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御寒”和“保暖”是近义词还是反义词?
近义词。个人认为两个词存在程度上的递进,御寒即抵御寒冷,保暖即保持温暖,所以御寒暖的程度低,保暖暖的程度高
二、体寒的人怎么去寒?
一、泡脚
有一个简单的祛除寒湿的方法,热水泡脚,泡脚之后别忘了按揉涌泉穴。
水中加花椒,简简单单祛寒湿。
花椒不仅是常用的调味料,而且还是一味中药,花椒归肺、肾、肝三经,它有温中止痛、去湿散寒、袪寒、补肾阳、明目、消食等作用。
方法:先抓一把花椒加入适量水中煎,待药效充分融入水中时倒入盆中,先熏双脚,等水温降到能下脚时用来泡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热的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20分钟左右(根据自身感受调整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出大汗),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
二、食物祛寒
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
用干姜、红糖各三克,开水闷泡十分钟,一周喝上两三次。但您记住了,上床萝卜下床姜,所以尽量上午早晨喝哦。
三、推揉腹部
腰带那一圈的位置正好是带脉的所在,在古代,它被称为“玉带环腰”。带脉是比较特殊的经络,属于奇经八脉。其他经络都是竖着走的,唯独它横着绕腰走一圈,就好像一个木桶的箍,能起到收束整体经络的作用。
有很多女性别的地方都不胖,唯独腰上堆积了不少的脂肪,远远望去好像腰上别了一个游泳圈。其实这是因为带脉之气不足,收束不住其他经络了。您要多去推揉这条经络,一直推到热透为止,以帮助通畅十二经,消除经络内的寒毒。
1、推腹:玉带环腰起元术,双手合十,指尖向前,掌跟顶住肚脐用力向两侧推,推到腰的两侧时,手背与后腰的命门穴(肚脐跟后腰正对的位置)相对。从命门穴开始,手背向腰两侧推回来。反复推5到10分钟,最好推到带脉发热为止。这样能有效打通带脉,畅通整体经络,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2、揉腹。揉腹就简单了,双手以肚脐为中心,先逆后顺各揉36圈,想去寒就早中晚各一次,饭后2小时内别做。
三、中医里讲的“寒、热、温、凉”什么意思?
寒热温凉平是一组概念,描述中药药性,有清热凉血等效果的药物属于寒凉药物,比如板蓝根、金银花、生地黄等,作用强的为寒,较弱的为凉,相反,有温阳祛寒作用的药物属于温热,如干姜、附子、大枣等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药为平,如山药、茯苓等等。
而胃寒、胃热中的寒热,为病性的描述,是中医八纲辨证的一部分。八纲辨证包括对疾病性质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的判定,配合脏腑辨证对疾病进行定位。如阳证-里证-胃腑-实证-热证,是一组完整的辨证,可以依据这个证型开方用针。
病性描述中的寒热,主要以功能亢进为热,功能不足为寒~
四、“伤寒”是什么意思,现代哪些疾病可以归为伤寒,治疗效果如何?
以下内容总结自书籍《思考中医》
伤寒即伤藏,一个主导,一个体用
- 主导:阳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四个过程 | 生 | 长 | 杀(收) | 藏 |
---|---|---|---|---|
四个季节 | 春生 | 夏长 | 秋收 | 冬藏 |
董仲舒《春秋繁露》“物随阳出入,数随阳而终始”
——阳为主导,阳是一切的Tigger,例如:太阳的运动主导四季;
- 体用:阳用阴体
体 为 基础,用 为 作用;阳化气,阴成形。阳为trigger主导应用于万物,为用,阴为被用之体;
阳为用:
1.阳生阴长,阳生了阴才能长,阳化气,阴成形,化气之阳,促成万物生长;
2.阳为寿命的根本,《素问》“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寿而不彰”
3.“阳者,卫外而为固”,身体牢不牢固,能否抵御外邪,主要依靠阳的卫外作用;
阴为体:
1.助阳,帮助阳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有个相互作用
2.藏精,《素问》“阴者,藏精而起 *也,阳者,卫外而固也
体用相互作用,阳作用的好不好,还得看阴这个体如何,阴这个体再好,也得看阳的作用如何; 阳为主导,阴助于阳。
- 阴阳非对立关系,“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释放-收敛的过程,至阳是收的开始,收藏即补充消耗,阴盛阳衰,从量上来讲,阳气不应该衰弱,而是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了增加,为新一轮的释放做准备。
- 精”是阳气聚集的状态,非释放状态,藏精就是“体 ”帮助聚集的过程,阳气能不能聚集,由放转收,就靠体的帮助,所以阳用像是原材料,像是触发,阴体像是加工原材料触发后的机器;《素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在人体中,肾属冬,属阴,主藏; 人体中肾为最阴,为体中阳用之体,即人体中负责收藏阳气的机器;
- 用发挥的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体好不好。一个烂机器,再好的原材料给它也加工不了;
- 人的一天的过程,适用于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夜晚来临,晚上睡觉,属于阳收的状态,就是用来给体收藏回补阳气的过程;
- 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春夏帮助养生发的过程,秋冬养收藏的过程;譬如肾有助于收藏,故秋冬应该补肾;
寒:
- 时间方面:
寒为冬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寒即为阳气收藏的状态
- 空间方面
《素问》“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大方向上,西北藏,故冷,东南主生,故释放为主,气温较热;
生、长、杀、藏,四个过程是个循环的过程,藏最为重中之重;《素问》“善养生者,必奉于藏”
何以养藏:
藏的好坏,就看这个体的情况,所以养藏,不是控制外界的阳用,阳用已在,人不能左右,但是体是人能改善的,故养藏即为样这个体的收藏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保养这个加工的机器;
《素问》“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比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温就寒,无泄皮肤,使气*夺,此东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 疒委 厥,奉生者少”
”无扰乎阳”,以阳为中心,阳气在闭藏,不要再打扰它;
四个方面:
1.慎起居,早卧晚起。冬天日短夜长,阳杀阴藏,时间上以休息睡觉偏长;
2.调情志,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冬季情志收藏,应趋于内敛;(比如要达到什么目标也是靠阳气来完成,如果不扰阳气,就要稍藏志,若已有得)
3.适温寒,去寒就温。温有助于阳气的收藏,比如多穿衣。体寒,阳气就会释放抵抗寒冷,就破坏了藏无扰乎阳的过程;
4.节动静,无泄皮肤。即冬季不要大量运动,皮肤开泄,阳气消耗;
这几个方面都是用来补体,若体不足,用即不能发挥,《素问》“善养生者,必奉于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