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经历,高中喜欢跑步,18岁徒步280公里,从武汉到汨罗,20岁走了一下seceda徒步线路,从瑞士laterbrunnen到少女峰,武功山正穿,同年又去了川西,走了一个月。去年走了雅拉雪山徒步路线,贡嘎雪山地区冷嘎措徒步路线,色勒垭口,格聂雪山等多条线。
同样是大学时代开始徒步,可能我的经历有一些借鉴性。
/从体能训练开始
高中我喜欢跑步,每晚下了晚自习,在操场跑4-8圈,基本风雨无阻。
大概在18岁的时候我体重65KG,一千米3分18秒,百米12s左右(老师计时,可能不太准)。
这个时候我就开始策划徒步路线,从最简单的城市远足开始。
第一次我在家周边走了二三十公里,轻装,背了一个包。
第一次徒步结束后,每天的训练量开始加到四公里,五公里,这段时间训练断断续续的,两天一次,或者三天两次。
过了两个月我开始第二次徒步,这次我激进了一下,280公里。
第一天走了四十多公里,非常累。
第二天走了三十公里,鞋不合脚,脚底板开始起水泡。
之后的每天里,我每晚都把水泡挑破,然后等一晚上它长好一点,第二天接着走。
最终还是到了,回来之后休息了一个星期。
这段时间我的一千米没有测,大概一直在3分20秒左右徘徊。
/探索阿尔卑斯山
有了一一定的经验之后,我开始往外走。恰逢学校的交换项目,我就去了欧洲。
这段时间我一个人背着45L的包在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进行探索。
ortisei→seceda
Lauterbrunnen→Junfrau
半徒步半搭车,一点点蹭到山顶,然后再一点点蹭回来。
这段时间每天我徒步的时间长达十四五小时,除了睡觉都在走,体力还算是跟得上。
但是补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欧洲的商铺和饭店到晚上就全部关门了,所以我买很多牛肉干和橙汁放在背包里。
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登山,就是在健身房训练。
这时候除了腿部肌肉线条还可以,我上身很弱,所以训练中加强了一下背和胸。
/武功山
走了一些国外的山峰后,我开始有点飘飘然,觉得2000M以下的山应该没问题了。
但是爬武功山差点给我累死,一方面是穿的鞋比较重,是HOKA one one的厚底沙色款,一方面是节奏没把握好,以为自己可以很快冲顶,所以开头速度较快,疲惫来得比较突然。
武功山我前前后后去了三次,每次都会快那么一点。
回来后,我继续健身,准备去川西。
在这段时间里,我还爬了一些不太出名的山,去了衡山等比较出名的山,但是总体都没什么意思,开发太多了。
/高原
第一次探险活动有些失败,首先是全员高反比较严重,其次是路途中有一些突发情况。
回来后我持续地锻炼了将近一年,准备再上高原。
我在海拔1200m左右的太行山脉训练,每天从家中跑到附近的山上,再跑下来。并辅以力量训练,这段时间里,我身上逐渐有点肌肉了,但是因为体重的增加,山地跑,以及黄土高原氧气含量的降低,这段时间的跑步配速比较低。但是我用测速器测出了32KM/h的最高冲刺速度。
再上高原,我们最长徒步过40km,说实话,很艰难。
重装徒步所需要的氧气多,高原地区超过4000m的地区氧气稀薄,非常不适。
所有有运动底子的朋友,切不可盲目相信自己的体力,不然很可能会把命搭上。
/高原适应性训练
我们团队的训练模式比较单一,负重爬楼梯,山地跑,以及部分背部胸部训练。
以有氧为主,力量训练为辅。
后来一位从事极限运动的老哥发了我一份玉珠峰攀登训练指导,我借鉴了部分内容。
玉珠峰攀登前体能训练:
⑴、第一阶段:4月1日~4月8日,每天训练1小时。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20~140次/分钟。
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5组;
俯卧撑,15~20个/组,5组;或引体向上,10~15个/组,5组。
⑵、第二阶段:4月8日~出发前7天,每天训练1.5+0.5小时。
匀速跑5000米,时间3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50次/分钟;或山地慢跑,坡度40-50度左右,坡路距离较长,上坡匀速跑、下坡行走,最高脉搏160次/分钟;
跑台阶,10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负重10公斤,20~30次/组,5组;
下蹲,负重10~15公斤,10~15次/组,5组;
俯卧撑,15~20个/组,5组;或引体向上,10~15个/组,5组;
仰卧起坐,40~50个/组,5组。
⑶、第三阶段:出发前7天~出发,每天训练1小时。
匀速跑3000米,时间3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30次/分钟;
跑台阶,100级,每次5趟,每趟5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3组;
下蹲,10~15次/组,3组;
仰卧起坐,30个/组,3组。
⑷、各阶段每周一次负重登山,最后一次最迟在出发前5天:
男子20公斤,女子10~15公斤。
到达高原后,需要3-7天进行适应,保持良好的休息,不要过多地运动。
/提示
希望每位朋友,都能正确评估户外活动的风险,不可有意冒险。所谓的探险,是在做好万全之策之后,谨慎小心地进行探索行动,而不是一头热血,莽撞送死。
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家人,为了户外运动行业,请循序渐进,谨慎考量。
祝你成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