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非常严重,看看夏天的河湖里面的蓝藻就知道了。目前没有太好的治理措施,人工打捞和加药。人工打捞来不及,工作量很大,加药又会产生二次污染,投资也大。只有一个办法——长期治理,特别是限制污水的排放,再每年打捞一些蓝藻,有条件的小湖可以清一下淤泥。别的就没什么有效措施了。我们国家欠了太多的历史账了,这是个难题啊。
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什么
天然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这种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 这些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 污水中的氮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类,前者是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后者则指氨氮、亚硝酸态氮,它们中大部分直接来自污水,但也有一部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作用而形成的.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如人体排泄含有一定数量的氮,使用含磷洗涤剂,含有大量的磷等.另外如磷灰石、硝石、鸟粪层的开采、化肥的大量使用,也是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的来源. 一般来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为20毫克/立方米和300毫克/立方米,就可以认为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不是水中营养物的浓度,而是连续不断地流入水体中的营养盐的负荷量,因此不能完全根据水中营养盐浓度来判定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水体中营养物的极限负荷量有两种表示方法: 单位体积负荷量:克/(立方米.年) 单位面积负荷量:克/(平方米.年) 据研究,如进入水体中的磷大部分以生物代谢的方式流入时,则贫营养湖与富营养湖之间的临界负荷量是:总磷为0.0.5克/(平方米.年),总氮为5~10克/(平方米.年).总之,对发生富营养化作用来说,磷的作用远远大于氮的作用,磷的含量不很高时就可以引起富营养化. 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中,湖泊会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又发展为沼泽地和干地,但这一历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自然条件下需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由于水体污染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将大大促进这一过程.如果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大量而连续地进入湖泊、水库及海湾等缓流水体,将促进各种水生生物的活性,刺激它们异常繁殖(主要是藻类),这样就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1)藻类在水体中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使鱼类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衰死藻类将沉积塘底. (2)藻类种类逐渐减少,并由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而蓝藻有不少种有胶质膜,不适于作鱼饵料,而其中有一些种属是有毒的. (3)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的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
三、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
氮磷两种物质是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元素.
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就要从控制这两种元素做起
1、减少向水体的排污量,争取污水处理后多回用,少排放
2、控制排污部分这两种元素的浓度,要加强加深处理污水后排放
不知道这样讲够不够。
四、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控制因素
主要原因是大量化肥的使用 ,以及含有磷元素的洗衣粉,这些含有氮、磷元素进入水中,就会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