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饵什么样的好?怎么判断
钓饵的选择和使用引言无论是钓鱼比赛或平时钓鱼,鱼饵总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项技术领域中,可以分为钓饵的选择和钓饵的使用两方面内容。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后者。当你确定了所要使用的钓饵品项后(可能是单独一种,也可能是多种鱼饵及添加剂的混合),从拌饵开始即可算是鱼饵的使用。其中包括鱼饵的软与硬、松与粘、大与小等方面的学问,并且相互之间还有着紧密的关联。那么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鱼饵的状态应该怎样随之变化呢?下面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软与硬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挍拌的加水量,正常状态的软硬度应该像耳垂儿或嘴唇一样。如果过硬,极可能会出现跑鱼的现象。因为当饵太硬时,钩从食中脱出穿透鱼嘴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可能钩得薄,当鱼用力挣脱时即会脱钩。饵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且这将影响诱鱼与集鱼的效果。若鱼饵过软,将很难抛出,并且在下沉的过程中损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后钩上基本没饵了。
二、松与粘鱼饵的松与粘取决于搅拌时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鱼饵过粘或过松,与过硬或过软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对软硬进行调整。当饵硬时,少搓几下即可,直到与正常饵相似的作用;当饵偏软时,多搓几下也可当作正常饵使用。这种调整的饵料与正常饵料在作用上的差别,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目前市售各种钓鱼饵料,对搓饵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万能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拌饵。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拌饵过程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饵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拉丝饵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度的膨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饵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饵过软加料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二、鱼饵配方大全是怎样的?
1、自制蚯蚓鱼饵。蚯蚓作为万能鱼饵,自然是值得一提的。蚯蚓直接挂钩也就可以使用,但是那样太浪费鱼饵,制成鱼饵使用,不仅效果不会改变,而且更适合大多数鱼。蚯蚓鱼饵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蚯蚓切成小段,然后掺和一些面粉或者适量的添加一些小药,即可使用。
2、自制玉米鱼饵
玉米是常见的谷物类,生活中很常见成本低,而且效果很好,因此玉米用于制作鱼饵,最合适不过了。玉米鱼饵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取新鲜的玉米粒放入生水中浸泡,为了让玉米粒能够软化,这样就可以缩短煮玉米的时间。接着把玉米粒放入开水中煮,一般来说煮至八分熟即可,注意不要煮黏了,因为玉米中含糖量很好,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然后捞出玉米粒晾干表面水分后,就可以加入白酒密封发酵了,发酵的时间受气温和环境的影响,一般两天左右即可。
3、自制腥味鱼饵
如果是问鱼类普遍都喜欢的味道,那答案无疑是腥味了,因此腥味鱼饵也是经自制的鱼饵之一。制作腥味鱼饵一般选材腥味较浓,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比如鸡肝鸭肝等等家禽的内脏。首先我们可以将从市场上买来的新鲜的鸡肝用生水清洗,主要是要把表面的油脂洗净,然后将鸡肝切成丁状,接着配合些玉米面和成团状即可使用。
4、自制谷物类鱼饵
谷物类鱼饵是比较传统的饵料,制作方法也很简单,一般使用自然发酵的方法就可以了。比如拿红薯来说,首先选用放置了 一个月左右的红薯,放置一段时间的红薯内,有很多的糖分沉积,这样的红薯制作出来的鱼饵味道更甜美,更受鱼儿的喜爱。接着将红薯洗净后不要削皮,不要切块,直接整块放入蒸锅中蒸,削皮后的红薯表面容易变质,制作出来的饵料不能长久的使用,不要切块的理由也一样。蒸至八分熟之后,每次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切下适量的一块,配合着奶粉或者蜂蜜搅拌成团后使用。
三、哪种钓鱼饵料是黄色透明状的?
