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隆地缝风景区
仰面朝天的“天坑”学名叫做喀斯特漏斗或岩溶漏斗。其形成原因是在可溶性岩石大片分布且降雨比较丰富的地区,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表面的垂直裂隙向下渗漏,裂隙不断被溶蚀扩大,从而在距地面较浅的地方开始形成隐藏的孔洞。 随着孔洞的扩大,地表的土体逐步崩落,最后便形成大漏斗。
2. 武隆地缝简介 风景区
其实武隆的天坑叫天生三桥,地缝叫龙水峡地缝,而正在意义上的天坑地缝应该是在奉节,小寨天坑从上而下,是一个巨大的地质漏斗,而天井峡地缝可以通往天坑处,地缝最窄的地方,也可以看到一线天的景观。但是这两个景区都叫天坑地缝,武隆是名声在外,而奉节的天坑地缝在地质外观上来讲才是更贴切的。
3. 武隆地缝旅游攻略
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南岸70多KM处,北靠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与瞿塘峡紧密相连,2019年11月19日 - 武隆天坑地缝与奉节天坑地缝这两个名气最大的当数武隆天坑地缝,这显然应该归功于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有《卧虎藏龙》的取景场地,《变形金刚4》《爸爸去哪》也在这里进行过取景拍摄,
4. 武隆地缝游览时间
武隆天坑地缝地理位置北靠三峡风景区的瞿塘峡,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东连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东西长37.5公里, 南北宽19.5公里,幅员面积340平方公里,辖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片区。最低海拔236.4米,最高海拔2084.2米。
武隆天坑地缝说的是武隆喀斯特流域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包括溶洞、天坑、地缝、峡谷、高山草原等,形态全面,主要包括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龙水峡地缝等景观为代表。
武隆天坑地缝,首选说下一个争取的观点——天坑地缝是分开来说的,不在同一个景区,天坑和天生三桥是一个景区;地缝则是说的龙水峡地缝,属于另外一个景点。两个景点位置不远,当地方喜好合起来称为天坑地缝,也称为武隆天坑地缝。
武隆天坑地缝最大看点是天生三桥和地缝,天生三桥是世界规模最大、贵高的串珠式天生桥群,友三座天然石拱桥呈纵向排列,横跨在羊水河辖区上,石拱桥之间有青龙天坑和神鹰天坑,形成“三桥夹两坑”的世界奇观。
奉节天坑地缝位置在重庆奉节县距离三峡风景区的瞿塘峡很近,景区成长方形,面积与340平方公里,拥有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区片区。整个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溶洞和竖井众多,岩壁上的丛林遮天蔽日,雕刻出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让这里的景色显得更加神秘。奉节天坑地缝景区中的小寨天坑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漏斗天坑,堪称世界之最。
5. 武隆地缝风景区图片
武隆龙水峡地缝游玩需要3个小时左右,景区内游览不下去的话1小时左右。它全长4公里的泉水流瀑挂壁险峻幽深,怪石峥嵘,在武隆区仙女山镇境内。龙水峡地缝设有80米瀑布水帘,奇哉妙哉。地缝中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险峻幽深,怪石峥嵘,明涧湍急。
武隆地缝风景区,位于武隆区仙女山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它是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5公里,谷深200-500米,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峡谷具有雄、险、峻、秀等特点。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武隆地缝由入口地缝、中途穿洞、出口地峡三段组成。峡谷两边悬崖千仞、岩壁绝险、植被茂密,地缝极其狭窄,有的仅可通人,仰头望天,一线天光;地峡中溪水长流,泉瀑飞溅,幽幻无穷;穿洞洞体宏大,钟乳密布,中有地下湖泊。武隆地缝是一处较好的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风景区。
6. 武隆区天坑地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武隆天坑地缝一年四季阴凉宜人。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保持恒温。气温差别不大,主要是因为武隆天坑地缝在山体内部,受卡斯特地貌的影响,河水侵袭石灰岩形成溶洞,并且形成地缝,日光难于照射逢底,形成了暗河与溶洞溶洞与夹缝交错地形区。到这个地方旅游真是凉爽若神仙,四季如春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