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杭大运河生态保护措施?
具体的保护措施如下:
保护大运河水质
大运河的水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沿河两岸人们的水源,可是由于水质的恶化,很多河段的水都无法饮用。所以,需要对保护大运河的水质进行监控,提高大运河的水源质量。
禁止企业排放废水
大运河的水质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沿河的企业,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对大运河造成污染。所以,要禁止企业排放污水入河,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惩罚处理。
有限地旅游开发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搞开发和发展,大运河的旅游景点也相继出现。但是,在对大运河进行开发时,要合理有限地开发。
注意大运河的生态
大运河的生态系统是十分脆弱的,因为水质污染严重,而且人们也过度捕捞。所以,要关注大运河的生态环境。
行驶轮船使用清洁能源
在大运河河面上行驶的轮船,要尽可能使用新能源,清洁环保,不要对大运河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在大运河两岸植树
可以在大运河的两岸植种树木,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两岸土地留守,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京杭大运河的盛名?
南北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三、苏州运河文化遗产?
苏州是京杭大运河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大运河绕城而过。在运河文化遗产中,各类古桥占有非常大的篇幅,如彩虹桥,吴门桥和宝带桥;守卫大运河的关口也是很有特色的文化遗产,如雄伟的枫桥铁岭关;沿河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小镇集市也很有特色,如浒关,枫桥,横塘镇。历代文人骚客歌颂描写运河的文艺作品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大运河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成功申遗,意味着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我国政府为保护大运河遗产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