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去东北上学要如何准备御寒衣物?

万里旅行网 2023-03-24 09:59 编辑:yyns 129阅读

事隔经年,发现还有人陆陆续续在看这个答案。重读一遍惊讶的发现我把裤子给落下了。。。赶紧补上。

————————————

东北冬天的实际温度不用多说,肯定比南方低太多了。大连最低-10℃左右,长春能有-20℃,再往北哈尔滨就更冷了。

但是室内体感温度还是很宜人的,以至于不少我这种东北大汉到了南方过冬被冻成鹌鹑。。。

介绍一下我在老家的过冬装备:

1.保暖内衣

也叫线衣线裤,打底用的。

2.毛衣毛裤

只穿线衣线裤的话,在供暖正常的室内没有问题,但是出了门会感觉跟穿了窗户纸一样。所以毛衣毛裤是必须的。

3.棉裤

早年间的棉裤就真的是棉裤,对应上身大棉袄的存在。但是随着棉袄进化成羽绒服,棉裤也越来越轻便了。

这已经是顶级装备了,不到-30°用不太着

在穿了线裤打底以后,毛裤和棉裤可以自由组合。或者二选一,或者极端天气下全穿上。当然武装越充分,走路就越卡裆,而且可能下楼取个快递两分钟,穿脱衣服五分钟。。。

这种类似加厚线裤,画风就比较合适

4.外裤

现在有的棉裤已经设计的很时尚了,可以当外裤直接穿。

但是如果你选了比较轻薄但是有点土气的棉裤,在穿的不那么臃肿的前提下,你还可以套一件外裤。我个人比较喜欢弹性好一点的牛仔裤(记得码买的稍微大一点,冬天专用,里面好加线裤和毛裤)。

普及一个在东北(或者整个北方)很重要的概念:抗风(划重点)

冬天同样的温度,有风跟没风绝对是两个世界。干燥且低温的空气刮在身上真的跟小刀一样。隔绝冷风入体的能力就叫抗风。一定要把能抗风的衣物穿在外面,那种保暖但是疏松多孔的东西尽量穿在里面。

有些衣物在设计上就体现出来了

我打个比方,一个人野外遇险了,里边裹条毛毯,外边罩一层帆布,那还能挺一阵子;要是没有那层帆布,再给一条毛毯也够呛。

5.羽绒服

在上海穿加绒内衬的冲锋衣勉强可以过冬了,但是在东北这么干容易倒在冲锋的路上。羽绒服是必备的。上图这种有毛毛的可以部分替代围脖。

6.手套

皮手套好看,但是没卵用。一般的线手套就行,但是打雪仗(南方朋友们过来不可能不打雪仗。。。打雪滚都是正常操作)的时候容易湿,湿了以后非常冻手。如果是战备的话建议整个滑雪手套。那玩意厚实,攥出来的雪球都比别人大。。。

7.厚袜子

一定要高腰的,能把线裤裤脚包起来那种。我有一回去机场接站,某广东哥们穿个勉强包的住脚后跟的袜子,配一双透气性一看就很棒的运动鞋,蹲在机场候车区,两只手捂着脚脖子。。。造型非常悲壮。

8.棉鞋

东北管秋季穿的比较厚实的鞋叫"假鞋"。真正过冬的时候要穿棉鞋。其中比假鞋稍微保暖点的(也可能差不多)叫二棉;鞋里有厚厚的绒毛的叫大棉。如果不是去加格达奇那种-40℃的地方练功,大棉应该就是顶级装备了。

另外注意,鞋底必须要防滑。。。

这是二棉


一看就很有战斗力的大棉

9.(选购)围脖,耳包,帽子

各种结合部一定要处理到位,否则冷气钻进来乱窜非常酸爽。脖子和耳朵是重点防护区域,尤其是耳朵。被冻伤的十有八九是耳朵。

像之前介绍的那种带绒毛的羽绒服,可以直接大头一蒙。但是一来影响视线,过马路的时候得频繁脱帽;二来不够帅气潇洒。。。有追求的朋友可以选一个罩得住耳朵的帽子(不建议选择宋小宝同款的那种。。。)

围脖有利于在打雪仗的时候防止被人往脖子里灌雪。。。

10.额外建议

其实冬天人们在户外的活动时间比较有限,往往都是从一个室内转移到另一个室内。而室内是20℃朝上的。所以总体感觉,东北虽然冬天冷,但是不遭罪(除了穿脱衣服耽误功夫)。很少见到南方朋友在武装起来之后还会冻伤的。

但是经常有因为空气干燥而流鼻血的。干燥比寒冷更容易让人不适。

所以建议整个空气加湿器。

——————————

这部分加更一点:南方朋友们可以用一些面霜和润唇膏。当然现在都戴口罩了,能强不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