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衡阳市雨母景区景点图片
已经没有这个学校了。
湖南大学衡阳分校(现为南华大学新校区)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湖南省经济委员会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5年。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衡阳市。2003年12月25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该校已与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筹建湖南工学院,2005年该校35个专业仍以湖南大学衡阳分校招生代码面向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2007 年 3 月,教育部下文批准正式成立湖南工学院,湖南大学衡阳分校成为湖南工学院西校区。 2年后,2009年8月3日,湖南工学院西校区资产正式移交南华大学,成为南华大学雨母校区。
2. 衡阳市雨母湖路路线图
目前衡阳仅仅是有计划建议一条地铁。但是并没有施工。计划建成的地铁1号,主要有24个站,从横栏云母湖途经衡阳县六中并且可以直达高铁站。
衡阳地铁1号主要的线路有汽车总站,附属第一医院,衡阳火车站,衡阳高铁东站。菱湖汽车站。三化。对于衡阳的交通也是增加了一定的作用,减少了,大家出行的不方便。
3. 衡阳市2020年雨母山总体规划
15元/人。
雨母山地处江南丘陵的衡阳盆地,核心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30余平方公里。主体海拔238米,相对高180米。核心景区内16座山峰,8条沟壑,4座水库,形成了18处富含人文内容的自然景点,建有湖南省第一条绿道、南方地区最大的主题生态庄园——衡阳百万花海艺术庄园。
4. 衡阳雨母新区规划图
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2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高新区不属于单独的行政区。目前,高新区已拥有科技部授予的“衡阳国家输变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衡阳盐卤及精细化工产业园、湖南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衡阳集聚区、湖南省汽车零部件基地8块“金字招牌”。
高新区位于衡阳市城区的西南部,规划面积137平方公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蒸水河穿境而过,湘桂铁路、衡昆高速公路、衡邵高速公路、潭衡高速公路、衡炎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线路环绕而行;衡阳中心汽车站、华新客运站分别位于高新区东西两侧,距衡阳火车站8公里、南岳机场20公里、高铁衡阳东站13公里。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商贸兴旺发达、居民生活幸福。近几年来,高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培育,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着力构筑“一核两翼、两轴四区”,
即以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核心目标,以产业和创新为驱动发展之双翼,以解放大道和衡州大道为发展区域连接轴,以陆家新区、雨母新区、南部工业聚集区、北部商贸服务区为重点发展区域。目前,这里汇聚了帝斯曼、欧姆龙、富士康、中兴通讯、神州数码、广汽长丰等一大批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这里培育了特变电工、紫光古汉、共创光伏、镭目科技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核心企业。这里形成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业三大核心产业集群,成为园区重要增长极。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稳居全省高新区第一方阵。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大力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为主线,建成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
5. 衡阳市雨母山2021规划
衡永高速项目路线起于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雨母村接岳临高速,路线往西南延伸,经黄华桥(上跨G322)、洲市乡北侧、谭子山镇南侧、泉湖镇南侧,在祁东县白鹤铺镇曲木冲与娄衡高速公路相交,经祁东县南侧、五福坵(下穿衡柳高铁)后,设祁山隧道后进入祁阳县境内,路线向西经祁阳县北侧、管大岭村(接G322)、黄阳司镇北侧、新屋里(上跨湘桂铁路),最后在冷水滩区北侧王家铺与二广高速相交,顺接冷水滩至零陵高速。主线全长约109公里,共一个标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