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虎丘边上有什么园林
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2、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3、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着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留园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4、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黄石假山是耦园的特色。耦园为全国重点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州耦园坐落在仓街小新桥巷深处,其地僻静,东面是苏州古城墙,现已毁,留一垅土丘,树影婆娑,逶迤北去。城外是长江。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西花园有“织帘老屋”、“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苏州耦园之精妙,游者不必亲历细品,亦可得之。
5、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沧浪亭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之一,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浪亭虽数易其主,但损坏并修复的多为院内的建筑物,而园内的假山和园外的池水大多维持了旧貌,未经损毁。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假山上植以古木。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借景的典范。
6、虎丘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二山门等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7、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它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使它成为汉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十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它凝聚了汉族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汉族传统艺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
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汉族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汉民族的无价艺术瑰宝。
8、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
9、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近郊,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江南地区汉族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始建于1993年,占地一百多亩。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景点。
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奇石馆陈列着大量灵璧石,尤其“庆云峰”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等景点。“庆云峰”高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吨,创灵璧石基尼斯之最记录。
10、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江苏苏州城中景德路,面积虽为3亩,却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是汉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亦因此而驰名,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2. 苏州园林虎丘景点图片
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入虎丘后,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见著名的虎丘十八景。这些名胜古迹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5米。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其塔顶偏离4.4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碗罕见的艺术珍品。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镌刻着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另有传说,现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颜氏原书,而是后人补书刻上去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吴王阖闾墓可能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 山上有一石井,传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他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五泉”。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据《山志》等书记载,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指阖闾之墓的秘密。
3. 苏州虎丘是园林吗
苏州园林中大部分是人工山水园,如狮子林、拙政园、网狮园、留园等,人工山水园是我国园林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
人为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将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的四个造园要素(建筑、山、水、植物)都是人工营造的,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工山水园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成就。
苏州园林中有一个天然山水园,那就是虎丘,所谓天然山水园是在自然风景地带,利用天然山水的基址,因势利导做适当的调整、改造、加工。
4. 虎丘边上有什么园林景点
虎丘是阖闾墓,到了晋代,已成为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的别墅。
1、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原名海涌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角,是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写下“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山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有面积100公顷,保护区面积475.9公顷。
5. 虎丘是园林的著名景点吗
1、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是我国的AAAAA级景区,这里属于非常典型的水乡古镇,四面环水,户户通舟,如同诗句“小桥流水人家”所描述的样子,也是因此被冠以“东方小威尼斯”的称号。
2、苏州古运河
苏州古运河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这里不仅可以观看到美丽的苏州古城,还有非常多的历史文化遗迹,盘门、古胥门、觅渡桥等著名景点也都在附近,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
3、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南方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园林中以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为著名,被誉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拙政园,在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之一。
拙政园最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在元代时将其改建为大宏寺;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还乡,买下大宏寺遗址并改建成宅园,取名为“拙政园”。
4、周庄古镇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
5、苏州天平山
苏州天平山位于苏州灵岩山北,海拔221米。因山顶常有白云缭绕,故称白云山。又因山顶平整而名天平山。还称范坟山,因范仲淹先祖祠墓在此而得名。
6、苏州木渎古镇
苏州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7、虞山尚湖景区
虞山尚湖是国家级AAAAA级景区,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也是苏州文化的载体,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虞山尚湖附近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96%以上,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特别值得一游。
8、白马涧龙池景区
白马涧龙池景区是非常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每当到了节假日,这里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白马涧龙池的景色也是非常优美的,环山相拥,水质清澈见底。
9、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这里是国内第一座和园林相关的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具中华特色的园林艺术温和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非常具有特色和意义。
10、虎丘风景区
虎丘风景区为我国AAAAA级景点,也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著名史书《史记》中就曾描述过虎丘
6. 虎丘山是园林吗
2015.12月公告苏州园林卡使用范围:
1、持园林年卡可游览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管辖的下列园林景点: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艺圃、耦园、怡园、环秀山庄、动物园、石湖景区(上方山森林公园、石佛寺、楞伽塔园)、天平山风景名胜区(天云寺)、枫桥风景名胜区、可园(以上均不包括夜花园)。一年内可游览100次。
2、园林年卡一人一卡、只限本人使用。
7. 虎丘离哪个园林近
苏州园林(拙政园-留园-虎丘)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是指苏州城内,以私家园林为主的传统汉族建筑。苏州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8. 虎丘边上有什么园林吗
苏州虎丘山下有一水池,名叫“剑池”。史书记载春秋时期著名的君主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他的墓中还藏有“扁诸”、“鱼肠”等天下名剑,但至今无人敢开启墓葬。这些传世名剑迄今也没能重见天日。
春秋赤壁剑
中国古代兵器中以剑为尊,史书上记载的名剑有“干将”、“莫邪”、“扁诸”、“鱼肠”等,传闻“扁诸”和“鱼肠”就藏在虎丘山下的“剑池”中。
去过苏州的人都知道,在苏州阊门外,有一座虎丘山,山下有一水池,名叫“剑池”,《吴地记》记载:“阖闾葬其下。”吴王阖闾的墓就在“剑池”底下。
阖闾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君主,他在位期间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吴国实力不断壮大。在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一举攻占楚国都城,威震江南。但在公元前496年对越国的一场战斗中,吴王阖闾被越国大将重伤,回国后不久死去。
吴王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给父亲修建了一座宏伟的陵墓。据《越绝书》载:“阖闾墓在虎丘山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
夫差为营造阖闾墓,曾征调10万民工,使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时三年竣工。史载墓中“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因阖闾生前酷爱宝剑,下葬时以“扁诸”、“鱼肠”等名剑3000柄殉葬,故有“剑池”一称。历代不少君王都对这些传世名剑心动不已,但都无法寻获。
据《越绝书》载:吴王阖闾葬山下,葬经三日,金精上扬,化为白虎蹲踞其上,故名。是指吴王阖闾葬在苏州海涌山下,化为白虎,因此改名为虎丘。数千年以来,虎丘已经成为名胜景区,历代不少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诗赋。
1955年,苏州市政府启动虎丘园林保护修葺工程,在将“剑池”水抽干之后,人们在池东部的岩壁上,发现一块石刻:“闻剑池枯,见吴王墓门,偕往观焉。”
石刻记载,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苏州天气大旱,剑池水干之后,唐伯虎、王鏊登苏州名流全部前往观看。他们商议之后,在石刻上留字:“千年神秘,一旦露显,可悼也已”,“万年深,一旦为人所窥,岂非数耶!命掩藏之。”
唐伯虎等人决定不开启吴王阖闾的墓穴,命人将墓门重新掩盖好。
1978年,虎丘剑池的水再次被抽干,考古人员对池底的石洞进行了探查,发现一个“人”字形穴,高约3米,可容单人出入,洞底横叠三块石板,最上面一块已经脱位,斜倚在下面的石板上,种种迹象显示为人工所为。
不过专家发现墓门石板不能轻动,否则会将虎丘宝塔地基毁于一旦,而整个虎丘景区也将化为乌有,再三斟酌之后,苏州停止了考古行动。
9. 虎丘边上有什么园林公园
苏州虎须虎丘属于文物控保单位,属于古典园林
10. 虎丘旁边的园林
苏州主要园林有:
1、私家园林八大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
2、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3、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