,难道不懂地图导航吗?
二、惠州市区行政图
大亚湾区和惠阳区虽然都是惠州市下辖的行政区,但两者的行政级别不一样。惠阳区是正处级单位,而大亚湾区是副厅级单位。1990年3月惠阳县从惠州城区迁往淡水镇,1994年5月撤县设市,2003年3月撤市设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5月成立,其中澳头镇和霞涌街道由惠阳区划归大亚湾区,大亚湾拥有国家级石化区,其中南海石化八十万吨乙烯项目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乙烯生产企业。
三、惠州市行政地图高清版大图
1. 惠阳地图区域划分是按照不同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2. 惠阳地图区域划分是按照政府部门或行政机构的行政管理范围来划分的,惠阳的地图区域划分主要是按照不同的行政区划来进行划分,例如市区、镇区、乡区、村区等。这种划分方式可以方便地进行行政管理和服务。3. 除了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之外,惠阳地图区域还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例如,按照地形、气候、产业等进行划分,这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惠阳的各个方面和特点。
四、惠州市行政区是什么
惠州总共有7个区县,其中4个区,3个县,分别是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拓展阅读
惠州市建制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惠州市境行政区划及其隶属多次调整。
1949年12月设东江专区,次年1月撤销,惠阳县划属粤东行政区,博罗、龙门两县划属粤中行政区,至1956年1月这三县同隶新设立的惠阳专区。
1958年4月,惠阳县析惠州镇置惠州市(县级)、析县东部置惠东县。同年11月龙门县并入增城县,隶属广州市。11月、12月先后撤销惠州市、惠东县,仍划归惠阳县。
1959年3月惠阳专区撤销,惠阳、博罗两县划归佛山专区。
1961年10月恢复龙门县,亦划归佛山专区。
1963年7月恢复惠阳专区,惠阳、博罗、龙门三县划归惠阳专区。
1964年10月惠阳县再析惠州镇设惠州市(县级),1965年7月恢复惠东县。
1970年10月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辖区未变,惠阳、惠东、博罗、龙门四县及惠州市仍隶之。1975年3月龙门县划归广州市。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惠阳地区建制,分设惠州、东莞、汕尾、河源4个地级市。惠州市管辖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1994年5月惠阳撤县改市(县级),由惠州市代管;至2003年3月又撤市设区,隶惠州市,6月10日挂牌。2017年末,全市县(区)以下划分为1个乡、48个镇,22个街道办事处。
五、惠州市行政区域划分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有1700多年的历史。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县;到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岭南设有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唐代时粤东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公元917年)这里为祯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公元1020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
六、惠州市行政划分图最新
【沿革】1949年设东江专区,专署驻惠阳县。辖惠阳、博罗、增城、龙门、连平、河源、和平、龙川、
紫金、海丰、陆丰11县。1952年撤销东江专区,将所辖各县分别划归粤东、粤北、粤中三个
行政区。1956年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除辖原东江专区11县外,增辖东莞、宝安共
13县。1958年,由惠阳县的惠州镇设惠州市,归惠阳专署领导。1959年撤销惠州专区,将各
县划分归汕头、韶关、佛山专区,1963年复设惠阳专区,1970年,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
驻惠州市),下辖惠州市、东莞、惠阳、惠东、博罗、宝安、河源、和平、连平、龙川、紫金
、陆丰、海丰12县,1977年宝安县升格为深圳特区。1988年,实行"地改市",惠阳地区划分
为四个地级市(惠州、东莞、河源、汕尾),惠州市共辖1区4县,即惠城区、惠东、惠阳、博
罗、龙门4县(市府驻惠城区)。1990年省政府批准设立大亚湾规划区管理委员会,1993年
5月国务院批准大亚湾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市共辖2区4县。1994年,惠阳县撤县建
市。
调整惠州市行政区划。(国务院2003年3月6日国函[2003]36号)
(1)撤销县级惠阳市,设惠州市惠阳区。惠阳区辖原县级惠阳市的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
田、霞涌、澳头、秋长、新圩、镇隆等10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淡水镇金惠大道。
(2)原惠阳市所辖的陈江、潼湖、潼桥、沥林、水口、马安、横沥、矮陂、芦洲、大岚等10个镇
以及博罗县的仍图镇划归惠城区管辖。惠城区人民政府驻新联路。行政区划变更前(根据简册
2003):
惠城区面积419平方公里,人口39万。
惠阳市面积1910平方公里,人口63万。
博罗县面积2871平方公里,人口77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