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字号——洛阳“真不同”水席

193 2024-12-08 20:50

“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

这是洛阳人都知道的一句顺口溜,并且九朝古都的洛阳还有“洛阳三绝”:洛阳水席、龙门石窟、洛阳牡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洛阳的“真不同”水席!

真不同,传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距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咱们的周总理就曾经在这里款待了各国的政要和大官!现在的真不同是“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洛阳窗口”,在2008年,已经加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洛阳水席的起源

洛阳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宴席,叫做:水席。它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并且由于它的隆重典雅、风味独特、制作考究,赢得了海内外食客的一致好评。

洛阳地处豫西山区,它四面环山,位于盆地地区,降雨量稀少,到了秋冬季节还非常的寒冷干燥,所以这里的人们非常喜欢喝汤驱寒,滋补身体,于是在饮食当中就有许多的汤类。后来以至于王公贵戚也习惯于把主食和副食,放在一起食用。在烹饪的时候,会加入大量的汤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特殊的饮食结构。

在上水席的时候,菜品都是一道一道的上菜,吃一道换一道,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由于菜品中有大量的汤水,又起源于洛阳,所以得名:“洛阳水席”!

(真不同)

水席的头道菜名,叫做:“燕菜”。

相传在武则天时期,有人专门敬献了一颗巨大的萝卜。武则天很高兴,让御厨亲自制作菜肴。御厨构思巧妙,并且搭配了高汤,武则天品尝之后,赞扬到:“此菜犹如燕窝一般”。于是,便赐名:“燕菜”!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待加拿大总理访华的时候,就用水席招待了他们,当周总理吃到“燕菜”的时候,当得知这是用萝卜做成的时候,风趣的说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

(真不同)

从此,洛阳燕菜便有了另一个名字:“牡丹燕菜”。

洛阳水席,一共有24道菜,分为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这8个冷盘是4荤4素,并且还拼成花鸟图案,色彩鲜艳、构思奇特。

这些菜品又冷有热、有荤有素、有咸有甜、有酸有辣,上菜的时候,先上8个冷菜作为下酒菜,接着上4大件,并且每上一个大件,还伴随两个中件,这叫做:“带子上朝、代代封侯”!最后还有4个压桌菜,另外再加一盆鸡蛋汤,俗称:“滚蛋汤”,也表示全部菜品已经上齐!

(真不同)

这就是,洛阳水席的上菜流程。

(二)、真不同的历史

(真不同)

1895年是光绪的二十一年,这个时候大清朝已经到了自己的最后时期。而此时出于豫西山区的洛阳城,却很少遭受战火的摧残,人们依然安居乐业、歌舞升平。

就在这个时期,在洛阳的北大街上,诞生了一家以制作:“洛阳官席”为特色的饭馆。

(真不同)

这家饭馆吸收了当时许多著名的厨师,并且还款待过出逃长安的慈禧和光绪皇帝,并使得他们对这家饭馆印象深刻!等他们回銮北京的时候,专门又来这里品尝了一次!

由于得到了慈禧和光绪的盛赞,饭馆首次挂出了“真不同”的字号!

(真不同)

但是,紧接着就是军阀和列强之间“你来我往”的争夺和炮火,而这家饭店也在炮火中被摧毁!掌握制作技艺的“于氏一脉”,为了在乱世中生活,就在原来的北大街,开了一家:“于记饭铺”,主营:“三汤一面”(豆腐汤、丸子汤、白汤、大碗面)。

(真不同)

1938年,于氏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在洛阳的西华街又开了一家“炒菜馆子”,但是却不敢使用原来“真不同”的名号,主要是:一个真不同并不是于家创始的,主人另有其人;再一个,当时跟于氏一起在真不同做饭的厨师,现在都分散在洛阳当地,于氏也并不是唯一的传承人。所以,他们选用了一个新名字:“新盛长”!

(真不同)

他们的生意火爆异常,并逐渐吸收了之前“真不同”的其他师兄弟。终于在1947年,洛阳县长亲自为于家恢复了名号,并亲自题写了店名:“真不同饭店”!

到了1960年,当时著名的作家:李凖(zhun),在品尝洛阳水席之后,赞叹异常,并留下了墨宝:“真不同”,也就是现在的饭店匾额。

(真不同)

现在的真不同,由第五代传承人:姚炎立掌舵,并且他还是我国的非遗传承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