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曲的知识
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从昆山腔了解起就好了。。。
知道它的艺术特点什么的就OK了。
可以参照百度百科,我看了看,挺详细的
二、什么是昆曲
希望对你有帮助: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三、昆曲 名词解释
昆曲 [kūn qǔ]
基本释义
流行于中国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剧种,用昆腔演唱
详细释义
亦称“ 昆山曲 ”。即昆腔。
指昆剧。详该条。
四、昆曲的发源地在哪里?
昆曲,十四、十五世纪发源于江苏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该剧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明代昆山腔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正德、嘉靖年间清曲唱家魏良辅继承古来“以文化乐”的传统,改良昆山腔,采用中州韵系,依字声行腔,“调用水磨,拍捱冷板”,曲调细腻宛转。稍迟出现了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新作《玉玦记》、《鸣凤记》、《浣纱记》等,新腔始风行大江南北,成为领导性的戏曲声腔。明嘉靖到清干隆年间,前后两百多年为昆曲全盛时代,昆剧舞台艺术亦在清朝中叶发展成熟。此后花部兴起,以昆剧为代表的雅部逐渐退出舞台,然薪尽火传,其声腔和表演艺术深刻的影响了后来剧种,如京剧;民间曲社唱曲活动也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保存曲唱规范的主力。
昆腔剧本之丰富,在各剧种中首屈一指。舞台艺术以折子戏为特色,讲究口传心授,民国时期苏州昆剧传习所的“传”字辈学员尚可演出四百多出折子戏。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艺随人走,今天昆剧传统剧目的数量急剧减少,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昆曲名剧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最有名的折子是游园,惊梦。
琵琶记,
绣襦记
浣纱记
玉簪记
长生殿
西楼记
南西厢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