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从逆时针方向走:由古镇中部的叶家弄进入,入西街右转,经“根雕馆(1)、瓦当馆(2)、薛宅钮扣馆(3)”;---到双桥处,直走过安境桥右转,在烧香港,游“倪居(4)、圣庙(5)、木雕馆(6)”;---延西塘港东边古街北上,过狮子桥,可见“黄酒馆(7)”;---沿细长的烟雨长廊,经送子来凤桥,一直往西,来到“醉园(8)、七老爷庙(9)”;---返回环秀桥,右转进“种福堂(10)”;沿西街往东,最终游览“西园(11)”。就先介绍这些吧,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路线及安排的话,可以上响应网搜搜一大把。
1、鸣鹤古镇
2、杭州湾跨海大桥
3、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4、达蓬山环湖乐园
5、上林湖越窑遗址
6、方家河头村
7、方特东方神画
8、慈溪峙山公园
9、宁波大桥生态农庄旅游区
推荐理由:设施完备的生态农庄,不仅可以垂钓还可以体验农家乐
10、五磊山风景区
还有167条相关问答,更多慈溪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二、慈溪跨年哪里好玩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等。
慈溪的景点很多,跨年可以去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游玩,虞氏旧宅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系近代宁波帮代表人物虞洽卿,在上海经商发迹后回家乡营造的中西合璧庭院,规模宏大,除此之外还有五磊山景区、上林湖等景区。
慈溪,浙江省宁波市辖县级市,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下辖5个街道、14个镇。
三、慈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杜白二湖
杜湖、白洋湖相距仅200米之遥,杜湖在东,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姊妹湖”。
杜湖: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砖木结构的晚
慈溪旅游景点照片(11张)
清建筑;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遗址,是唐初名臣、书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国公袁韶也安葬于此。
白洋湖:湖西山麓规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着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长郑侠虎、宁绍台农协特派员沈邦祺及沈一飞等近百名烈士。与烈士陵园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侨商吴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吴公小传及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距吴锦堂墓的不远处,便是修复一新的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48]
五磊寺
五磊寺位于杜湖东侧,和金仙寺上下对应。五磊寺有浙东第一古寺之称。
五磊寺名胜古迹较多,寺门前有一水池,取名“真明池”,碧水从东面的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后又经小渠流到月亮湖,常年不枯竭。池水清洌甜爽。池旁有赤松五棵,作为五磊寺的香木,为后世传人所栽。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五磊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丽章佳句。到20世纪30年代初,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曾在此驻足,创设“南山律学院”,后因分歧未果。但五磊寺还是因此成了宁波一带天台宗的发源地。[49]
栲栳山
栲栳山又名仙居山。栲栳山有东西两峰,东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
站在这岗顶上,游客再看,东峰上有仙居寺遗址,西峰上有清波院遗迹。
它们都是魏晋遗迹。这里还有莫子纯读书处和宋代摩涯石刻等。
虞氏旧宅
慈溪虞氏旧宅已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氏旧宅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系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私宅,通面阔59米,通进深94米,共由五进房屋组成。[50]
虞氏旧宅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
达蓬山
达蓬山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境内,海拔422公尺,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9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第五次出巡。也许是前四次出巡没有到达蓬莱仙境的缘故,这第五次他便不再从沿海进发,而是“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最后来到达蓬山。相传在秦始皇没有到来之前,达蓬山的原名叫香山,因山上多香草而得名。达蓬山的北面,亦即329国道线以北大片土地,当时还是潮汐涨落的海涂。秦始皇到了以后,就命方士徐福在山头巨石上设坛祈祷,这便是有名的“千人坛”。祭祀之后,秦始皇便命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渡海东去,寻求长生不老之药。[51]
鸣鹤古镇
鸣鹤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元、明、清、民国一直称鸣鹤乡,1950年改制为鸣鹤镇。老街长一里,古风犹存,店铺民居枕河而筑,河上有七座古石桥,其中陡塘,运河、沙滩桥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鸣鹤文物古迹较多。2000年2月公布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52]
卫山镇峰塔
卫山位于观海卫镇老城的北部,这座高120米的小山原名浪港山。之所以有如此之名,原因有二:一是此山当年在海浪中沉浮,只露出尖尖的山峰;二是在山的北面原是汪洋一片,汹涌的海潮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山南的村落,而小山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人们把这小山比成为海浪的栖息之地。卫山一名,到了明代初才被冠之。
明嘉靖年间,镇峰塔由原木塔换成石塔。清乾隆年间,塔被飓风所毁。到嘉庆二年(1797),该塔得以修复,直至“文革”时被毁。1995年,该塔以原样重建,塔高15米,6面7层,由切方石垒成。[53]
卫山烽火台
卫山上有几个乳峰般挺立的烽火台,暗示着这里曾是一处海防要塞重地。
在卫山最东首的一个山峰上,有一门1000公斤重的大古炮,炮口直指昔日倭寇来犯方向。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来到卫山,在卫山的北面安兵扎营,至今仍有营房、校场等遗迹和众多的抗倭传说。[54-55]
峙山公园
位于慈溪城区之南的华屿山,由西北向东南蜿蜒,并断而复起,双峰雄峙争高,因名峙山。晋时,依山建寺为保安院,唐朝诗人罗隐曾于此苦读,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扩建为上下院,更名为如意讲寺,山遂称为峙山。1987年,政府辟为公园,作为市民休憩场所。[56]
徐福庙遗址
徐福庙建在达蓬山东麓的凤浦岙徐家村,庙中塑有徐福像,上挂着一块一米长、半米宽的黑底金字匾,上书“徐福之福”,可惜金字匾已被毁。[57]
金仙禅寺
坐落于鸣鹤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素有“以山而兼湖之胜”的美誉。
金仙寺背靠禹王山,南临白洋湖。初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5),原名精进庵。宋治平年间(1064),赐额金仙寺,寺院几经毁建,原有静观楼、望湖楼、鸥飞阁等名胜和宋代书法家米芾字碑及元朝高僧昙噩的书碑记,至明清已闻名于南方禅林。近代曾有太虚、谛闲、芝峰、弘一、静权、静安、大醒等高僧,先后驻锡于此。名僧亦幻、月西曾任住持,1933年任住持的芝峰法师,曾在此成立“白湖讲舍”,创办《人海灯》周刊,一时冷落多年的金仙寺万方云集,人声鼎沸。据史载,弘一法师也曾4次云游金仙寺,他的《清凉歌集》、《华严集联三百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