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暑降温费是不是国家规定必须公司给员工的?有没有相关文件?如果不发会怎样?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防暑降温费居然是个大题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2012年发布《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其中涉及发钱的只有
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按说防暑降温费就应该等于高温津贴,但是,有的省居然是分别规定的。比如天津,天津的理解:
每年6月至9月,用人单位应按月或一次性向在岗职工发放防暑降温费,不得以实物代替。
2014年的标准每月为128元,比2013年116元增加12元。这个费用适用于所有在岗员工,不管是否是露天作业还是在空调间上班的。而2013年该市又出台《关于试行企业高温津贴制度》,要求:
气温超过35℃以上,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当在发放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高温津贴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按日计算、按月发放。
2014年度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日24元,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给职工,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
好像这样操作的省份只有天津。如果有知友知道其他省份有类似情况的,希望告知,我来修改补充。
包括天津,全国大约只有一半的省份有高温津贴,除了天津,大多数省份认为防暑降温费就是高温津贴。有高温津贴的省,共同点是都规定在高温天气下(一般指35度以上,含35度)露天工作,或不能采取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度以下(不含33度)的才发放。由此可见,高温津贴不是每人都要发的。
不同点是:发放标准及办法不同。上海、江苏是6到9月每人每月200元;广东是6到10月每人每月150元或按每天6.9元计算;四川是每人每天8到12元;北京是高温露天作业不低于120元/月,33度以上室内的不低于90元/天;浙江是高温作业工人200元/人/月、非高温作业工人160元/人/月、一般工作人员130元/人/月;重庆最复杂:高温露天作业的,天气在35到37度的5元/人/天、37到40度的10元/人/天、40度以上的15元/人/天,而室内温度在33到35度的5元/人/天、35到37度的10元/人/天、37度以上的15元/人/天。(这部分整理自法律出版社《HR全流程法律顾问》)
所以,建议题主打当地的12333询问当地关于高温津贴或防暑降温费有无规定及如何规定,如果有规定,你可以要求提供文件传真或给你文号从网上查找到。
二、夏天室外高温作业,如何可以预防中暑?
您好。感谢邀请。
建议如下:
1.尽量避免高温状态下工作;
2.若无法避免,建议采取遮阳措施(戴宽檐帽子等),避免日光直晒,预防“日射病”。
3.高温工作时,出汗较多,建议及时补充水分,如果有电解质类饮料则更好,可以补充丢失的钠、钾离子;
4.连续工作时间不宜长,稍感疲惫时建议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
5.若出现任何身体不适情况,立即停止工作;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必要时需要用冰块,凉水降温。
6.不要小看中暑,严重的可以出现“热衰竭,热射病”,会有生命危险的。一旦出现意识障碍,立即送医院治疗。
7.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预防中暑的保健品和其他产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