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有哪些著名文化遗产文物?
我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共有53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之中,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共有36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闻名世界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兵马俑、北京猿人遗址早在1987就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后不断新增,直至现在共有36项,其中河南省就占有5项之多。
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门票为:90元/人,建议游玩时间:1天。
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市龙门镇伊河两岸的香山和龙门山之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不仅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国外同样享有较高的声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来到这里欣赏这里精美的石刻艺术。
游览龙门石窟不仅仅在于其场景之壮观,更多的其历史及艺术价值。据史料资料记载,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后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400多年的不断开凿,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规模大小,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叹那个时期能够雕刻出如此精美的雕像确实令人震惊,且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拥有众多洞窟群,比如奉先寺、宾阳洞、万佛洞、古阳洞、老龙洞、香山寺等等,现存窟龛2345个,佛像近10万尊,其中最高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仅只有2厘米大小,足可见其先人技艺之精湛,对于我国石窟艺术有着重大意义。
安阳殷墟
殷墟门票:65元/人,建议游玩时间:1天。
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市小屯村,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史料记载,盘庚十四年,商朝迁都于此并改名为“殷”,次年建立殷都,其后在此经历了长达273年的统治时期。20世纪初的考古发掘,在这里出土了大量出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闻名世界,这项考古发现也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据悉,在殷墟共出土有带字的甲骨约15万片,这些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文字资料对于我们研究文字记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可以确定的是在商朝时期我国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甲骨学也由此而成。对于喜欢历史特别是文字历史的朋友,这里不容错过!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说到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可能很多人并不太熟悉这个名词,这是一个建筑群的统称,包含有众多历史古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河南崇山,包含少林寺、中岳庙、少林塔林、嵩阳书院、登峰观星台、会善寺、初祖庵、太室阙等众多著名建筑群组成,其建筑经历时代不同,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都有涉及,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提起少林寺,大家应该都有所知晓,位于河南郑州登封崇山五乳峰下,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不仅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发源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少林寺始建于495年,最初建立少林寺是为了安置印度远道而来的高僧,现为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少林寺门票:105元/人(包含往返电瓶车),建议游玩时间:1-2天。
中国大运河河南段
我国古代的三大伟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大运河,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地跨我国8省、27市,多达10余个维度,自北向南通达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河道共有1011千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建成充分说明了古代先人智慧之深,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图为河南段永济渠浚县段,永济渠于608年开凿,基本上是沿用了之前朝代留下的河道与水道疏浚而成。
丝绸之路河南段崤函古道
这里所说的丝绸之路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当时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的一条陆上通道。其中位于河南陕县陕县硖石乡车壕村的崤函古道为丝绸之路东端,是丝绸之路上的锁钥要塞,在古时是中原地区通关中的咽喉要道,东可至洛阳,西可达长安。
目前崤函古道遗迹约有150米,呈东南、西北走向,其中路面最宽处6米,窄的也有3米左右,可以清晰的看到车辆途径后留下的辙痕。2014年丝绸之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崤函古道也是其唯一的道路遗产地,非常珍贵的一处文化遗存。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批
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148项) 1I-1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2I-2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3I-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I-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
5I-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
6I-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
7I-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I-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
9I-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10I-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
11I-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
12I-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
13I-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内乡县、灵宝市)
14I-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
15I-15葛天氏传说(长葛市)
16I-16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
17I-17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
