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旅游文章

万里旅行网 2023-06-28 04:29 编辑:admin 194阅读

一、兰州旅游文章

1、金塔沙漠胡杨

金塔沙漠胡杨林,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那里有着上万亩人造胡杨林。胡杨林分布密集,长势良好,规模居全省之冠,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金秋十月的胡杨,绿色的树叶有的已经变黄,已经变黄的胡杨树,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被评为甘肃省秋色最美的地方之一。

2、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内容较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3、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内,地处西秦岭北支的东端,秦岭、贺兰山、岷山三大山系交汇处,中国版图中心带;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分水岭穿过景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4、嘉峪关景

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6公里处,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称。嘉峪关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5、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城南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

6、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敦煌西线旅游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园面积346.34平方公里,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

7、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平均海拔1820米,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该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黄、橙、绿、白、灰等多种鲜艳的色彩,犹如斜铺的彩布。2020年1月,甘肃省张掖市七彩丹霞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8、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崆峒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主峰海拔2123米,总面积83.6平方千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 。崆峒山景区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等美誉,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9、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

黄河石林景区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规模宏大,占地约10平方公里。景区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景区内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颇具天然大园林神韵。

10、扎尕那景区

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11、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总面积329.54万亩。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我军较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

12、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

13、桑科草原景区

桑科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内,距夏河县城拉卜楞西南18公里,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草原辽阔无际,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这里设有藏式帐篷接待站两处,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体味神秘淳朴的藏族风情。

14、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北部,与市区紧密相连。湿地面积6.2万亩,主体位于城区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国内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张掖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张掖绿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5、宕昌官鹅沟风景区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

二、兰州旅游的心情感言

你是要写论文还是想怎么样??感想就是时隔一年似乎事情并未解决清楚,厂大门连续被堵,当地农民及小企业受到波及的人群似乎没有收到合理的赔偿。

企业在事故后倒是严抓狠管了一下,严重的事故总是以血的代价为基础换回来的!

三、兰州的旅游宣传语

携手抗疫,惟愿万家灯火山河无恙,#兰州加油甘肃加油# !信念坚定,心中有爱,是每一个你我他迎战疫情、守护家园的践行。面对疫情,兰州市上下团结一心,用心、用力、用情共同携手抗击疫情。兰州,一定赢!

这里,只有主战场,没有前后方全校一盘棋,上下齐应战兰州加油!甘肃加油!

四、兰州一日游文案

心中有光,豁然开朗。

这里钟声空灵,涛声久远。树上的祈愿带,掉落的松塔,草木上的露水,都是最美的风景。

任凭雾气化雨淅淅沥沥,也不在乎。不必强求什么,只是在这里走一走,就看见了它的险奇和秀美

在甘肃人的食谱里,羊肉绝对是最出彩的一页。

甘肃地域辽阔,无论是甘南藏绵羊、曾是贡品的临夏袍地羊还是兰州大尾羊、武威小尾寒羊,或者是白银滩羊、河西黑山羊、绒山羊。作为地道本地羊,肉质鲜嫩无膻味,怎么做都好吃

但对舌尖上的极致追求,不同羊肉有不同做法。临夏武威的羊肉脂肪适中,最好清水煮,做手抓或涮锅,最大限度保留蛋白质,只需简单的佐料就鲜美无比。滩羊适合焖炒,配土豆、粉条,软糯美味,山羊适合煎烤,配孜然、辣面,外焦里嫩香气四溢。

一头羊,从整化零,有一整只烤全羊和羊肉饺子羊肉包子,从前到后,有煮羊肉和烤羊尾,从外到内,有烤羊皮和羊杂。

从西边的河西走廊到东部的黄土高原,一路变着法儿吃过来你就会相信:甘肃的羊肉,果然,都好吃!

