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是什么意思?

万里旅行网 2023-02-24 12:05 编辑:yyns 287阅读

一、春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是什么意思?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第四个节气,在这天白天和夜间它们的时间是平分的从这天起春天正式。万物复苏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时侯。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也是反应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

代表白天与黑夜时间平分

二、春秋分是什么时候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是日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三、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在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称春分。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是农耕的重要时节。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几乎相等,各为12小时。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农耕的重要时节。

春分中的“分”其实有多重含义。首先,其分的是昼夜。农谚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春分节气这天,白天和黑夜分别都是12个小时了。这一点在农历书中也有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第二个含有则是把春季一分为二。古人把立春和立夏这个期间划分为春季,其中整整是90天,而春分正好在立春、雨水、惊蛰三节之后,每个节气都恰好是15天,三个节正好45天,这样正好是春季的一半,所以春分也有平分春天这个意思。

春分节气到了,气温也开始明显上升了,在北方的天气已经变暖了,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在很多地区还流传着“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农谚。并且这个时候也是播种的好时节,在民间还流传着“惊蛰到春分,下种莫放松”、“春分种子普遍抢,有田种在春分前”等等老谚语。

四、什么是节气“春分”?

太阳达到黄经零度时为春分。

五、春分是几号?

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2008年的春分节气是3月20日。

六、什么是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