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景区全景导览图(青海湖景区示意图)

万里旅行网 2023-03-21 08:10 编辑:admin 240阅读

1. 青海湖景区示意图

形成湖的原因

  都是积水形成的。

  湖的成因分为9类

  1。构造湖:是在地壳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盆地上经储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点是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如云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纳斯湖等。(再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沿线的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构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鲜明的形态特征,即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时,还经常出现一串依构造线排列的构造湖群。

  2。火山口湖: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其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如白头山天池深达373米,为我国第一深水湖泊。

  3。堰塞湖: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与泥石流引起的滑坡体等壅塞河床,截断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积水成湖,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

  4。岩溶湖: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贵州省威宁县的草海。威宁城郊建有观海楼,登楼眺望,只见湖中碧波万顷,秀色迷人;湖心岛上翠阁玲珑,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园之称。

  5。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形成的坑洼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称瑶池,相传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兰、瑞典的许多湖泊等。

  6,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7。河成湖: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它又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河流摆动,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潴水成湖。如鄱阳湖、洞庭湖、江汉湖群(云梦泽一带)、太湖等。二是由于河流本身被外来泥沙壅塞,水流宣泄不畅,潴水成湖。如苏鲁边境的南四湖等。三是河流截湾取直后废弃的河段形成牛轭湖。如内蒙古的乌梁素海。

  8。海成湖: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作泻湖,如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约在数千年以前,西湖还是一片浅海海湾,以后由于海潮和钱塘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湾口附近沉积,使湾内海水与海洋完全分离,海水经逐渐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9。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

  “潟”这个字少见于现代汉语,是卤咸地之意,由于较常见于日语,不少人以为是和制汉字(Sinico-Japanese) ,其实不然。由于很多人不懂得“潟”这个字,所以经常都把它写错成为了“泻湖”。

2. 青海湖景区示意图大全

青海湖主要景区入口有四个。分别为二郎剑景区、鸟岛景区、沙岛景区和仙女湾景区。

青海湖风景名胜区,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中有海心山、三块石、鸟岛、海西 山、沙岛五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山峦叠翠,景观独特,其成以鸟岛闻 名遐迩。湖面海拔为3266米,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面 积4635平方公里,而流域面积则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 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又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

3. 青海湖景区游览图

1、青海湖白天晚上温差很大,要备好能适应多个季节的衣物。青海湖边住宿,要选带电热毯或者暖气的宾馆。

2、青海湖平均海拔达三千米,不少游客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可能有轻微头晕、头疼或食欲减退等症状,要多饮水,注意休息,行动不要过剧,活动时,请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出发,不要勉强。

3、不要在草原上乱走,因为青海湖主要是一个湿地,很多地方都分布有沼泽。

4、青海湖地处高原,紫外线强烈,防晒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物理防晒,帽子、墨镜、魔术头巾,另外防晒霜是必需品,同志们!记得多次补涂。

5、需要带一双舒适平底鞋、一双拖鞋,平底鞋是为了舒服,拖鞋是为了下水拍美照。

6、青海湖蚊子有毒,开关车门速度一定要快,不拍照的时候尽量穿长袖或者防晒衣防止蚊虫叮咬,另外还要自带常用的花露水、风油精,以备不时之需。

7、初去高原者,最好选择夏秋季。因为此时气候可使高原反应大为减少,而冬季的寒冷可加重肌体的缺氧。

4. 青海湖景区具体位置

青海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其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2011年,青海湖景区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5. 青海湖景区景点介绍

青海湖南山是观赏圣湖的最佳地点,湖水在还不太强阳光的映衬下显示出一片蓝色汪洋,眼前是二郎剑景区,码头上有游艇以及快艇,再往远处望是海心山,最西面是著名景点鸟岛。远远望去,圣湖北面山顶白雪没有融化,没风的时候,湖面平静的有点“涵虚混太清”的意味,真是美不胜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