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构造湖?

万里旅行网 2023-02-06 19:45 编辑:yyns 301阅读

一、什么是构造湖?

构造湖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所造成的洼陷,积水而成的湖。特点是湖泊的形状狭长,湖岸平直、湖坡陡峻,深度较大。

湖泊是大陆上比较宽广的洼地,终年蓄积着停滞或流动缓慢的水体。湖泊在我国各地称谓不一,一般有陂、池、海、沧、荡、浜、泊、错、诺尔等。湖泊与河流比较,湖泊由于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因此湖水运动主要靠风力。湖泊四周受陆地包围,不与海洋直接发生联系,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对湖泊的个性特征和发育演变有深刻的影响。尽管陆地上的湖泊复杂多样,然而在相似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常呈现许多共性。

陆地表面因地壳位移所产生的构造凹地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征是坡陡、水深、长度大于宽度,呈长条形。按地壳运动的性质分为褶皱湖和断层湖两大类。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苏联的贝加尔湖即为断层作用所致,长750公里,宽85公里,最大水深达1620米。世界上构造湖群最集中的地区是东非大裂谷,坦噶尼喀湖(深1435米)和马拉维湖(深706米)均位于此。中国主要的构造湖是云南省的滇池和洱海。

中国的洱海、青海湖及东非断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等都是构造湖。其中地堑型构造湖更为多见,它的特征是湖泊平面形态比较简单,湖岸线比较平直,一般面积和深度较大。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构造湖,在伴随地壳构造运动的过程中,湖底可相对于湖岸发生间歇性下陷,并于湖岸发育有湖岸阶地。湖岸阶地面之间的高度可大致代表构造湖每次下陷的幅度。发育在今大型活动断裂带内的一些构造湖与地震活动有较密切的联系。如贝加尔湖发育于贝加尔裂谷系中。

构造湖分类

构造湖可以分为:对称断陷湖或称地堑湖;不对称断陷湖或称半地堑湖;对称凹陷湖;不对称凹陷湖。也可以按地壳运动的性质分为褶皱湖和断层湖两大类。

构造湖的形成原因

1、大地表面,它可能是高山高原,也许是丘陵、平原。

2、地面发生断裂,沿断裂方向出现坳陷。

3、坳陷处逐渐储水,形成湖泊。

4、以云南抚仙湖为例,抚仙湖是晚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断陷盆地,积水成湖泊。

湖泊不仅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还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人类开发湖泊可以使其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及发电等综合经济效益。因此,人类应该保护好湖泊,让这一颗颗“宝石”永远璀璨。

二、行测言语理解中的一道真题,中公跟华图却给了不同的答案,大神,你选哪个?

你好

如果是我选 我会选最后一个选项 理由如下

1. 这段话的中心词是湿地 反复多次提到 所以要找个选项中有这个词语表述的

2. 从这段话的结构来看 湿地的名词解释-湿地的作用-举例说明-人为隔离了它 总之是围绕着湿地来服务的 至于最后的人为破坏是一小部分陈述

3. 从语义上看 先理论上说湿地的作用 再举例子说它的确有用 最后说它被人为破坏 那么自然而然地想表明 要发挥湿地的作用 就是四选项

4. 相比之下 三选项有些“想远了”“想多了”即我们会先想到四选项的表述 然后才延伸着想到三的表述 那么当然要选“近一点”的了

以上是我的想法 不敢说一定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个字一个字敲的~

三、湖州市的湖叫什么?

太湖

湖州市,浙江省下辖地级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太湖,是我国的著名湖泊,位于我国最繁华的江南之地,地处江苏、浙江两省之间,环太湖的城市有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湖州等市,其中浙江湖州之名就因太湖而得名。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湖水面积2338㎞²,湖面形仪西突的新月,西南部湖岸平滑呈圆弧形,东北部湖岸曲折多湖湾、山甲角。湖泊长68公里,最大宽度56公里。因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一些岛屿分别与东、西庭山连体,近岸的则与湖岸相连成半岛,现尚存大小岛屿48座,以西洞庭山面积最大,为75㎞²。

太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江苏省最大湖泊,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湖区南缘位于江浙两省的分界线上,湖泊面积2338㎞²,一般湖底高程1.10米左右。多年平均水位3米左右,湖容积48.7亿立方米。在水位4米时,湖容积73亿立方米。

四、季风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在一个范围内风向随()而()。浙江省夏季盛行吹()季风。

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在一个范围内风向随(季节)而(显著变化)。浙江省夏季盛行吹(东南)季风。

五、太湖的相关介绍

[编辑本段]太湖简介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古称震泽、具区、笠泽。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公尺。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洩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馀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1]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洞庭西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柑橘等。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进行统一规画,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编辑本段]生态特征

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未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6种,隶属15目24科,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有54种。

[编辑本段]形态描述

为太湖流域第一大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又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湖岸形态,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以湖岸计算的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太湖中现有51个岛屿,总面积89.7平方公里。因此太湖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总线405公里。平均水深1.89米,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的地势是由东向西倾斜,湖盆形态呈浅碟形。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km2,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太湖位于富饶的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区域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太湖水域面积约为3159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1982年,太湖以江苏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