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宏遮放土司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瑞丽市。由于它只有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州人民政府驻潞西市。2004年人口105万。有傣、景颇、汉、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 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04年,德宏州有25.25万户,105.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2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33.73万人,占总人口的31.85%;景颇族12.89万人,占12.17%;阿昌族2.8万人,占2.64%;僳僳族2.58万人,占2.44%;德昂族1.31万人,占1.24%。这些少数民族都为德宏世居民族。 瑞丽市面积1020平方千米,人口11万。陇川县面积1931平方千米,人口17万。此两地也以上文提到的民族为主。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公元前424年后,傣族先民在今瑞丽江河谷建立勐果占壁王国(傣语称勐卯弄),建雷允城,遗址尚存。约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国际陆路交通线“西南丝路”开通,中印贸易便已开始,德宏即为西南丝路的必经之地。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探寻到的“滇越乘象国”,即指今德宏和缅甸的部分地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德宏为益州郡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哀牢县(今盈江县)。魏晋南北朝属西城县(今盈江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宋大理国时,属永昌、腾越金齿部地。元代置茫施(潞西)、镇西(盈江)、平缅(陇川)、麓川(瑞丽)四路及南甸(梁河)军民府,隶属金齿宣抚司六路军民总管府。1287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随元军南下,途经德宏地区,他在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德宏见闻。明代设南甸(梁河)、干崖(盈江)、陇川宣抚司,盏达(原莲山)、遮放副宣抚司,芒市、勐卯(瑞丽)安抚司,隶属永昌府腾越州。清沿明制,乾隆年间增设腊撒、户撒两个长官司(今属陇川县户撒乡),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设勐板土千总(今潞西芒牛坝一带)。南甸、干崖、陇川、盏达、勐卯、户撒、腊撒土司隶属腾越厅管辖;芒市、遮放土司和勐板土千总隶属龙陵厅管辖。1874年在今盈江县芒允乡发生震惊中外的“马嘉里事件”。1911年10月27日,盈江土司刀安仁、张文光(均为同盟会员)领导“腾越起义”,推翻清政府在腾越边地的统治,宣告成立“滇西军都督府”。民国时期改府厅置道,设弹压委员;1917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设立政区,隶属腾越道。1927年废腾越道,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1932年改行政区为设治局,设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6个设治局(为准县级),属殖边督办。1940年废殖边督办,隶属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成为抗战期间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陆路唯一交通要道。1942年5月,日军入侵,德宏沦陷。1945年1月国土光复后,仍置设治局,先后隶属云南省第六区(保山)及第十二区(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县城设在芒市。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潞西,德宏解放。军政代表团接管设治局,建立潞西县和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各民族行政委员会,隶属保山专区。1952年经政务院批准,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改设县,并设畹町镇(县级镇),均隶属保山专区。1953年7月,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5月保山专区并入德宏,改自治区为自治州,辖保山、腾冲、昌宁、龙陵、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10县及畹町镇。1958年10月,莲山县与盈江县合并为盈江县。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5县及畹町镇。