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克拉科夫维利奇卡盐矿是世界最高等级的文化遗产吗

万里旅行网 2023-01-22 01:50 编辑:yyns 143阅读

一、波兰克拉科夫维利奇卡盐矿是世界最高等级的文化遗产吗

波兰的克拉科夫维利奇卡盐矿早在1978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波兰于1976年6月29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76-1978,2013-2017。截止2014年6月25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波兰共计拥有14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13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乌克兰共有,1项与白俄罗斯共有,1项与德国共有。遗产数量名列世界第19位。

1.克拉科夫历史中心(1978年,世界文化遗产)

2.维利奇卡和博赫尼亚皇家盐矿(1978年,2013年扩展范围,世界文化遗产)

3.奥斯威辛-比克瑙德国纳粹集中和灭绝营(1940-1945)(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4.别洛韦日斯卡亚原始森林/比亚沃维耶扎森林:波兰的比亚沃维耶扎森林(1979年,2014年扩大范围)-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斯卡亚原始森林(1992年)(1979年,1992年、2014年扩大范围,与白俄罗斯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5.华沙历史中心(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6.扎莫希奇老城(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

7.马尔堡的条顿骑士团城堡(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8.托伦的中世纪城镇(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9.卡尔瓦里亚-泽布日多夫斯卡:风格主义建筑及园林景观建筑群和朝圣公园(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10.亚沃尔和希维德尼察的和平教堂(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11.南部小波兰的木教堂群(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12.马斯科夫公园/马扎科夫斯基公园(2004年,与德国共有,世界文化遗产)

13.弗罗茨瓦夫的百年厅(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14.波兰和乌克兰的喀尔巴阡地区木质教堂(2013年,与乌克兰共有,世界文化遗产)

二、维耶利奇卡盐矿的介绍

维利奇卡盐矿位于波兰南部克拉科夫附近,13世纪末以来,它一直是重要的岩盐来源。该矿是由总长达300公里的许多地下通道组成的,向游客参观开放的仅为10公里。它们连接着2000多个挖掘而成的洞室,这些洞室遍布在地下9-327米之间。内有教堂、地下湖泊。1978年,维利奇卡盐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

三、波兰为什么叫天主之矛?

波兰得名天主之矛或欧洲之盾主要是因为其险恶的地理环境,迫使波兰与北,南,东三个方向的异教徒发生防御战争。最早自然是抗击蒙古人,蒙古西征在欧洲的扩张止步于波兰,一方面是因为波兰本身拼死抵抗,再者也是到达了蒙古人的扩张极限。

波兰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公元1025年建立波兰王国。1569年与立陶宛大公国共同组建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强国之一。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并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中亡国。拿破仑战争期间在法国的扶持下短暂复国,建立华沙大公国。拿破仑・波拿巴战败后,再次被俄普奥瓜分。

旅游

气候宜人的波罗的海港湾,风景旖旎的喀尔巴阡山区,巧夺天工的维利奇卡盐矿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这里的人懂得森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角,因此他们爱林如命。波兰的森林面积为889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近30%。初到波兰的人,常常会被这诗情画意般的绿色世界所陶醉。旅游业已成为波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城市有罗兹、波兹南、克拉科夫、什切青、格但斯克等。

国内许多景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如维利奇卡盐矿、奥斯威辛集中营及比亚沃韦扎森林等。此外,波兰还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人文环境著称。闻名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以及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哥白尼均出生于波兰,而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音乐界的一大盛事,被誉为世界最具权威的钢琴比赛之一。

四、请问谁能告诉我这是哪呀?

这是奥地利小镇哈尔斯塔特。

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2005年12月有923名居民,直至2015年已有1221名居民。哈尔施塔特的“Hall”可能源自于古克尔特语的“盐”,得名于村庄附近的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致富。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

中文名称

哈尔施塔特

外文名称

Hallstatt

别名

最古老的盐城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

风光名胜

哈尔施塔特湖

哈尔施塔特气候温暖,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

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人间天堂。住在临湖的庭院旅馆,推窗见湖,遥望湖上泛起清烟,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古墓遗迹

这里曾被发现有大量的史前古墓遗迹―――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著名的哈尔施塔特史前文明古迹了。整个遗迹位于盐山谷地出口处,高于Hallstaett湖约450米。 在古墓发掘地最古老的墓穴是公元前800年,其中出土了铜或铁质的砍刀,还有被称之为Hallstatt的剑,以及众多铜质陪葬物。较年轻的发掘层中装饰物更多。最有价值是一具在盐矿中发掘的一具保持完整的古尸被称为“盐中人”,又一次证明了欧洲的古老文明。