在甘肃不吃只羊,这个冬天就白过了。

天气变冷的时候,整个甘肃就飘起羊肉的味道。

甘肃多样的风土,养育了品种丰富的羊群,无论是河西碱草羊,陇东黑山羊,还是临夏东乡羊,民勤九尾羊。放养一夏后都已膘肥肉美。它们午夜入城,迎着刀子,走向肉铺,最终走上甘肃人饭桌。

聪明的甘肃人懂得融合,激发羊肉的鲜美。如果问“甘肃哪里羊肉最好吃”,这没有答案,因为哪里的都好吃。从最西边的敦煌胡羊焖饼到最东边的环县清汤羊羔肉,一路吃来你就会发现:不管烤、煎、蒸、煮、烩、焖、卤、炖、炒,甘肃人总能用最朴素的食材佐料,烹调可口地从头到尾、从肉到骨、从内脏到骨髓吃掉一只羊。

羊肉在满足无数肠胃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渗透到每个甘肃人的精神世界。

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磅礴之势,携黄土高原厚德载物,奔腾向前,蜿蜒缠绕在甘肃修长的版图上。流经甘南、临夏、兰州和白银,大夏河、洮河、渭河等注入,沿途留下一幅幅美景画卷,也留下开启华夏文明的璀璨文化。沿黄流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占全省80%左右,黄河赋予了甘肃太多。

甘南,壮丽旖旎的黄河在这里成河。“玛曲”在藏语里就是“黄河”。草原、湿地,是黄河的馈赠。娘玛寺的转经筒不止,拉卜楞寺的诵经声不绝,一切,都是纯净的美好。

临夏,中新世时代的古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等熠熠生辉,唐蕃古道重镇,有万丈佛光,高卧炳灵。