18I-18帝舜传说(濮阳县) 19Ⅱ-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0Ⅱ-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新安县)
21Ⅱ-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22Ⅱ-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
23Ⅱ-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
24Ⅱ-6虢州石砚(灵宝市)
25Ⅱ-7秦氏绢艺(滑县)
26Ⅱ-8方城石猴(方城县)
27Ⅱ-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28Ⅱ-10卢氏木版年画(卢氏县)
29Ⅱ-11滑县木版年画(滑县)
30Ⅱ-12洛阳宫灯(洛阳市)
31Ⅱ-13泥咕咕(浚县)
32Ⅱ-14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
33Ⅱ-15重阳茱萸绛囊(上蔡县) 34Ⅲ-1板头曲(南阳市)
35Ⅲ-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6Ⅲ-3筹音乐(许昌市)
37Ⅲ-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38Ⅲ-5超化吹歌(新密市)
39Ⅲ-6唢呐(沁阳市)
40Ⅲ-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41Ⅲ-8开封盘鼓(开封市)
42Ⅲ-9武陟盘鼓(武陟县)
43Ⅲ-10官会响锣(项城市)
44Ⅲ-11轧琴(舞钢市)
45Ⅲ-12信阳民歌(信阳市)
46Ⅲ-13郑王词曲(沁阳市)
47Ⅲ-14西坪民歌(西峡县)
48Ⅲ-15武德镇抬鼓(温县)
49Ⅲ-16洛阳海神乐(洛阳市)
50Ⅲ-17黄河号子(河南黄河河务局)
51Ⅲ-18中州大鼓(新乡县)
52Ⅲ-19大相国寺梵乐(开封市大相国寺) 53Ⅳ-1火龙舞(孟州市)54Ⅳ-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55Ⅳ-3高抬火轿(沁阳市)56Ⅳ-4齐天圣鼓(灵宝市)
57Ⅳ-5回民秧歌(项城市)58Ⅳ-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
59Ⅳ-7跑帷子(汤阴县)
60Ⅳ-8花挑舞(固始县
61Ⅳ-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
62Ⅳ-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洛阳市、巩义市)
63Ⅳ-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
64Ⅳ-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
65Ⅳ-13双人旱船舞(临颍县)
66Ⅳ-14沈丘回族文狮舞(沈丘县)
67Ⅳ-15内乡县衙春节岁时节令“打春牛”(内乡县) 68Ⅴ-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69Ⅴ-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70Ⅴ-3越调(周口市、许昌市)
71Ⅴ-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72Ⅴ-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73Ⅴ-6目连戏(南乐县)
74Ⅴ-7道情(太康县)
75Ⅴ-8宛梆(内乡县)
76Ⅴ-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77Ⅴ-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78Ⅴ-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
79Ⅴ-12杠天神(新蔡县)
80Ⅴ-13怀梆(沁阳市)
81Ⅴ-14清丰柳子戏(清丰县)
82Ⅴ-15河阳花鼓戏(孟州市)
83Ⅴ-16二股弦(武陟县)
84Ⅴ-17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85Ⅴ-18淮调(安阳县)
86Ⅴ-19扁担戏(新蔡县)
87Ⅴ-20扬高戏(三门峡市)
88Ⅴ-21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89Ⅴ-22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 90Ⅵ-1河洛大鼓(洛阳市)
91Ⅵ-2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92Ⅵ-3王屋琴书(济源市)
93Ⅵ-4灶书(固始县)
94Ⅵ-5丝弦道(平舆县)
95Ⅵ-6锣鼓书(三门峡市)
96Ⅵ-7三弦书(南阳市)
97Ⅵ-8大调曲子(南阳市) 98Ⅶ-1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
99Ⅶ-2八极拳(博爱县)
100Ⅶ-3苌家拳(荥阳市)
101Ⅶ-4大营社火(陕县)
102Ⅶ-5浚县民间社火(浚县)
103Ⅶ-6打铁花(确山县)
104Ⅶ-7马街书会(宝丰县)
105Ⅶ-8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
106Ⅶ-9少林功夫(少林寺)
107Ⅶ-10太极拳(温县) 108Ⅷ-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109Ⅷ-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110Ⅷ-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111Ⅷ-4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
112Ⅷ-5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
113Ⅷ-6唐三彩(洛阳市)
114Ⅷ-7汴绣工艺(开封市)
115Ⅷ-8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
116Ⅷ-9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
117Ⅷ-10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
118Ⅷ-11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
119Ⅷ-12茂家红酒酿制技艺(状元红)(濮阳市)
120Ⅷ-13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信阳市)
121Ⅷ-14北宋官瓷烧制技艺(开封市)
122Ⅷ-15长垣烹饪技艺(长垣县)
123Ⅷ-16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
124Ⅷ-17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禹州市) 126Ⅹ-1百泉药会(辉县市)
127Ⅹ-2禹州药会(禹州市) 128Ⅺ-1地坑院民俗(陕县)
129Ⅺ-2洛阳水席(洛阳市)
130Ⅺ-3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开封市)
131Ⅺ-4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市)
132Ⅺ-5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市) 134XⅢ-1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阳县)
135XⅢ-2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
136XⅢ-3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
137XⅢ-4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市)
138XⅢ-5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市)
139XⅢ-6嫘祖祭典(西平县)
140XⅢ-7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阳区)
141XⅢ-8中岳古庙会(登封市)
142XⅢ-9医圣张仲景祭祀(南阳市)
143XⅢ-10卫辉比干祭典(卫辉市) 144XIV-1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145XIV-2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市)
146XIV-3周易文化(安阳市)
147XIV-4洛阳正骨(洛阳市)
148XIV-5针灸铜人(开封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