达克斯坦冰洞

阿尔卑斯山中的传奇就是千年不化的达克斯坦冰洞,更有厚达25厘米的冰壁,让人叹为观止。冬天则可以拿着火把踏着雪路来到洞口,进入其中聆听奇妙的水声、探询湖水的声源。头顶上点滴如钟乳石笋,在蜿蜒的溶洞漫游,又是另一番的体验。

木屋小镇

哈尔施塔特湖清澈透底,在高山峡谷之中,像一条宽阔的绿色绸带。一排排临湖而建的木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木屋与中国江南民居非常相似,但墙壁、窗户、阳台等都采用木头做材料。为了不同于别家,每家每户还会在屋形、色彩上表现自己的风格。由于处于湖边,每户人家还在临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专门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作为交通工具。

上了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居民似乎个个都是艺术家。每户人家的木门全打开着,里面展示并出售他们自制的各种手工艺品:麻线编的装饰品、民族娃娃、各种陶制品……当然,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要数木雕艺术品了,有可爱的动物卡通造型,也有现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还有名人的雕像等。

走在狭长的小镇上,还能时不时看到各种各样的木头路标。在一个路口,一块木牌上刻有三个箭头,上面写着路的名称;一家旅馆在附近的墙上挂着一个男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木牌作为路标;一家饭店索性在外墙装饰着木头做的鱼头,告诉游人千万别错过美味;而学校、公司等也都有各种木头标牌。

小镇居民爱木头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家每户门口还堆着劈好的木条,码头、车站也都用木头建造,教堂选用木雕装饰,还有各种木工学校。

世界遗产

哈尔施塔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文物十分珍贵,包括从原来的盐矿挖掘出的衣服及采盐工具、铁器时代的生活用具以及最早的蒸汽船模型等。

盐业历史

哈尔施塔特所在的萨尔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是德语“Salz”(盐)和“Kammergut”(皇家领地)的组合,指的是该地区特劳恩湖(Traunsee)和哈尔施塔特盐矿区的原中世纪皇家领地。

哈尔施塔特镇

“Hallstatt”的意思即“铁器时代早期”,人们在哈尔施塔特发掘出了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证明早在2500年以前这里就存在着相当发达的文化,同时确定此处为欧洲铁器时代的发祥地。

这座小镇以盐矿著称,有“盐矿宝地”之称,从公元前900年起,哈尔施塔特就开始开采盐矿了,至今还有一个盐矿在运作并对游人开放。

盐矿业的发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为维也纳的皇室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这里优美的环境和发达的经济还吸引了众多浪漫的画家、艺术家、诗人和作曲家,从而留下了大量优质的建筑和艺术品遗迹,小镇中心公元748年建立的天主教堂和1320年建立的耶稣教堂及诸多博物馆都是其中的经典代表。

特色风俗

骸骨教堂

哈尔施塔特人有一个怪风俗, 由于小镇依山傍湖,土贵如金,所以埋葬方式很是特别。据当地人说,所有逝去的人在埋葬10年后骸骨都将被移出坟墓,放到山上洞穴中的骸骨馆,日久天长,这里堆积了骸骨,到骸骨教堂可以亲见这些独特的场景。

为了区别,有的头骨上贴标签,有的绘上装饰纹样。据了解,这样的做法已有1600余年历史。著名的骸骨教堂有圣米高教堂和耶稣教堂。小镇的半山上,有个仿佛从山腰平台上伸展出来的墓地,各种植物的衬照间,竖立着一个个木头的墓碑,刻有各样艺术造型,墓地的美丽和艺术性实在罕见。

木头传奇

哈尔施塔特人的“爱好”,在狭长的小镇上,随处可见木头制品,用木头做木牌为游人指引方向;用木头做路标告诉你前面正是梦中的旅馆,其他的建筑物上的木头雕饰也不少见。哈尔施塔特人仿佛个个是艺术家,可以用木头雕出美丽的饰品。

哈尔施塔特人喜欢木头是有缘由的。据传,几千年前, 哈尔施塔特人就在此开采山盐。盐矿工人每天要从山脚爬上几百米高的山峰,再下滑到深深的盐矿底部去工作。

而保护他们安全的就是“木滑道”。在小镇的广场上,背着一个大木盐桶的盐矿工人雕像,似乎告诉游客有关木头和盐的传奇。

哈尔施塔特(Hallstatt)

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

挪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