兰州,白塔山下中山桥,黄河水奔腾不绝,西北民谣灌进骨子。清晨的牛肉面飘香,夜晚的“曼哈顿”美轮美奂。

五、兰州旅游朋友圈文字简短

 1、死狗扶不上墙。

2、尿不到一个壶里。

3、石头大了弯着走。

4、驴把嘴踢肿老沙。

5、家你把我求叉哈。

6、萝卜菜根子。

7、溜沟子溜到痔疮上。

8、做下欠灰的馍馍了。

9、想富着把穷耽搁了。

10、打黄牛惊黑牛。

11、驴啃脖子工便工。

12、个家的娃娃个家抱。

13、倒不过棱子。

14、豁豁擤鼻子,做着手上唠。

15、强打的精神卖豆腐。

16、齁胎子的咳嗽,一气儿。

17、关键时刻掉链子。

18、有牙的没锅盔,有锅盔的没牙。

19、隔壁子嫁寡妇。

20、该死的娃娃球朝天。

21、多大的个事唦。

22、癞蛤蟆跳门槛,又蹾沟子又伤脸。

23、三十年等着个闫腊月。

24、瘸子的沟子错扇子。

25、梭纳码一捆。

26、你把人愁倒哩嘛。

27、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

28、糜面打浆子,再不燃。

29、教下的曲儿不得唱。

30、铜铁不辖的锁子铁。

31、买啥的吆喝啥。

32、砂锅不离井口破,只要你来的回数多。

33、提上猪头了找不着庙门。

34、那里地鬼把那里地人害期。

35、割了脬子献神,人也疼死了,神还不喜欢。

36、过河摸脬子,小心到家唠。

37、死猫儿搊不到树上。

38、骆驼地门子高眼儿。

39、死没力气好打仗。

40、不疼的指头子往磨眼里塞。

41、你把人愁倒哩。

42、斗大的麦子磨眼里过。

43、红火处卖母猪肉。

44、外地的沙子压不住本地的土。

45、捏住闸唠死蹬哩。

46、踏住脖子了割嗉子。

47、不养娃不知道肚子疼。

48、尕是尕,本事大,三两银子买不下。

49、八十岁学唢呐,学会唠也气断唠。

50、老天爷下纱帽,你也得把头伸出去。

51、啥事做个差不多。

52、活人的眼睛里插柴。

53、门道做成巷道。

54、猴娃子不上竿竿子,多敲着几哈罗罗子。

55、冷怂吃茄子,一吃一截子。

56、我说的东门的楼子,你说的西门的猴子。

57、指望小姨子养娃。

58、鼻子大着把嘴压住唠。

59、有贼心没有贼胆。

60、老牛不死,稀屎不断。

61、乡里人选城,不是丢人就是送铜。

62、各顾各,没耽搁。

63、当中睡觉不拉毡。

64、师傅不高,教哈的徒弟拉腰。

65、气娃子的妈养雀娃子。

66、姑舅两姨,不见唠想哩,见唠嚷哩。

67、人吃上豌豆唠没劲,给驴说了不信。

68、夹的唢呐丢盹哩。

69、往称上看,不唠往肉上看。

六、兰州旅游路线文案简短精辟

在甘肃人的食谱里,羊肉绝对是最出彩的一页。

甘肃地域辽阔,无论是甘南藏绵羊、曾是贡品的临夏袍地羊还是兰州大尾羊、武威小尾寒羊,或者是白银滩羊、河西黑山羊、绒山羊。作为地道本地羊,肉质鲜嫩无膻味,怎么做都好吃

但对舌尖上的极致追求,不同羊肉有不同做法。临夏武威的羊肉脂肪适中,最好清水煮,做手抓或涮锅,最大限度保留蛋白质,只需简单的佐料就鲜美无比。滩羊适合焖炒,配土豆、粉条,软糯美味,山羊适合煎烤,配孜然、辣面,外焦里嫩香气四溢。

一头羊,从整化零,有一整只烤全羊和羊肉饺子羊肉包子,从前到后,有煮羊肉和烤羊尾,从外到内,有烤羊皮和羊杂。

从西边的河西走廊到东部的黄土高原,一路变着法儿吃过来你就会相信:甘肃的羊肉,果然,都好吃!

在甘肃不吃只羊,这个冬天就白过了。

天气变冷的时候,整个甘肃就飘起羊肉的味道。

甘肃多样的风土,养育了品种丰富的羊群,无论是河西碱草羊,陇东黑山羊,还是临夏东乡羊,民勤九尾羊。放养一夏后都已膘肥肉美。它们午夜入城,迎着刀子,走向肉铺,最终走上甘肃人饭桌。

聪明的甘肃人懂得融合,激发羊肉的鲜美。如果问“甘肃哪里羊肉最好吃”,这没有答案,因为哪里的都好吃。从最西边的敦煌胡羊焖饼到最东边的环县清汤羊羔肉,一路吃来你就会发现:不管烤、煎、蒸、煮、烩、焖、卤、炖、炒,甘肃人总能用最朴素的食材佐料,烹调可口地从头到尾、从肉到骨、从内脏到骨髓吃掉一只羊。

羊肉在满足无数肠胃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渗透到每个甘肃人的精神世界。

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磅礴之势,携黄土高原厚德载物,奔腾向前,蜿蜒缠绕在甘肃修长的版图上。流经甘南、临夏、兰州和白银,大夏河、洮河、渭河等注入,沿途留下一幅幅美景画卷,也留下开启华夏文明的璀璨文化。沿黄流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占全省80%左右,黄河赋予了甘肃太多。

甘南,壮丽旖旎的黄河在这里成河。“玛曲”在藏语里就是“黄河”。草原、湿地,是黄河的馈赠。娘玛寺的转经筒不止,拉卜楞寺的诵经声不绝,一切,都是纯净的美好。

临夏,中新世时代的古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等熠熠生辉,唐蕃古道重镇,有万丈佛光,高卧炳灵。

兰州,白塔山下中山桥,黄河水奔腾不绝,西北民谣灌进骨子。清晨的牛肉面飘香,夜晚的“曼哈顿”美轮美奂。

七、兰州旅游朋友圈说说

好久没有吃乡的饭了,赞劲,过应。

八、兰州旅游句子

关于这个问题,1. “青山绿水,甘甜如蜜。环线一圈,美景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2. “走过青甘大环线,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感悟生命的美好。”

3. “在青甘大环线上,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领略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4. “一路风景美如画,一路心情如诗。青甘大环线,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5. “青甘大环线,是一条美丽的旅程。让我们走过山水间,感受自然之美。”

6. “青甘大环线,是一条连接心灵和大自然的路。让我们在这里放下烦恼,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7. “青甘大环线,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然,领略了生命的真谛。”

8. “沿着青甘大环线,我们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好。”

9. “青甘大环线,是一条让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路。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

10. “青甘大环线,是一条令人陶醉的旅程。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沉浸在生命的美好之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