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公里徒步坚持到最后是什么感觉?
先上图,差不多刚好50公里,天目七尖,一条很成熟的徒步路线,沿途标记很多,一般不会迷路,风景宜人,登临最高处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次徒步一共十人一起,都是比较厉害的强驴,平均每人背负10公斤左右,包括水,水果,煤气炉,锅碗瓢盆,还有食物,准备算是充分,还有多年经验的老驴带队,阵容还是不错的。
本次徒步分两天,第一天30公里左右,然后到童乐农家乐住一晚,第二天完成剩余路线。一天完成的话要走夜路,比较危险,出于安全还有大家的体力考虑,这个安排还是很合理的。
第一天出发很早,五点不到就出门了,一群老头坏的很,这么早出门,搞得我真心不适应,加上一出门就爬升一千多米,我差点死在路上,作为一个有全马功底的人,直接快崩溃了,一度想要放弃,这一开始就这么狠,后面肯定玩不动。这个时候,有团队就是好,身上的一部分东西有人帮忙承担了些,然后又休息了一会,恢复了些体力,终于还是跟上队伍了。
沿途风光很是宜人,而且标记非常多,说明慕名而来的驴友很多,顺着标记,迷路也不容易,偶尔看看沿途美景,真是不虚此行,虽然很累,真的很累,一路都在咬牙,痛苦与快乐并行,后悔而又有点开心,想着既然来了,那怎么着也要走完。
中午吃了带来的年糕汤,徒步时候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还是很舒服的,吃完然后躺着看看风景,何等惬意,仿佛与自然合为一体,不知不觉忘记了疲劳。
下午四点左右就到了农家乐,洗了个热水澡,吃了顿美味的晚餐,感觉人生最幸福之事莫过于此。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体力恢复了不少,但是腿还是很酸,爬升了2000多米,乳酸堆积太多,一晚上还是不能完全恢复。
第二天就轻松多了,感觉就是在看风景,强度也远不如第一天,所以基本半天就结束了。
坚持到最后,感觉这么多的困难都熬下来了,其他任何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最后想说的是长距离徒步,一定要结伴同行,一定要结伴同行,一个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算不了什么。
二、徒步50公里做哪些准备?
路餐,高能量的卤牛肉最实惠。水,要很充分。鞋,很重要!!!!建议穿两双较薄的袜子,会很舒服并且不会磨脚。关键的关键其实是体力怎么样!
三、平时跑步5公里。想要参加50公里的徒步,不要求速度,正常步速,属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过度运动嘛?
不会,只要关节肌肉都没啥毛病,走下来没问题的。这两个距离跑和走我都试过,我觉得走更累,是心理上的那种疲劳,很煎熬,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而通过循序渐进得提高跑量,完成全马,进而完成42+就很兴奋了,你听过跑者愉悦吧?
四、参加佛山50公里徒步是种怎样的体验?
作为一个外地人来佛山工作第一次参加佛山的大型徒步活动,说一下感受吧。
报名的初衷是想挑战一下自己(之前怕了罗浮山好像是1200+,累到绝望,去了一次西藏也出现了轻微高反,跟自己说以后不再参加类似的活动了,结果好了伤疤忘了疼,看到徒步又报了名),同时也是公司很多人报名想跟大家一起玩。
早上六点起床步行两千米左右到了顺德线起始点德胜广场,人头攒动之前约好的北滘的小伙伴也找不到,由于人太多手机信号也不好。不过最终还是跟大家回合并拍了张出发合影。
出发!意气风发,甚至在第一个签到点还嫌通行伙伴走得太慢(其实是我太着急了,毕竟有个产后恢复期的妈妈要体谅一下),一起出发的小伙伴已经慢慢不见了只有我们几个在最后慢慢的走。当然,由于体力精力兴奋劲儿都在,第一个11公里简直不要太容易。
第二签18公里,伦教678文化街,这里遇到了失散的涛哥和晓明,两个人在吃东西并表示吃完了就回家了,我和班花一同坐下吃了一些送走了两口子我们继续出发
距离第三千八公里,这时候身体还可以,吃了东西喷了防晒走起来也没太大感觉,只是一起的人要么已经快到终点要么已经放弃心里有点烦躁。
三签到四签真的是最难熬的,路上很荒凉,尽头很遥远,好在班花是个不轻言放弃的人并在自己很疲惫的时候还想办法一直逗我鼓励我,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在班花点歌我唱歌的模式下到达四签。
班花看我太累想给我做个手杖,事实证明并没有用。
班花看着远方似乎在想什么时候能到终点。
怕自己坚持不到终点,一路摆拍了很多照片留念(以至于到了终点反而没有任何心情拍照了)
四签到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工作人员的喇叭里一直提醒终点八点结束工作,大家量力而行,一路的标语也从鸡血变成了委婉劝放弃,班花说不行,最后五公里一定要坚持,我也不想最后关头放弃,咬紧牙关,走!
我看到一路的人都是叉腰扭腿,其实大家都是人况且我们比小孩子大比老年人身体好,别人肯定也很累都是靠意念在坚持,没有任何事儿是那么容易的!坚持!
