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方式划分的概述
交通方式划分【model split】就是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交通方式分担,让一个出行(trip)与一种交通方式(mode)相对应,一个地区(zone)的全部出行数中利用该交通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 其中每个交通方式所分担的量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量。
城市里的居民是经过各种交通方式的组合来完成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的。因此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关系,离开了讨论这种关系,交通规划就难于成立。交通方式划分(modal split),是随着居民出行调查的开始和以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而产生的。以往的道路交通规划多采用除交通方式划分以外的三阶段法。然而,对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而言,交通方式划分已经称为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建模思路有两种。其一,是假设历史的变化情况将来继续延续下去的前提下,研究交通需求的变化;其二,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为了实现所期望的交通方式划分,如何改良、建设各种交通设施引导人们的出行,以及如何制定各种交通管理规则等。新交通方式(新线道路运输工具、轨道交通等)的交通需求预测问题属于后者。这时的难点在于如何量化出行行为选择因素及其具体应用。例如,某一评价因素对新交通方式的影响大,而把它引入到新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中的情况。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因如何表示交通方式的利用方便,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区域模型是用以规划区域全体为对象的变量说明交通方式选择特性的方法;出行终端模型是将对象规划对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时,以小区的固有特性说明交通方式选择的方法;OD对模型是针对各OD对的交通特性,给各OD对间的交通方式分配交通量的方法;径路模型是依次考虑到达目的地的径路选择,决定交通方式的方法。
区域模型用相同指标概括考虑对象区域,因此适用于对城市轨道、道路建设投资策略、确定各城市的交通投资权值和比较。该模型作为出行生成之后一个环节插入分析系统中,便于研究优化城市规模。然而,它不能处理混合出行的情况。 径路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研究,尤其是对交通枢纽设施的研究很有效。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一般不把汽车交通细分为各种车型处理,而只是分为公共交通方式和汽车。把公共交通方式又分为大量运输方式和出租车。再加上行人和自行车进行交通方式划分研究。
1980年代以来,按照交通方式选择基本单位的不同,将交通方式划分分为集计模型(aggregate model)和非集计模型(Disaggregate model)。集计模型是以交通小区为单位,将交通行为参与者的交通方式选择统计、统一处理的模型;非集计模型是以交通行为参与者个人为单位,构造模型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交通方式选择结果统计起来,预测交通方式的划分率。
BRT车辆是什么意思
BRT车辆就是快速公交使用的车辆。BRT指的是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是利用改良型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共交通专用道路上,既保持轨道交通特性,同时又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的一种大容量、便利、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它是由快速公交车站、快速公交车、服务、营运方式、智能公交系统等元素集成的系统。
扩展资料:
由于在公交专用道上行驶,交叉路口又有公交车的优先通行权,使公交车的行驶车速比一般车辆高;BRT公交车站的水平登车和车外售票方式,使BRT车辆在车站内的滞留时间减少,从而提高了运营速度。BRT的运营速度应比常规公交车高30%~100%,与轻轨接近。
BRT的运营速度也取决于车道类型和服务模式。BRT车辆在一站不停式或专用高速公路车道上行驶的话,每小时的速度一般会达到60~80km。如果服务模式包括专用车道上的停靠站点,一般情况下,每小时的平均速度为30~50km,这取决于车站间隔和车辆停留的时间。在同样的运营环境下,这样的速度与轻轨不相上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快速公交系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