2008年的竞技赛场上,一种神秘的对付猾鱼的饵料——“果冻饵”悄悄流行起来。这种鱼饵是由一种胶质膨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些辅助料组成。这种胶质膨胀粉吸水性非常大,调和后入水后有少量雾化散落,然后在钩上形成一种透明亮晶晶的胶团裹住钩尖。由于饵料开出来后形状酷似果冻,所以被人们称为果冻饵。
笔者所见到的胶质膨胀粉最早出现是在百合的“决战鲫”中,但又闻是钓王化绍新多年以来征战赛场的秘密武器,所以最先用在饵料中由谁最先发明无可考。不管是谁,都是令人佩服的天才。2008年天元刚舟渔具有限公司推出一款“猾口鲫”,其中的主料就是胶质膨胀粉,2008年11月,龙王恨渔具集团推出“猾鱼克星”,2009年的碧海(廊坊)春季展销会上,笔者见到的果冻饵有冠作的“果冻鲫”、“果冻鲤”;还有香港无极、南北、中胜等公司也有类似的果冻饵问世。
由胶质膨胀粉所制成的果冻饵为何能令钓手喜爱不已,究其原因还是让大家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了猾口鱼摄食时反复吞吐(俗称涮口)的问题。由谷物类或者水产品制成的传统鱼饵中的绝大部分成份吸水性都不强,除雪花粉或类似雪花粉这种高膨化物外,很难找到一种细腻的饵料,胶质膨胀粉的出现,就很好地替代了雪花粉,并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胶质膨胀粉的吸水性非常大,饵水比达到1:4左右。胶质膨胀粉原来如食盐颗粒大小,遇水后迅速膨胀,吸水充分后可以膨胀到3毫米见方,如同从果冻上切下来的整整齐齐的无色块。
胶质膨胀粉本身有很小的粘性,但遇水则无。要使其附钩性强,则需要添加其它的粘合剂,而且这种粘合剂在经过鱼啄食之后,胶质膨胀粉又能散开。各厂家生产的果冻饵由于采用的粘合剂不同,所以果冻饵的效果出现了差异。有些厂家的果冻饵使用效果好,但略有些粘手;有些厂家的则使用效果略差,但解决了粘手问题。目前笔者还没有发现一种能把这两项结合得完美的产品出现,这也是广大钓友的一种新期待吧!
果冻饵之所以能够对付猾鱼,是这种饵入水后,胶质膨胀粉遇水脱落,亮晶晶在水中很能迷惑鱼的眼睛,吸引其注意。然后钩上有亮晶晶的适量残留,恰好盖好钩尖。当猾口鱼吸食该饵时,盖住钩尖的残留成份很快爆散,剩下的裸钩只要碰到鱼嘴,便能钩住。猾鱼的涮口很快,当它想吐时,钩上无残留,很容易被钩住,反而它的一吐是造成被钩住的原因之一。这就不同于传统的鱼饵,由于较粘或者拉丝粉的作用,猾鱼吸食钩饵在吐出时,往往是饵裹住钩一起被吐出来。这也是果冻饵在2008年悄悄流行于竞技场的主要原因,其直接作用就是使钓手成绩能够提升很多,钓得快乐。
胶质膨胀粉本身是无味的,但竞技场上的鱼喜欢什么味是未知的,所以果冻饵被生产出来后有的是无味的,需要钓手根据鱼情来添加味道,例如六合香、陆克香、草莓香、蛋奶香、猪母乳香……有些厂家早就添加好了广谱型的味型,这类香型也可以适当添加其它味型加以调整,但难以把握用量,效果时而理想,时而不理想。
胶质膨胀粉入水后是无色的,有些厂家根据鱼类的喜好,添加了一些颜色,如黄色、红色等,但笔者通过试验后认为,有色无色对鱼的摄食影响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味型起决定性作用。
果冻饵最初出现时,只能搓不能拉,但2009年的新产品中出现了拉饵。这种果冻拉饵并不是拉丝粉在起作用,而是一种神秘的物质。果冻拉饵的出现,改变了果冻饵只适用于钓慢猾鱼的局面,在速钓快猾鱼时,也能大显身手。
笔者使用过多种果冻饵,未用完的饵团扔入水中后,能够漂浮在水面,得到两方面的启示,一方面是能否钓鲢鳙?另一方面是饵团比重轻,在调钓目设定时,与平时肯定有所不同,看标相时也会有所区别,这一点正有待证实与总结。
很多初次接触果冻饵的人都担心那些小胶粒是否对鱼有害,笔者通过大半年来使用果冻饵的经验看来,感觉是无害的。因为所钓过的鱼放入池中,没有死亡的情况出现。从这种胶质不溶解于水看来,应该没有有害化学物质。后来喂养几条鱼投喂果冻饵情况观察,发现鱼在一个月内生长情况正常。由于不具备深入研究的条件,所以只能凭简单的试验证明胶质膨胀粉对鱼无毒害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