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天府通办办理应急物资车辆通行证?
线上办理。
办理方法如下:
第一步:收发货单位注册并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网址:),点击右下角“四川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申领”字样的图片。
第二步:按照页面表单要求,填写执行运输任务的货运车辆、驾驶人员、运输物资等信息,提交申请。
第三步:收到系统办结的短信通知后,下载登录天府通办APP,在电子证照卡包中申请《四川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电子证照,进行亮证和查验。
二、安全方面的岗位应急处置卡有哪些?
危险性较大的关键性哪岁岗位,比如厨师、保安、驾驶员、电工等等,类似这些岗位是必须要有安全处置卡的。
以江苏省为例,为深入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羡配国家总局令第 88 号)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根据全市2016年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决定在重点行业重点岗位推广应用“应急处置卡”,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卡”具有简明、易懂、实用的特点,重点岗位一线员工易于掌握,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应对突发事故和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降低危险岗位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夯实应急救援基础。“应急处置卡”直兄缓指接面向一线员工,突发事故发生时,一线员工能够快捷有效地进行处置,是应急救援最直接、最基础的力量。事故初始阶段的正确处置,把事故消灭或控制在萌芽状态,对控制事故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起到关键性作用,它的实施夯实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基础。
(三)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应急处置卡”是对各种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可以强化员工风险意识,时刻绷紧安全弦,增强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浓厚氛围,形成企业安全文化。
三、企业应急救援有哪几种?
企业制定的应急救缓处置预案应充分保证应急救缓人员队伍待岗昌绝饥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到位,以备不时之需。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
根据紧急事件的不同类型,分为卫生应急、交通应急、消防应急、地震应急、厂矿应急、家庭应急等领域的应急救援。
企业应急救缓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宏腔、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耐返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四、应急保障包括哪几个方面
法律分析:应急保障包括:队伍保障、物资与资金保障、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和技术保障,四个方面。
法律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应急保障
6.1、队伍保障。国家环境应急监测队伍、公安消防部队、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及其他相关方面应急救援队伍等力量,要积极参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急处置与救援、调查处理等工作任务。发挥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作用,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制订、污染损害评估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强化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应急专家队伍管理,提高突清肆发环境事件快速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
6.2、物资与资金保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做好环境应急救援物资紧急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保障支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环境轿正昌恢复治理工作的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鼓励支持社会化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的生闭扒产和供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当地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的动态管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经费首先由事件责任单位承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6.3、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通信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需要。交通运输部门要健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紧急运输保障体系,保障应急响应所需人员、物资、装备、器材等的运输。公安部门要加强应急交通管理,保障运送伤病员、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装备、器材车辆的优先通行。
6.4、技术保障。支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监测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依托环境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实现信息综合集成、分析处理、污染损害评估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五、应急预案体系由哪三部分组成
第一层:综合应急预案 (各个企业都差不多,指导性、纲领性的)
综合应急预案是企业的整体预案,以岸基支持与集中指挥为主,侧重在应急救援活动的组织协调,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明确本企业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通过综合应急预案可以清晰的了解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况,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所有企业都应编写。
第二类:专项应急预案(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自己编写,如:防火、防爆)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不同突发事件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要与综合预案相互衔接,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和使用资源,快速、有序地发挥最佳应急救援效果,适用于大型企业或行业集团。
第三类: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并通过应急演练,参与应急人员要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正确处置。
应急响应预案: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应急响应预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这类预案仅说明处理紧急事务的必需的行动,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训、演练等)和事后措施。
互助应急预案: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制定的应急预案。这类预案适合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以及高风险的大企业,需要高效的协调管理。
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4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应急预案作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全面性。应急预案囊括事前预测预警、事发识别控制、事中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重建,贯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全过程。
2、系统性。应急预案本身作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操作指南,包括了应对工作的各环节;各个应急预案之间又相互衔接,形成预案体系。
3、权威性。应急预案一般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等行政机关颁布施行,是樱丛政府的施政措施,体现法律法规要求。
4、实用性。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预防应对处置的计划和方法,既有历史经验和理论概括,又有科学分析和成功做法,通用性、操作性强。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兄颂伏应急救援预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其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羡携援预案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将其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