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机射击类游戏 战机射击类游戏有哪些
1、《王牌机战》。王牌机战作为最经典的一款雷霆战机宇宙飞行类游戏,这款游戏结合了经典玩法以及噩梦boss玩法,画质方面可以说和雷霆战机有些雷同,但经典的弹幕乱舞操作是一点儿也没变。
2、《空战争锋》。空战争锋这款游戏运用的是真实模拟类的电影级特效,每款飞机都需要玩家们通过蓝图以及材料自己打造出来,并且和全球的真实玩家一起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空中对决。
3、《比特大爆炸》。比特大爆炸是一款弹幕射击类游戏,比较类似于星河战神的玩法,游戏中拥有着比较流畅的飞行特效以及3d画面,各种弹幕拥有着七种颜色,华丽炫酷的射击方式让人停不下来。
4、《重装上阵》。重装上阵是一款五v五机甲公平类竞技游戏,游戏中玩家们可以操作飞机或者是其他的种装机甲进行战斗,集结伙伴一起加入史诗级别的星际战争,胜利之后称霸宇宙。
5、《战机:代号666》。战机:代号666是一款融合了探险元素的飞行射击类游戏这款游戏的战机拥有着不同的技能搭配,虽然战机对于操作的影响并不是很高,但拥有着上百种技能搭配却很吃玩家们的策略。
6、《双生视界》。双生视界是一款二次元的美少女射击养成游戏,这款游戏结合了tps战斗元素,玩家们不仅可以在游戏中零距离和少女们接触,还可以驾驶她们一起进行战斗,游戏的立绘很值得夸赞哦。
7、《碧蓝航线》。碧蓝航线是一款以海战为主,但也有飞机射击类玩法的养成游戏,碧蓝航线中的二次元美少女都是偏向于清纯系的,或许之后可以操作她们采取不同的策略作战方式进行战斗,十分有趣。
8、《雷霆之翼》。雷霆之翼是一款画面十分绚丽的飞行射击游戏,游戏中所有的飞机被分为了五大系列,例如风翼光翼,针对不同的boss要切换不同的机翼,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的通关。
9、《飞机大战之全民雷电》。飞机大战之全民雷电是一款经典的群体射击游戏,在保留了原有的射击基础上,还增加了团队玩法,可以和其他小伙伴儿一起击败敌人战机拯救宇宙。
二、F-47是什么飞机
目前没有F-47这一型号飞机,但有P-47战斗机。
“雷电”形体较大,灵活性也确实不如Bf109等,但它的发动机劲大,火力猛,生存能力强,只要不是要害部位,即使挨上几十发子弹也不碍事。而且俯冲性能好,在空战中只要抢占到有利高度,对敌机的俯冲攻击是很容易得手的。
研制背景
相对“飓风”和“喷火”战斗机来说,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的P-47“雷电”显得五大三粗,开始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甚至被飞行员拒绝使用。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很多飞行员就喜欢上了它。虽说因此,P-47一经使用证实其优势后,便受到了部队的欢迎,订单不断“飞”向共和飞机公司。各型“雷电”飞机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在欧洲和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少数几种曾大量生产并屡立战功的著名战斗机。
只要提起P-47“雷电”飞机,就不能不提到亚历山大。舍维尔斯基(AlexanderSeversky)与亚历山大。卡特维利(Kartveli)两个俄国人,和他们所创建的共和飞机公司。舍维尔斯基原是沙皇俄国的一名飞行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击落过数架德国飞机而小有名气。1917年因航空技术事宜去美国工作,曾在美获得过多项专利,后加入美国籍。由于他是飞行员出身,酷爱航空,于是在1933年在新泽西州的法明代尔市搞了个以他自己名字“舍维尔斯基”(Seversky)命名的飞机公司。正在这时,又从巴黎来了另一位俄国人――卡特维利。他是一个飞机设计师,共同的志趣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先是两人合作设计了SEV-3水陆两用飞机和P-35战斗机。1939年秋,两人在舍维尔斯基飞机公司的基础上创建了后来很有名气的美国共和飞机公司,舍维尔斯基出任董事长,卡特维利为总工程师。
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法西斯的气焰非常嚣张,盟军急需大量前线作战飞机。同年11月,刚刚成立不久的共和飞机公司临危受命,开始研制一种新的战斗机。
是一种很早的战斗机,美国产,当年国民党使用的主力机型,50年代被我们打下来过
P-47型(后改称F-47)“雷电”战斗机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多的单翼、单座、单引擎高速远程战斗机。也用作轰炸机。
三、二战两款气冷式战斗机对比
P-47机体坚固,装甲保护好,且发动机功率大,垂直机动性能优良,FW-190高空性能出色,盘旋性好,两者的性能基本相当,但必须使用合理的空战战术,如P-47陷入与FW-190的盘旋格斗,则必须马上俯冲改出,否则很容易被击落,而如果P-47已占据了高度,则FW-190就得采取机动躲开P-47的俯冲机动攻击,要想法与P-47基本等高度后才与其交战.FW-190的改型很多,最终D型机体增大很多,发动机也更强劲,减小了P-47的垂直优势,但产量较少,而美战斗机型号众多,主要发展P-51,且后期德优秀飞行员几乎损失怠尽,且已掌握了欧洲的制空权,后期P-47性能虽稍差于FW-190,也基本能压制住德机,虽P-47改进到D型,但改进力度较小.
