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历史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建院的五十多年历程中,一直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艺术研究院历来重视田野调查这一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从五十年代初的民族音乐全面普查到近几年的“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国家重点课题的田野工作,大量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以抢救、保护和传承。如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就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杨荫浏先生等在五十年代初期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得以抢救,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
二、非遗人19年走街串巷为传统文化续魂!传统文化,该通过什么形式保护?
中国历史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在这千年的流传中也夹杂着许多优秀文化的流失。中国文化一直在被时代所遗弃,大家也开始回想起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因为世界发展的过快,大家开始被更多的机器和智能所迷失双眼。虽然推陈更新是大家应该做到的,但保护我们历史中的非遗文化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该去努力的事情。毕竟一个国家的雄厚,还是要看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否丰富。
相信大家都认识一位非遗传承者王智 ,王智是通过直播的热潮向大家展示许多民间文化。王智 最开始在西安群众艺术馆工作,但是当时的艺术文化处于低迷时期。王智开始对当时的文艺工作产生迷茫,甚至已经打算转行去寻求别的办法。但王智 在参加一次韩国庆典时,体验了当地的祭祀活动。那一刻王智 才真正认识到,一个国家传统文化对这个国家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和信仰。
直到2002年王智 想要振兴国家的传统文化,回到国家后开始通过做媒体人去寻找中国传统“宝藏”。这一次的寻宝就让王智 直接寻找了19年之久,这更是在下乡期间体验了非常多的民风民俗。在这19年间王智 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不仅仅收录了2万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还为大家保留了非常多珍贵的影像,王智也逐渐成为年轻人最喜欢收看的。大家也通过王智的精彩讲解,了解到了许多中国传统民间老艺术。
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像王智 这样的人去进行宣传,很多年轻人从来没有见识过乡下的庙会和传统的手艺。只有保护的人多了,才能够让这些传统物件和影像留存下来。关注的人多了,也能够让这些传统手艺继续发扬下去。
应该是通过网络的形式来保护,比如你可以在网上发布一些视频,让大家能够看到他们也就会选择不再破坏。
对于一些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应该引起国家的重视,在民间挖掘并且通过国家承认的方式一直传承下去。
应该要去申请非遗物质文化,然后通过国家认证保护起来。
三、温州龙湾非遗文化
温州龙湾网讯 在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全区“非遗”普查硕果累累。我区英桥王氏入选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进东和倪以定获首批非遗项目传承人称号。同时,我区获得省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集体。
据悉,此次入选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英桥王氏祭祀从明嘉靖二十一年算起至今,尚有460多年之历史,于今年4月份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以保护研究传承。王进东和倪以定分别凭着多年来对永强撞歌与镶嵌漆画之回忆整理、辛勤钻研获得非遗传承人之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95项。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育区”战略,努力打造古堡文化、历史文化、抗倭文化品牌。政府和民间对历史文化保护之热情高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业余文物保护员组织、龙湾历史学会、张璁文化研究会、龙湾区收藏协会等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团体相继诞生。文物资源普查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2008年,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艺人”之普查要求,对“非遗”进行了地毯式之普查。经过一年多之努力,全区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18886条,制作了项目调查表1168条,如期超额完成了省、市落实我区之各项普查指标。2009年,我区文化主管部门被省文化厅评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集体。文物部门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维修了一批文保单位,并得到开发利用,如张璁祖祠、王瓒家庙、王瓒书院、汤和庙等先后开辟展览。同时,注重文物级别提升,2009年,将国安寺塔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璁祖祠、王瓒家庙、汤和庙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我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推荐申报和命名工作。全区“镶嵌漆画”等26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玻璃银光刻”、“拼字龙灯”等5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汤和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组织龙湾“玻璃银光刻”、“古建筑木雕”参加2009首届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浙江省第二届千村万镇种文化活动和温州市首届民间手工艺博览会,得到了省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领导之赞许。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推荐“汤和信俗”徐顺炜、“山歌”(温州撞歌)张德良、“张阁老传说”张立辉等3位被省文化厅认定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区省级传承人达到7人。积极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守望记忆”――龙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选粹》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