走了一会居然到“终点了”兴奋的抱住班花并拍照,忽的班花说:这是南海线终点不是顺德线”于是大喜大悲转为极度的失望,继续走,途中遇到工作人员问还有多久到终点,答曰3⃣️Km(我们当时还怨恨工作人员故意吓我们事实证明工作人员已经是少说了),过程不赘述,想也能想得到,千辛万苦到达终点,盖了最后一个章,本以为是完美结束,却还要去找回程大巴。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沿途很少见工作人员也没有任何指示标志,我跟班花兜兜转转找了很久都没找到,这时候的我真的崩溃了坐在地上埋着头心里委屈想自己干嘛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找罪受哭了起来。
八点半到终点终于在十点的时候打到了回家的车,十一点到家。
很难忘的一次经历,身体允许的话明年还想再来一次,果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 。
五、新手挑战徒步50公里你有什么想分享的?
50km你打算走多久?
沿途补给点多不读。比如超市啊。小店啊什么的。如果多的话,就可以少带点吃喝。
50KM基本一双舒适的鞋子就了,单反实在没有必要。手机拍拍就好了
六、50公里的徒步?
是一天走50公里?走什么样的路?公路还是山路?什么都不写清楚别人怎么给你建议?
给点最基本建议吧,大致来说,如果事公路穿跑鞋,如果是山路穿徒步鞋登山鞋或者越野跑鞋,如果沿途能买水和食物,什么不带也可以,沿途没食物和水,要带够食物和水。
七、徒步50公里需要如何练习?
谢邀~
徒步50公里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马拉松你不可能一下就去跑。
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锻炼,每次比上次突破一点
而且周末去爬山,或日常健身都可以积累你的体能
另外50公里徒步一定要做好脚的保护措施,如果磨气泡会非常影响你的发挥
水、食物与遮阳遮雨的东西必须带,别的能少带就少带。
八、徒步挑战50公里是怎样的体验?
脚痛,痛并幸福着
感觉这几幅横幅最能表达我心情了,最后回去时大家都坐在公交地板上,太累了π_π
最后秀一下^ω^
九、一小时徒步走多少公里合适?最利于健身?
公路徒步吗?重装40斤吗?
刚开始走不快,习惯了,徒步练个一千公里以后,一小时走五六公里不费事。
十、基本没有骑行经验的人,最多骑过50km,一天可以完成200km的长途骑行吗?
你的最多骑过50km是总路程还是一次?普通自行车还是公路还是山地?
就以普通自行车来举例,代表性最强,适应性最广也是最容易完成的。
不论你骑行多长时间,起码你的耐力是有的,中间间隔性休息是可以保持20km每小时的速度的,环境好风向好路况好稳定在30km每小时不成问题。粗略估计最多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早上六出发,以三小时两小时一小时为间隔休息10到20分钟,不出意外晚上7点能准时吃完饭。
十一、每天骑行50公里,常年坚持,是怎样一种体验?
说实话 我语文不是很好 所以写的比较碎片 大概意思肯定能看懂 见谅见谅
年轻的时候有时间有精力有环境有伙伴 导致我能坚持骑行的重要因素 那时 我在山上上班 上班的地方只有大巴通勤 交通不便 所以买了个自行车 那时没考虑太多 是个山地车 第一次骑车回宿舍 我是从车店到单位山下共10km 骑完屁股疼 这是第一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那交通不便的生活环境 导致我每天需要骑车上下班 每天来回20km 那时没追求骑行速度 因为我那时在三亚 骑行的人很多 我年轻气盛嘛 见到骑得快的人就想追上去 慢慢的就爱上了骑车 然后加了单车的俱乐部 一起骑车 不废话了 大概就是 开始买的山地车 在我单位山上练习爬坡 参加比赛 发现我喜欢的速度不是山地车能玩出来的 山地车速度怎么都不如公路车快就换了公路车 公路车俱乐部每周都有一次100-200km的拉练 三亚的那个俱乐部叫四海一家 他们带着我练车 时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过了两年 从开始每天20km上下班山地车通勤 到 每天上下班通勤20km 加 每周至少100km拉练 再加每天夜骑飙车 这基本上每天50km了 最后说说体验 海南省业余联赛 我是徘徊在总成绩第八到第二十之间 当然 这业余骑行重在参与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年轻时骑车获奖还是会开心的 讲讲身体和精神的收获 身体上的收获肯定是体质增强了 高心率低心率都很不错 精神上收获就是疲惫后 躺倒床上 发自内心的说 床 真舒服 哈哈开个玩笑 就是懂得了想做好一件事坚持是前提 能坚持多久 和你能到达的程度 是由兴趣决定 坚持加兴趣 才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 这是收获的总结 还有补充 就是有时候被逼到一定程度上了就是要靠毅力 比如很疲惫的骑在回家的路上 比赛最后冲刺的路上 爬山最后山顶冲刺的路上 或者是 回家就想躺床上但还要去洗澡才能睡觉的路上 这些都是要毅力去完成的
骑车是需要你有一个骑行环境才能坚持每天50km的 要有良好的骑行路面 和你骑行的伙伴 你浓厚的兴趣 对我来说缺一不可 否则我也不能坚持下来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