FW-190
作为BF109的后继机种,德国的福克_乌尔夫飞机厂(FockeWulfFlugzeugbauGmbH)于30年代未研计成功新一代单座单发活塞战斗机FW190,该机最终成为大战中、后期性能超群的主战机种。
FW190是一种全金属构造的悬臂上反下单翼白昼用战斗机,在诸多德国战斗机中,独树一帜地选用一台14缸的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因此机头显得有些粗壮,而机尾十分尖细,机身背部拱起部分是个透明的滑动开启的座舱盖,其后方机身背脊向下倾斜,向下向后视界良好。电动收放后三点起落架着地稳定,主轮柱向前向内倾斜,构成了FW190的一些外观特征。
一]起因
Fw190计划来自两方面的需求。首先是德国空军加速扩大和德国空军部对今后战争的预测:在未来战争中需要不仅一种战斗机,仅依靠现有的Bf109,将不能保证在可预见的将来德国空军将具有领先的优势。其次,根据情报分析,潜在对手的空军至少预研和装备了两种以上的现代化战斗机。所以,德国空军部拟定了新型战斗机研发的战技要求说明书,在1937年底下发到各飞机制造商。
在Kurt.Tank和Rudolf.Blaser领导下,一架使用星型气冷发动机、结构紧凑的小型战斗机设计完成。但是,在德国空军部中使用直列液冷发动机为战斗机最佳动力选择的观点占统治地位。官员们认为:装星型气冷发动机将使飞机的迎风面积加大而使飞行阻力加大;由于机头截面积大而使驾驶员在起飞和降落时视线不佳;当时世界上已研制成功和正在研发的现代战斗机一般都是液冷发动机。由于这种偏见,Fw190计划被束之高阁,直到发生2个偶然的原因:
1、He100和He112飞机计划的受挫。He112Bs和He100D曾少量装备德国和罗马尼亚空军,He100D在装备时被重新命名为He113。不知道什么原因,德国试飞员中广泛流传着He113是“飞行员杀手”的说法,使He113的正式生产计划受挫。
2、生产直列液冷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Junkers和Daimler-Benz生产量无法满足所有飞机装备的要求。Daimler-Benz的发动机满足Bf109.Bf110飞机的需要已是问题。Junkers公司的Jumo-211发动机又必须首先保证生产He111.
