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当然是可以的,但会很累,而且需要有苛刻的条件。
首先,身体素质肯定要好,要有常运动的习惯。
其次,这样高强度的运动一般只适合在低海拔的地区进行。
第三,最好没有负重。
以我重装徒步的速度和节奏,早晨状态好时,最初两小时最快时速不过6.6km/h,约九千步。
之后身体状态一路下降,超过四十公里后,每小时也就走三、四公里左右,平均约五千五百步,
曾经纯徒川藏南线,背负约二十公斤走过的极限距离是63公里,早上七点多走到晚上十点,约八万八千步。
因为太累,脚走残了,第二天直接躺了一天,记忆犹新。
精确计步,一款方便佩戴的运动手表必不可少。GARMIN Forerunner 专为跑者设计,除了基础的计步功能外,还搭载了血氧仪和心跳检测装置,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高原,它都能实时检测佩戴者运动数据,为身体保驾护航。
徒步进藏·阿里中北线篇
DAY386-387
起点:文布当桑乡
终点:达热村
距离:30KM
步数:45007
日期:2021.10.02-2021.10.02
远方 | “一错再错”再度上线
已经连续好多天都是凌晨三点左右无端醒来,特地上网查了,知道这个时间段既是肺脏排毒的时间,也是脊髓造血的时间,停留在文布当桑乡的两晚却没有这种现象,才意识到并不是自己体虚,而全是狗害的,但问题是为什么狗总是在凌晨三点乱吠呢?
文布当桑乡路口有家招待所,头天晚上黑灯瞎火什么都没注意到,第二天收拾完毕前去找住处才发现就在隔壁,二十米都不到。这家招待所条件一般,价格略贵,但为了充电只能住下,后来去乡里找超市才知道还有一家住宿,价格相差无几,但因为知道的人少,住宿环境相对好些。
晚上来了两拨投宿的,一位摩友,另两位应当是自驾的,可能住不习惯多人间,瞄了一眼都离开了,也好,让我舒舒服服地包了场。不用担心野兽,一觉睡到天亮的感觉真好,休息了一天,抖擞抖擞精神,今天踏着晨光又出发了。留恋安逸的住处在所难免,但真正让我惋惜的是在乡尾又发现了爱心服务站,痛失几碗拉面。
离开乡上,道路回归荒原,今天的特别之处在于路上终于又见大面积的水色,“一错再错”再度上线。这一泪郁蓝的小措名为“别若则措”,在距离乡上七八公里的地方就能见到,离得最近处约在十三公里的位置,庆幸没有把地图上看到的湖边一处板房作为露营点,卫星地图的拍摄时间为2018年,而此时的湖边只有一处信号基站。
文布当桑乡到物玛乡约七十公里,两天的脚程,为了减轻负重,特意少带了些水,然而上路后却后悔了,因为早上吃的是泡面,所以自打一开始就因为咸而感觉口渴,为今天白天准备的1.5L水消耗得很快,半下午就开始沿途捡水了,更多时候无功而返,只能下包抽出备用的功能饮料猛灌下肚。
达热村作为两乡之间唯一的村庄,镶嵌在两个小措之间,当翻过一个平缓的土坡又一片水域绿意盎然地嵌入眼底,离我今天的目的地也就不远了。我对这个村子唯一的期待是爱心服务站的存在与否,并不纯粹是为了省下住宿钱,而是享受住在其中的安全感。
然而我期待的本应立在路边的蓝色指示牌迟迟没有出现,今晚看来只能搭帐篷了,还好这个村庄看起来房子比较多,人应该也蛮多,前方路边一栋房子前停满的摩托车就是证明,人群在此聚集的原因只有一个,那里是茶馆。
早已口渴难耐的我忙不迭地上前印证,果然屋里十几人正聊天聊得火热,他们面前的桌上摆满了啤酒瓶,无心参与,我的眼中只有柜台上选项少得可怜的饮料,随意拿了四瓶,刚付完钱,就当着老板娘的面一口气喝光一瓶,痛快。
在人群聚集的村庄,只要水的问题解决,住宿的问题只是小事,抱起珍贵的水源,我踉跄地去找住处,村尾的一栋白房子吸引了我,我把爱心服务站的希望全寄托在它身上。走进,却还是没有看到蓝色标识牌,下了路基走到其跟前才发现是羌塘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大门上了铁链但并未关死,喊了两声没人应答,不敢擅闯,绕到旁边看到一铁皮车库,里面散乱地停了几辆摩托,其中一辆上还披了件衣服,不知是不是刚才茶馆里那些人或工作人员的,管不了那么多,先斩后凑,先圈好地盘搭帐篷,人来了再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