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天气预报7天准确
出梅即入伏第一天,高温就来了。
7月11日,上海出梅并入伏。当天11时3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本市今天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是上海今夏发布的第四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气象实况显示,截至11日12时10分,徐家汇站的气温已达到34.2℃,目前仍在继续攀升。各区站中,浦东最高已达35℃的高温线,奉贤最低为31.8℃,其他各区多在32℃-34℃之间。
11日起,上海也正式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2021年的三伏天依然是“加长版”,一共40天,一直到8月19日才能出伏。其中,头伏从7月11日开始,中伏时间为7月21日至8月9日,末伏从8月10日始,预计到8月19日止。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伏天常常和高温联系在一起。事实也是如此,正式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酷暑难耐。从常年平均情况来看,伏天所在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确是上海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阶段,高温热浪天气较为常见。
根据徐家汇站1981-2010年期间资料统计:上海夏季(6-8月)35℃以上高温日数平均为15天,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平均会出现10个高温日。也就是说,整个夏天70%的高温集中出现在三伏天。
而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三伏”的说法由秦汉时盛行的五行学说延伸而来,主要指中原地区气候上一年中最闷热的一段时期,它是“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般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三伏天具有高温高湿明显、累计日数多、持续性强等特点。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比热容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其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而11日的高温还只是一个开始。据上海气象部门预计,出梅后,上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将出现持续4-5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37-38℃。
上海气象部门提醒,持续高温下,请大家注意防暑降温。此外,进入盛夏后,局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可能性增大。
二、上海天气预报近一周
首先是目前气象局用温度计或者用气压计来测量大气的情况,这只是探测大气的一些特征,对代表大范围的大气状况有一定误差。
其次,目前全世界无论是探测地球表面还是高空的大气状况,都是在探测一种大气层。这个空间分辨率,探空是200公里,对于一些小的天气系统,会产生遗漏。第三,空气是一个流体,在地球的球体上运动,呈现一种非线性的状况。在空间上,可能在某一个地域,或者在时间上面的某一个时段里面,空气的运动呈现一个混乱、无序的状态,即大家所知的混沌现象。如果遇到在空间上或者某一时间段里是有序变化的天气,老天变化的“脾气”气象部门就把握得较好,可以摸着脉搏。如冬季寒潮的预报就较准,但对于夏季的情况,就会有一些差异。
三、上海天气预报7天
6月7日前后
2023年上海入梅时间:6月7日前后。 2023年上海出梅时间:7月10日前后。 上海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5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姘居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四、上海天气预报45天准确
上海黄梅天的一般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下旬。具体出梅时间每年会略有差异,预测出梅时间需要根据气象条件和历史数据进行预估,更准确的信息可以关注上海天气预报。
五、上海天气预报30天准确 一个月
上海 天气预报周二(30日)雨转阴32℃/26℃ 周三(31日)多云30℃/25℃ 周四(1日)雨30℃/25℃ 周五(2日)雨转多云31℃/24℃ 周六(3日)雨转多云30℃/24℃ 周日(4日)雨30℃/24℃预计九月初 气温在30度左右 天气炎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