[二]试飞
库尔特_坦刻(Kurt.Tank)主持设计的FW190绰号“百舌鸟”。Fw190最初的型号安装的是BMW13914缸星形活塞空冷发动机,1939年春,原型机Fw190V1出厂,装一台1550hp的BMW13918缸双排星型气冷发动机,比DB601或Jumo211大1/4。1939年6月1日福克公司的首席试飞员Hans.Sander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证明飞机的速度在4000M高度时达595KM/h,操纵性能优异。但发动机有过热倾向,即使在座舱里温度也达到55度;座舱密封有问题,发动机废气漏进舱里,使Sander不得不代上氧气面罩已免窒息。随即,对飞机进行了改进,在发动机前增加了一个十叶片的冷却风扇,并加大发动机整流罩开口后问题基本解决。原型机除飞行速度外,其他性能指标均优于BF109,特别是加速度性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9年秋天,第二架原型机Fw190V2出厂,10月31日进行试飞。1940年1月25日,Fw190V2为戈林进行了飞行表演,给戈林留下深刻印象,随即下令生产40架Fw190A-0。在此期间,BMW公司发展了更高级的14缸气冷双排星型发动机BMW801,重量增加了91kg,新发动机的直径和老发动机的直径相似,只是较长较重。为使用新发动机,验证了原型机的结构可以承受;并把座舱后移,避免发动机高温和容纳侦查设备;座舱后移后容积减少,又不得不优化座舱设计等等。该进后的飞机即Fw190V5,于1940年初春试飞。
试飞后又发现,更换发动机引起的增重,影响飞机的飞行特性。所以重新设计机翼,将机翼翼展加大到10.506M,机翼面积加大到18.30平方米。翼面积的增大,仅使飞机最大飞行速度降低了10KM/h,而飞行特性,尤其是爬升率有了长足进步。在Fw190V5的基础上,定型为Fw190A-0预生产型,从1940年10月开始生产。在此之后,Fw190边生产边改型,形成了Fw190系列飞机。
这时RLM(德意志航空部)不能相信一架装有星形空冷发动机的单座战斗机会很成功,打算最终要给Fw190装上直列式液冷发动机。但是空冷式的Fw190在实战中证明了它与同时代英国战斗机相比毫不逊色。尽管遭受质疑,Fw190A仍然是一种使用极广泛的战斗机,Fw190为了适应新的任务需求一直在持续改进直到德国战败。FW190在前机身上方安装2挺7.92毫米或13毫米机枪,在机翼内安装4门20毫米机炮,另在翼下或机身下还可悬挂各种炸弹或300公升副油箱,其火力之强,为当时战斗机所少见。动力增强装置和新型的重型机炮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它的性能。
战后盟军在试飞了所缴获的FW190D9后作出了如下评价:该机巧妙地平衡了各项战术、技术性能,是德国战时最好的活塞式飞机。
三]改型
FW190总产量为20001架,先后派生出从A到S等许多改型。FW190A是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改型,从1941年9月开始,主要用于与英国皇家空军进行空战及对地战术支援(对地攻击)。其中又分成A―0至A―10共十一种亚改型和一百多种更细的改装型。在众多改进中:
Fw190A-1:一具BMW801C14缸星形活塞空冷发动机,1194kW(1600马力)。翼展10.37m。与原型机翼比较,A-1可在外翼段安装MGFF或MG17。军械:4门7.9mmMG17机枪,两门安装在机头发动机罩上方(与Bf109相似),另外两门在机翼根部,还可选装两门MGFF20mm机炮,固定在主起落架减震支柱外侧的机翼下。机腹中心线挂架可装一枚250kg或500kg炸弹或是可抛式副油箱。
Fw190A-2:翼展增加到10.5m,新设计了着陆轮连杆。翼根处换成了20mmMG151/20机炮。其他方面与A-1相同。
A―3第一次将2枪2炮调整为2枪4炮,加装了防弹钢板,发动机功率增至1700马力,而A―3AU成为可取代Ju87的对地攻击机。
A―4换装1567kW的BMW801D-2喷水加力发动机,功率竟高达2100马力。垂尾有细微修改,并改装了无线电设备。A-4/U1和A-4/U8是其中的战斗轰炸型,可装载500kg的炸弹。A-4/U4是侦察型。A-4/Trop是使用在热带地区的对地攻击机。
A―5重新设计了发动机托架以避免发动机过热,结果是发动机向前移动了152.5mm。他方面与A-4相同。A-5/R6轰炸型在机翼下可以挂载21cm的WfrGr21火箭弹发射装置。A-5/U2可以在携带一枚炸弹的同时挂载两个300升的可抛式副油箱,另外A-5/U3的外挂能力扩大到了1000kg。AU3可挂一吨炸弹,是一种优良的战斗轰炸机,于1943年9月用于萨米尔诺反登陆作战以及地中海战线。
