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跳过此刻的现在,穿梭到我暮年时,回顾整个人生生涯,我过去所做的所有事里面都会变成各种宝珠,最终装束在我人生的皇冠 上,我希望嵌在我人生皇冠上有这么一颗闪耀的金星--完成环游中国,环行地球。
如果说要回答为何如此多人都渴望完成环游中国或环球旅行?
那么就要看看每个独立的个体是如何理解人生的,人生是各种人生体验的汇集,这样的人生体验有生老病死、升官发财、娶妻生子、实现自我人生目标等等。
而人作为一种自然人,时常需要适应环境或者从环境中汲取一些东西,那么对于自然的渴望也成了人最初的渴望,饥渴的时候,人会渴望甘甜的一口泉水,炎热的时候,人会渴望那股夏日的凉风,诸如此类种种。
所以,如果很多人都渴望完成环游中国或环球旅行,是因为那部分人渴望自我的实现,而又有什么事情比能够自我实现更为深刻呢?
而我就以自我的一些对于环游中国或环球旅行的想法的产生与实现方法渠道进行一下阐述。
环游中国或环球旅行的想法产生原因分析
人的大部分事情,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行动与思想
当然,行动与思想是相互作用的,我就以一首诗先首先阐述思想先行导致的想法阐述
Watch your thoughts;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they become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What we think we become.
也正所谓:积思成言,积言成行,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让我们产生环游中国、环球旅行想法的主要是这三方面:人、事、物
1.人:家庭、朋友、同学、陌生人、榜样等等
比如家庭父母非常喜爱旅行,从小到大经常出行,在这样的环境下,自我在旅行中慢慢有可能就产生了环游的想法;朋友时常出行,以一种从众的心理,然后自己也逐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又或者是整个社会环境流行旅行,大城市的出境游风气较小城市的出境游更强,在整个城市环境下,人也容易产生环游的想法;
而与我而言,是榜样,目前一些旅行类媒体、书籍等等,向我们展现了具体的旅行榜样个体,比如我之前了解到的Chong,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完成了环游100+个国家,加入了TCC(Traveler's Century Club)俱乐部,其入会标准为去过10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同时看了他回答:
去过 100 个以上的国家是种怎样的体验?通过他文字间描述那种完成了环游后的人生感悟,那种人生的充实感,是我渴望的了。
I want it.
就是这样,生活中有很多很多选项,我们总要选点东西作为自己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听过Chong的描述后,我觉得这样的体验,我非常渴望,环游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情,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必须为之,无论什么样的借口与困难,我都必须完成。
之后,还仔细了解到Chong的bucket list(遗愿清单≈人生清单)里的一项:
踏上TCC标准下的150个国家/地区以及中国的全部省份
而我也认真书写了自己的bucket list,其中一项有参考Chong的清单:
走遍TCC标准下的150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以及中国全部的省份(34个省份,200座城市以上,并前往东南西北四个远端城市)
这是我对于我自己人生的期望,不仅写在了纸面上,也记在我内心的深处。
或许,就是这么一位榜样,让我也想要达成环游中国、环球旅行的目标。
2.事:事作为一种经历的汇集,主要有他人经历、自我的经历、生理情绪变化等
他人的经历:游记、自传、视频等等通过各种方式展现的经历,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文字、图片、视频、讲座等
书籍的牵引:
如旅行的书籍,其分类诸多主要分为两类:游记与攻略
偏游记:《在路上》、《背包十年》、三毛全集《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千年一叹》、《穿越百年中东》、《迟到的间隔年》、《一路向南》、《印度走着瞧》、《在他们消失以前》等等
偏攻略:《孤独星球》、《国家地理》、《旅行家》等
在文字与图片的多种渲染下,很容易让我们也渴望去跟随着作者一同前往新的目的地,而往往从他人的经历中,由于见证过他人曾经完成的事迹,很容易联想到如果是自己去体验,会是怎样一般的感受。
他人经历的启迪:
270夫妇、雷探长、猫力molly、姚舜不二、李新咏等等旅行博主的经历分享