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1971年11月恢复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瑞丽、陇川、盈江5县及畹町镇。1985年改畹町镇为县级市。1992年6月瑞丽撤县改市。1997年4月潞西撤县设市。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至此,德宏州辖2市三县,即潞西市、瑞丽市和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德宏傣景颇族自治州总人口1082599人;瑞丽市 155210 潞西市 337406 梁河县 150985 盈江县 268992 陇川县 170006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2001年,辖65个乡镇,341个村委会。 2002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市3县,即瑞丽市、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辖64个乡镇,340个村(居)委会,3720个村民小组。2002年德宏州有24.21万户,103.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06人,比上年增0.87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83.87万人,比上年增0.59万人,增0.7%,占总人口的80.8%;当地少数民族人口53.64万人,增0.44万人,占总人口的51.68%。在当地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33.16万人,占总人口的31.95%;景颇族12.67万人,占12.2%;阿昌族2.73万人,占2.63%;僳僳族2.49万人,占2.4%;德昂族1.27万人,占1.22%。 200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市3县,即瑞丽市、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辖64个乡镇,340个村(居)委会,3730个村民小组。2003年德宏州有24.7万户,104.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92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84.43万人,比上年增0.56万人,增0.7%,占总人口的80.56%;当地少数民族人口54.1万人,增0.46万人,占总人口的51.6%。在当地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33.39万人,占总人口的31.86%;景颇族12.78万人,占12.19%;阿昌族2.76万人,占2.63%;僳僳族2.54万人,占2.4%;德昂族1.29万人,占1.23%。 2004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市3县,即瑞丽市、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辖64个乡镇,359个村(居)委会,3771个村民小组。 2005年,全州将64个乡镇撤并减少至50个。撤并后有乡28个、民族乡5个、镇17个。 撤销潞西市城郊镇和象滚塘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芒市镇管辖;撤销潞西市东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遮放镇管辖;撤销潞西市法帕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风平镇管辖。 撤销陇川县姐乌乡和赛号乡;撤销盈江县岗勐乡和莲花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平原镇管辖;撤销盈江县芒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太平乡管辖,并将太平乡改设为太平镇; 撤销盈江县姐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弄璋镇管辖; 撤销瑞丽市姐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卯镇管辖;撤销瑞丽市芒棒乡和混板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城关镇管辖,并将城关镇更名为畹町镇。撤销梁河县杞木寨乡。
2. 德宏州芒市遮放镇
云南德宏市芒市有11个乡镇,分别是:
1、芒市镇
2、风平镇
3、遮放镇
4、芒海镇
5、勐戛镇
6、轩岗乡
7、江东乡
8、五岔路乡
9、三台山乡
10、西山乡
11、中山乡
3. 云南德宏土司
德宏傣族起源与传说中的哀牢九隆神话有关,应为云南本土的原住民,后来发展为强大的勐卯国,与大明朝对抗,明朝三征簏川的结果是把打跨了勐卯国,也拖跨了大明朝自己。
从此,中央王朝推行土司制,设立勐卯安抚史司,芒市抚史司,陇川安抚史司,干崖安抚史司,南甸安抚史司,德宏傣族汉化比较多。
版纳傣族有傣文记载的是最初的景龙金殿国(公元1190年),也就是说,在公元12世纪当地一些傣族部落被统一为正式国家,由召片领统治,接受中央王朝册封为车里宣慰使司,至末代宣慰使刀世勋(1928-2017),共800年左右。