A―6外翼段可选装20mmMG151/20机炮。A-6/R1在翼下可以挂装额外的两具20MM机炮吊舱。A-6/R2外翼段能装30mm的MK108加农炮。A-6/R6则可挂载21mmWfrGr21火箭弹发射装置。
A―7是A―5的武器改装型,从A―7开始,机头2挺机枪口径改成13毫米,背部蒙皮为之隆起,成为识别特征。
Fw190A-8:于1944年问世,翼内机炮被翼下的双联20毫米炮吊舱或30毫米炮吊舱所取代,成为FW190各型中火力最强的基本改型,机身加装了104升的油箱,另外,FuG16ZY无线电设备和GM-1紧急动力增强装置也是第一次安装在Fw190上。军械包括机头的两门13mmMG131机枪,左右翼根各两门20mmMG151/20机炮。主起落架外翼段可选装20mmMG151/20或30mmMK108机炮。A-8大多数的子变型配置都与A-6相似,但是A-8/R7装备了装甲座舱;A-8/U1是双座教练型;A-8/R11则是全天候战斗型,装备了特殊的无线电天线和自动驾驶仪;A-8/U11是鱼雷轰炸机。
Fw190A-9:换装1490kW(2000马力)的BMW801F发动机。其他方面与A-7相似,只是在机翼前缘副加了装甲。大多数的子变型配置都与A-6相似,只不过A-9/R11安装的是带涡轮增压的801TS发动机……A―9改良了A―8的高空特性,A―10可外挂1.7吨炸弹,为此构造作了加固。
FW190B、C试装DB603液冷发动机,但未投产。
Fw190D:最初的Fw190D安装了液冷发动机,于1941年首飞,1943年停产。盟军飞行员与Fw190D交战后,说这是一种“长鼻子”的Fw190。第一种形成实战能力的是Fw190D-9。D型使用了标准的Fw190A、F和G型的机翼和平尾,但是机身加长到10.36m。垂尾加宽了140.3mm,比“短鼻子”标准型面积增大了0.23m(2)。
Fw190D安装了容克斯Jumo231A-1液冷对置发动机,并附带有MW-50动力增强装置。最大速度704km/h(11290m)。后期型Fw190D-12换装了Jumo231E发动机,最大速度在使用MW-50加力时达到了725km/h(11290m)。所有的D子型号在螺旋桨中轴都可安装30mmMK108加农炮(与Bf109相似)。
FW190E用于侦察。FW190F是对地攻击改型,油箱与驾驶舱均得到良好保护,F―3可挂弹0.7吨,多用于东部战线,F―8为重武装型,F―9的发动机得到增压,可挂50~500千克炸弹多枚以及80毫米BLITZ―1型反坦克火箭。FW190F可选挂的炸弹有14种,最大的重达1.8吨,相当于当时轻轰炸机的载弹量。
FW190G是Fw190A的派生型,G系列主要是战斗轰炸型。可以挂载1枚1800kg炸弹,更典型的方案则是500kg或1000kg的炸弹。G型的一种子型号有加长的尾轮支柱,从而加大了离地距离以便挂载鱼雷。相当于Ju87那样的俯冲轰炸机改型,载弹0.7~1.8吨。FW190S是双座教练改型,也用于联络飞行。
FW190E、F、G的机体构造与A型相同。
FW190A、E、F、G、S采用BMW801空冷发动机;B、C型试用过DB603水冷发动机;D型改装容克_尤莫213水冷发动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期重新启用水冷发动机的高性能改型FW190D。由于机头大大延伸,俗称“长鼻子”。1943年底服役,飞出了704千米A小时的瞬间高速度,成为唯一能与美军P―51匹敌的飞得最快的德国军用机。其中D―9的机身极其修长,很易识别。D―11用于对地攻击,故外翼炮改为30毫米;D―12是全天候战斗机,桨轴内装一门30毫米机炮,是对付大型目标和装甲目标的良好武器;D―13用于对地攻击。
从1944年开始FW190D获得进一步发展,型号也以主任设计师坦刻的姓名标注,称之为Ta152。少量试生产的Ta152C飞出了740千米A小时的活塞飞机极限速度,Ta152H用于高空护航,升限14800米,翼展延伸4米,发动机可喷水助力;并能在12500米高空飞出时速760千米的惊人速度!上述两改型仅生产67架,产量极少。据说,还发展过Ta153。与BF109一样,FW190还作为母子组合型轰炸机的子机部分,由无人化了的Ju88重轰炸机驮着飞行,成为遥控Ju88冲向目标的指令机。
[四]作战
FW190于1941年秋首次参战,是第一次令英国皇家空军感到棘手的战斗机,于是不得不搬出“喷火”9型加以对抗。
在无数次阻击盟军大规模空袭编队的空战中,FW190的飞行员们采用了由马依雅大尉首创的冒险战术:与敌机群同高度迎头接近,以尽量减少被击中的机会,在靠近目标时集中开火,然后大机动拉杆向上脱离。1942年8月至12月,美国第8航空队曾27次空袭德国本土,共出动1302架次,被击落29架;1943年1~5月又发动34次空袭,出动3935架次,被击落154架,7月份10次空袭中共出动2829架次,被击落109架,战损率大幅度上升。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英军的轰炸部队。