比如听闻了270夫妇的故事,用一个亿环游世界的经历,多多少少都会激发起内心来一场与众不同的环球之旅。
浏览那些目的地的图片也会触发我们内心的冲动,金塔胡杨林的壮美、元阳梯田的多彩、赛里木湖的冰蓝、南北极雪地的绝迹等等,这些绝美的美景,也是触动人们去领略万千世界之美的一大理由。
各类当然还有一句深入人民千万家的流传嘉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触发大众内心探索世界的渴望。
当然,对于我而言,还有那种期望盖满自己护照的小目标的期待。
自我的经历触动:
比如题主,自己有一次独自前往贵州,体验到了独自旅行那种畅快感,在那次经历之后又不断地去跨省旅行、跨国旅行、小众目的地探秘等等,就从一次旅行经历后迸发出来的一次惊喜,那最原始最激动的内心冲动,让我爱上了在路上的感觉,同时在完成了一年走过五六十个城市的成功经历之后,就再次确认了环游中国、走遍全球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可行的,是可以循序渐进完成的,并且值得一辈子慢慢去完成。
情绪和生理的变化:
一场电影,一场话剧,又或者是一次偶然的飞行经历等等,一切能够引起情绪与生理变化的事情,都有可能触发我们内心渴望去环游中国、环球旅行的冲动,并且由于这样的情绪足够深刻,对于个人而言,由于这样的情绪足够记忆犹新,就会让人产生行动。
在观影《白日梦想家》时,随着男主,滑着滑板在冰岛中飞驰,随着《摩托日记》的男主经历一场医学生的南美航行,欣赏着《爱在日落降临前》男主女主那种随心而行的突然之行,拥抱未知感的快乐,再随着《遗愿清单》的两位老者,在饕餮之年选择认真活一场,就这样酷酷地出行探险,又或者是感受到《朝圣之路》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开启一段八百公里的徒步。
又或者是感受到一次川味火锅的刺激、广州肠粉的鲜美等等祖国八大菜系对我们味蕾的勾引。
又或者是偶然一次长距离的飞行,在抵达高空后,俯视整个地平面,产生一种征服感,希望踏遍这万千疆土。
就是这样简单的情绪与生理的变化,会让我们产生环游中国、环球旅行的想法。
因此,环游中国、环游世界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四点产生:
1.自己成功的经历:在此之前有过相同或者相似的成功经历,比如连续游历过数个省份
2.替代性经历: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看他人成功完成这件事,因此认为自己也能够
3.语言、文字等外界的说服:即便自己对环游中国、环球世界的想法毫无察觉,但他人对你说“你能行”,从而萌生这样的想法
4.情绪和生理的变化:由成就感和喜悦等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比如一场炫酷的演出、一次激动人心的风光之行、一部令人向往的旅行电影
3. 物:一切与环游中国、环球旅行相关的物品
受到各种自然动物、自然风光、建筑、美食、音乐等等器物的吸引,挖掘到一种器物后,产生一种想亲自感受那些器物的内心冲动,激发了要环游中国、环球旅行去接近它们。
各类动物
熊猫、长尾猴、黑颈鹤、长颈鹿、羊驼、企鹅、角马、狮子、鲸鱼等等
由于人天生会对一些动物产生喜爱,又或者说动物与人类同属于地球的一部分,那么总有些时候我们渴望去接触动物,那么如果渴望去接触尽可能多的动物,就有可能产生环游中国、环球旅行的想法。
关于对某种物品的追求
花蚀老师,是一位自然和宗教艺术爱好者。微博坐拥300+W粉丝,为了满足自己对动物园的狂热,完全自费,花了4个月时间,走遍了中国56个动物园。
诸如此类的还有许多案例,如为打卡米其林餐厅、打卡各类酒店、近距离接触全球各类动物、品尝各地地方小吃、尝遍所有的水果等等,这是对于物的执着与追求,然后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触发了环游中国、环球旅行的想法。
对于物的追求从未停歇,有人渴望苹果全家桶,有人渴望奶茶大满贯,于我而言,因为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热爱,对于未知的渴望,我想要拥有的是"中国大满贯"和"全球全满贯”,这是我的执着。
人事物在进入我的视野就会产生联系!
通过达成环游中国、环球旅行这样的目标,是此生与祖国、与世界的一次真实联系,且这样的联系让我能够以一种更真切的方式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世界,以一种更好的方式通往内心的平静,更理解世界的和平。
或许,也只有最近世纪的人类才有机会完成这个目标,因为过去的哪个时代都没有如今这便利的条件,安稳的世界大环境,以及祖国的大背景,能够助力我们达成这样的目标。
又或许,这是自由主义盛行的当代,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一丝冲动,到“围墙”外看一看。
码字不易,如果有触动,动手点赞一下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