4. 云南德宏遮放镇
1.梁河回龙茶 地理标志产品
回龙茶具有条索壮实紧密,色泽墨绿,汤色清亮,香色浓郁,回味耐泡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竹叶青”。回龙茶主要因原产于梁河县大厂回龙寨而得名,梁河县人文历史渊源流长,关于梁河民族茶文化的史话传说很多,回龙茶凝聚了梁河县历代先民及其茶叶仁人志士智慧传承的结晶。 梁河县自古以来人居环境比较适宜,人类社会发展历……
2.芒市石斛 地理标志产品
芒市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齿瓣石斛(D. devonianum Paxt.),兜唇石斛(D. aphyllum (Roxb.) C.E.Fisch.)。 二、栽培环境产地范围内海拔900m至1900m,年……
3.梁河葫芦丝 地理标志产品
有一种美妙的乐声响遍彩云之南。在傣寨水边的丛丛竹林,在形态逼真的石林石海,在马帮铃响的茶马古道,在玉龙雪山下的古街古巷……《月光下的凤尾竹》、《蝴蝶泉边》、《美丽的地方》等云南风情乐曲,借它圆润朴素,婉转流畅的天籁之音,与旖旎明媚的自然风光,纯朴多样的民俗民风融为一体,它就是民族乐器葫芦丝。葫芦丝的……
4.遮放米 地理标志产品
德宏潞西县的“遮放米”,色泽白润如玉,煮饭香软适口,煮粥粘而不腻,营养价值极高,堪称色香味俱佳的米中珍品,远在清代就曾被列为向清朝廷进贡的“贡米”。遮放米产于潞西市遮放镇遮放盆地,色泽白润如玉,米饭清香可口,软滑适中,粘而不稠,泠不回生,营养丰富。自元朝始,被历代王朝指定为潞西土司进贡之物,年有定量……
5.德宏香软米 地理标志产品
德宏香软米是云南德宏州盈江县的特产。云南软米品种主要分布在德宏、红河、文山、保山、临沧等地州的11个县,分布海拔大多集中在800到1000米。德宏州属于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是软米的集中产区,当地傣族群众喜欢吃软米。德宏州瑞丽市是云南软米资源分布中心,其次是盈江、陇川、潞西等。 云南软米地方品种植……
6.瑞丽柠檬 地理标志产品
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陆路距省会昆明890公里,是起于上海的320国道的终点,是昆瑞公路与史迪威公路的交汇处。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0摄氏度,最高气温36摄氏度,最低气温3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是种植柠檬……
7.德宏柠檬 地理标志产品
德宏柠檬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学会云南省的德宏州是世界上柠檬种植最适宜的地域之一,目前建成勐秀、户育两个柠檬主产区柠檬种植面积已达4万余亩,种植区涉及三县市、22个乡镇、4000多种植户,总产量已达1万余吨,工业总产值1亿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二大柠檬生产基地。按计划到2018年将发展到30万亩,建成国……
8.西双版纳茶花鸡 地理标志产品
鸡是家鸡的祖先,因其啼声似“两杂茶花”故又名茶花鸡。公鸡体羽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母鸡体羽上体大都黑褐色,上背黄而具黑纹,胸部棕色。该鸡成年公鸡体重1-1.5公斤,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1-1.1公斤,6月龄开产,年产蛋130-150枚。蛋重约38克,蛋壳呈深褐色,孵化期21天。人工饲养原鸡具有适应……
9.德宏水牛 地理标志产品
云南德宏水牛高大健硕,已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如今,它们的家族可谓“牛丁兴旺”,正上演着一出双向发展的好戏。现在在德宏,德宏水牛的养殖数量有10多万头,几乎德宏所有的地方都养有水牛。 品种特征 德宏水牛皮毛光滑,毛色以褐、黑色较多,颈下有一道半环形白色毛圈。公牛头短、额宽,嘴岔深,鼻孔大,眼大圆鼓而有……
10.德宏咖啡 地理标志产品
德宏咖啡种植已有上外落百年的历史。14年,德宏鞠就从缅甸引进小粒咖啡进戮以;行种植。1953年开始,当地开始咖啡规模种植,到上世纪60年代末,德宏咖啡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产量4000多吨。其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德宏小粒咖啡生产走人低谷,咖啡地大部分改种其它作物。
5. 德宏遮放的天气预报
滇西一带素来流传着“芒市谷子遮放米,象达姑娘龙陵雨”的佳话。龙陵多雨,在以前,象达特产的人面油纸伞,与象达姑娘一样佳名远扬。好像没有后两句。
6. 清明时德宏有几个土司
麓川位于云南西南端,大致位置在今天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瑞丽县一带,是明代西南的最边境地带,属于荒蛮地区。
14世纪初,元朝多次进攻缅甸,导致缅甸蒲甘王朝衰落,此时麓川的地区的思氏政权开始臣服元朝,到元朝中后期,盘踞麓川的思氏政权趁着梁王和当地土著大理段氏之间的纠纷无暇南顾,趁机坐大,开始蚕食吞并周围的小土司。元朝至大年间,随着中原地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思汉法作为思氏政权的大土司,凭借自己的实力,由此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