1943年8月17日下午,轰炸德国秀瓦因夫露特轴承工厂的美军229架B―17型轰炸机刚刚与护航的P―47战斗机分手,就遭到200架FW190和100余架BF109的迎头拦截。FW190首次发射了W_Gr21大型空对空火箭弹,顷刻间,有数十架B―17向大地坠落,这场由FW190唱主角的反空袭空战,使盟军轰炸机的战损率高达20%,竟然使盟国对德空袭暂停了一个月。事后,美国飞行员回忆说,这场截击空战规模之大,战术之狡诈,气氛之炽烈,都是空前的。
1943年9月,由超级王牌哈_赫尔曼少校设计的“狂蛮战术”开始被配备FW190战斗机的第300、301和302飞行团所采纳。飞行员在地面管计站的无线电诱导下,利用探照灯协助照明,进行夜间空战,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家空军在用金属箔条作电子干扰的情况下所实施的夜间空袭的效果。
由于德国战斗机力量日渐薄弱,到1944年6月,声势浩荡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第一天,面临海面上成千上万的渡海舰船和空中5400余架护航飞机,德军只有26飞行团的普利拉中校及其副手共2架FW190飞抵海岸,向下象征性地打了几梭子子弹。
1944年下半年,战斗机全被调回国内投入防守战,新型的FW190D―9“长鼻子”和BF109K也被派往前线作战。大本营组建了“突击飞行队”,企图孤注一掷,垂死抵抗。火力强、装甲厚的FW190A―8AR―8“狂飙箱”战斗机被用于阻击前来空袭的盟军的四发大型轰炸机。由于该改型机变得相当钝重,为避免遭盟军护航战斗机的反击,不得不再派出BF109施行掩护,于是出现了战斗机为战斗机护航的现象。
1944年12月,希特勒纠集残兵败将在阿登组织了最后的反击,650架FW190、450架BF109和少量的Me262突袭了盟军20个前线机场,曾摧毁盟军地面飞机300余架。
在战争中,许多个人击落过100架以上或200架以上敌机的超级王牌飞行员使用的就是FW190。
P-47机体坚固,装甲保护好,且发动机功率大,垂直机动性能优良,FW-190高空性能出色,盘旋性好,两者的性能基本相当,但必须使用合理的空战战术,如P-47陷入与FW-190的盘旋格斗,则必须马上俯冲改出,否则很容易被击落,而如果P-47已占据了高度,则FW-190就得采取机动躲开P-47的俯冲机动攻击,要想法与P-47基本等高度后才与其交战.FW-190的改型很多,最终D型机体增大很多,发动机也更强劲,减小了P-47的垂直优势,但产量较少,而美战斗机型号众多,主要发展P-51,且后期德优秀飞行员几乎损失怠尽,且已掌握了欧洲的制空权,后期P-47性能虽稍差于FW-190,也基本能压制住德机,虽P-47改进到D型,但改进力度较小.
雷电”飞机的最大优势是采用了新型的 R-2800 型气冷式活塞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发动机注水等技术。R-2800 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2,000 马力,瞬时应急功率可达 2,300 马力。专门配备的这种涡轮增压系统,不像一般的增压器那样与发动机直接传动,而是在机身座舱下方单设一个涡轮机,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驱动,再由涡轮机带动增压叶片工作。空气经过增压后,可大大提高压缩比,为在气缸内燃烧提供更有利的条件。而工作过的废气则由专门的排气管排出机身外。
FW190总产量为20001架,先后派生出从A到S等许多改型。FW190A是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改型,从1941年9月开始,主要用于与英国皇家空军进行空战及对地战术支援(对地攻击)。其中又分成A―0至A―10共十一种亚改型和一百多种更细的改装型。在众多改进中:
FW190基本没戏。虽然P47体积庞大,机动性相对较差,但是由于P47的高空机动性远远超过FW190,而FW190的宝马发动机在高空动力严重下降,根本不是P47的对手。FW190自身的质量也不轻,灵活性也一般,只有在低空和海平面才对P47有明显优势。抗打击能力没有任何战斗机能接近P47,产量上P47是美国二战中产量最大的战斗机,当然比FW190还是少一点。速度上FW190在海平面也占不到优势,随着高度的增加发动机的性能差距越来越明显,高空速度P47远优于FW190。航程上差不多。
额,长见识了~我一直以为只有暴风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