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自行车车架大小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立管高度不同的,对骑行者的身高要求不同的。山地车15.5寸立管高度是381毫米,适合身高1.55-1.65米的人骑行。而山地车17寸车架的立管高度是431毫米,适合身高为1.65-1.75米的人骑行。
二、自行车尺寸是多少?
12寸(迹16寸、20寸,按车轮尺寸分类常见的山地车尺寸有:12、14、16、18、20、22、24、26、27、27.5、29寸;而公路车常见的尺寸有650mm、700mm。
按车架尺寸分类常见的山地车为车架尺寸有:14、14.5、15、15.5、16、16.5、17、18、19、20、21寸;而公路车常见的尺寸有465mm、480mm、500mm、520mm、535mm。
车况检查
正常的骑乘使用是不须要任何技术的,但却是在自行车的维护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一项,在骑乘前,对自行车的车况加以检查,是很重要,也是常被遗忘的,因此在骑车前,记得做以下的检查:
检查骑乘姿势尺寸:如果你骑的不是专属于自己的车,记得在骑车前将座垫调至适当高度。检查各部位螺丝松紧:检查前后轮及座垫杆的快拆是否锁紧了,检查车把是否已固定好,其他螺丝是否有松脱情况。
检查轮胎:检查胎压是否足够,不足的话将之打到适当压力,检查胎壁是否有裂痕、割伤胎纹是否已经过浅,如果必要则须更换外胎。
三、山地车主流轮圈尺寸是多少?
直径就是26寸,相当于60厘米。1寸=2.54厘米。
山地车外胎是按寸算的,主流是26寸,别的还有27.5 29 24三种型号。
外胎花纹分齿胎,半光胎,光胎,分别对应越野到公路。宽度主流是1.95寸,常见的从1.25寸到2.35寸都有。
编织密度主流是60TPI,还有30和120 二种,这个越大越抗扎,也越轻。
27.5英寸是主流
26英寸是最大保有量
29英寸是目前热门尺寸
四、怎么确定自行车的尺寸适合自己?
以26寸轮径的自行车而言,180cm-185cm的身高立管尺寸就是18寸最适合。体重关系到你选择自行车的承重力。98kg的体重就建议你最好选择承重力150kg以上的。
每个人的身长、脚长、手长均不相同。但是,现今的车架大都可以以调整座椅前后、高低、手把远近,作些微调整来配合自己最适合的骑乘姿势。以身高挑选正确尺寸,再“微调”座椅或龙头、把手,来顺应个人手脚长短才是最正确的,而挑选不适合的车架,再“更换”座椅或龙头、把手,来顺应个人身高与手脚长短则是舍本逐末。有的人单以脚长来选择车架是不对的。例如有个180cm的人腿短,脚长75cm,照那种说法就要选择16寸的车架。但是腿短相对身体一定就长,符合了他的脚却无法符合他的上半身,想微调都没办法。所以一定要以身高来挑选正确的车架,才有微调的空间。
以26寸轮径的自行车而言,180cm的身高立管尺寸就是18寸最适合了,170cm就是17寸准没错,160cm当然就是16寸莫属啦!150-160的身高则可选择14 - 15.5寸的车架。身高180以上的则建议亲自去试骑朋友的18至21寸车架(因轮径不变,故身高160以下与180以上的车架尺寸值会开始偏差)。
700c车架轮径公路车:上管长49(+-0.5cm)适合身高155(+-5cm)的车友;上管长50(+-0.5cm)适合160(+-5cm)的身高;上管长51(+-0.5cm)适合身高165(+-5cm);上管长52(+-0.5cm)适合身高170(+-5cm)上管长53(+-0. 5cm)适合身高175(+-5cm);上管长54(+-0.5cm)适合身高180(+-5cm),以上为一般建议值,身短腿长者,尽量勿超出建议值。
车架为自行车最重要的骨干,车架选对,骑行是彩色的(将来想改什么也没问题); 车架选错,骑行就会变成黑白(现在调什么都没用――将来可能最想换掉的第一个就是车架了)。但是因为一般成车都以制式化固定尺寸生产(同一型号大都以每间隔二寸为一尺寸生产)。有的型号成车只出16 - 18 C 20,而有的型号成车只出15 - 17 - 19尺寸的车架,就好像买衣服的S - M C L。而有的还是外国尺码的,(一些车架就是以XS “156-165cm” - S “166-175cm” - M “176-185cm” - L “186cm以上”为单位)。
公路车架量产尺寸依厂牌以及型号各有不同,一般以立管长度cm或mm表示(立管c-t长度cm除以2.54换算为英寸车架尺寸)。若车架标示为450就是代表以mm(毫米)计算,则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适合177cm左右的人使用。若标示为45就是代表以cm(厘米)计算,则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车架,意思相同,只是标示法单位不同而已。
山地车架量产尺寸依厂牌以及型号亦各有不同,一般以英寸表示。每0.5为一个尺寸(亦有公制尺码标示者)。如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 -18.5 -19 -19.5 -20 -21等等,在容许范围内再依个人比例试乘,挑选身体最轻松骑乘者为佳。车架选对了,再来若有不适再调整车座、把手或龙头,才能达到最佳骑乘比例。况且,在一片求轻量化的浪潮声中,选择过大的车架尺寸徒然增加车架重量与降低操控灵活性,实非明智之选。
此外,山地车依个人骑乘主观舒适度,另可考虑高跨点或低跨点“上管”(座杆下连接头管的)水平角度的车架,让骑乘临停时脚着地不至于让跨下卡着车架, 而不要刻意挑选高跨点的过小尺寸车架来迎合腿长之不足。一般女性与胯长较短者较适合低跨点(姿势与美观问题)。选择最适合自己身高的车架尺寸并兼顾脚长选择上管跨点高或较低的车架,如此就能达到“量身订做”的终极目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