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景区玉垒关(都江堰景区玉垒山入口)

万里旅行网 2022-12-14 14:35 编辑:仲孙淑 59阅读

1. 都江堰景区玉垒山入口

成都都江堰景区有七个出入口。

都江堰景区有七个乡出入口,分别是离堆公园大门、玉垒山公园大门、二王庙后门、秦堰楼后门、景区北大门、鲤鱼沱入口、外江大闸入口。都江堰景区七个出入口都有人把守,必须购票才能进入。

2. 都江堰玉垒山塔

都江堰玉垒山上的塔叫玉垒阁,是一座全新的仿古观光旅游塔,是千年古城新地标。

玉垒阁2009年设计、获批后,2011年底招标,2012年底初步建成。

玉垒阁建于玉垒山的山顶,海拔865米,为钢木结构,地上6层六角形式塔楼,从地面到塔尖,总高度为46.6米,底层直径为21.1米,顶层直径12.6米。登上玉垒阁,俯瞰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全景,岷江分流七河穿城而过,巍巍古堰,古城市井,青城幽意等尽收眼底。玉垒阁负一层,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设施,是游客休闲、品茗、购物的好地方。

3. 都江堰玉垒山爬完需要多久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背景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年均总水量150亿m³左右。全河落差3560m,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

都江堰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4. 都江堰玉垒山海拔多少米

都江堰市的海拔高度为592-4582米。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

都江堰简称“灌”,都江堰市也曾称灌县,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区,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

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桥浑然一体,体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为此有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美誉。

5. 都江堰玉垒山公园图片

都江堰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特点。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以此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特点。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

6. 都江堰景区玉垒山入口是哪个门

都江堰中的“离堆”是为了修建“宝瓶口”从湔山(今灌口山、玉垒山)分离,留在“宝瓶口”右侧的孤立山体,因与湔山母体相离而称作“离堆”。

位于“离堆”脚下的“宝瓶口”,为内江引水咽喉,是李冰当年开凿的一条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口子,因形如瓶颈,故称“宝瓶口”。

内江水冲到这里被离堆迎头顶托,形成壅水和漩流,使水更澄清,然后入口。在洪水期则迫使内江不致大量涌入狭窄的宝瓶口,只好随着漩流回壅,从飞沙堰排向外江,起节制闸的作用,确保成都平原安全。

离堆及其脚下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7. 都江堰玉垒山公园要门票吗好多钱

是需要要门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离堆公园,玉垒山是一个整体作为都江堰风景区的。 成都茶店子客运站发车是7:00.到都江堰客运中心,然后在站外作坐公交车,1路 6路等都可以都景区 票价1元。简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8. 都江堰玉垒关

6:30之前不收门票。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9. 都江堰玉垒山门票

如果不带导游自己去或者朋友一起去的话,可以先在优酷或者腾讯视频搜索《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看完后有个大致的了解了去都江堰会更直观。线路最好从茶马古道到二王庙再到安澜索桥,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样倒着走,因为三大主体工程发挥原理就是从鱼嘴到飞沙堰再到宝瓶口这样的顺序。最后祝去都江堰的朋友能从中有所领会,玩的开心顺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