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帝尧陵文化旅游风景区
菏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厚,除了“曹州牡丹甲天下”之外,而其人文资源显得尤为厚重。游览菏泽境内著名景点,诸如尧王墓、孙膑故里、秦王避暑洞、永丰塔、宋江故里、观音寺塔、单县牌坊以及位于定陶县城北6公里处的仿山古墓群等,都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曹州牡丹园:由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事处的赵楼、李集、何楼和毛胡同4个村的牡丹园连缀而成,因菏泽古称曹州,故名。全园面积80公顷,是目前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园,拥有新老品种3类6型8大色达480多个。每年4月22日至28日被定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常有上百万的国内外游人慕名前来赏花。而蒲松龄先生所著《聊斋》中的《葛巾》篇,即以牡丹名贵品种“葛巾紫”之名,塑造了善良多情的花仙葛巾娘子。 牡丹园南北两座牌楼式大门门楣均高悬舒同先生书写的“曹州牡丹园”五个大字。花园分东、西、北三个观赏区。观花楼前,有溥杰先生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大师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另有牡丹仙子的塑像。每年谷雨前后园内花海一片,登楼举目四望,五颜六色的牡丹花犹如彩浪奔涌,但见:红牡丹艳若蒸霞,粉牡丹色香兼备,白牡丹清纯高雅,黄牡丹姿色绝伦,绿牡丹色奇出众,紫牡丹雍容华贵,蓝牡丹姿容清香,黑牡丹墨中透红。徜徉在华丽高贵的万花丛中,使人想起当年百花均摧眉折腰,独有牡丹坚贞不屈、宁可被贬也不向权贵低头的高贵和它众多美丽而神秘的传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附近还有百花园、古今园与之相呼应,倍受国内外游人喜爱。每逢牡丹节期间,游人如潮,盛况空前。 曹州书画院:位于菏泽城区广福南街西侧,建于1985年,占地1.6公顷,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为菏泽书画研究、收藏、展览活动的中心。书画院建筑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园林风格,建有展厅、创作楼、晃媚版画艺术陈列馆、赵登禹纪念馆、曹州书画家作品陈列馆、曹州碑廊和艺苑宾舍等,收藏作品近2000幅。院内曹州碑林有碑刻400余块,碑文作品以当代全国著名书法家的墨迹为主。画院西南、东墙内侧建有碑廊,全长160米。画院内还建有亭台、假山、喷泉及各种花卉,景观幽雅。 尧王墓:位于鄄城县城南7公里处富春乡赵千庄村南谷林寺,又名尧陵。 尧约生活在公元前22世纪,乃轩辕黄帝之玄孙,德能兼备。他身为部落联盟首领,不自恃且恭勤节俭,禅位于贤而不传于子,更令世人敬佩。《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1935年黄河决口,已毁。陵前现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书“祭文”碑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淄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各一块。碑前有享殿、东西朝房、东西更衣亭、大门、牌坊、圣母殿等建筑。院内另有石碑数块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尧母庆都陵,西350米有尧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黄河金堤,北临箕山河。而现在却仅存墓、碑、龟#及柏等稀物。 孙膑故里:孙膑,字伯灵,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曾与庞涓同师鬼谷子王栩学兵法,后在魏国受庞涓陷害被割去膑骨,由齐使救出,并被齐威王拜为军师,数助齐帅田忌败魏军。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于桂陵截击并大败庞涓,创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光辉战例。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343年)于马陵诱歼魏军,杀死其统帅庞涓,此即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他主张“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强调“内得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孙膑晚年退隐鄄邑孙家花园,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策,著有《孙膑兵法》89卷,图4卷。 另在孙老家村有孙膑家祠和孙膑纪念馆。家祠内塑有孙膑彩像一尊,而纪念馆中的膑公纪念碑及当代百余位将军题写之碑林亦颇具风采。 秦王避暑洞:位于巨野县金山南坡。因洞内冬暖夏凉,又名清凉洞。有诗赞曰:“六月入得避暑洞,清凉如水世间无”。据考为汉代昌邑王刘贺之废冢。另据史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为帝前曾在此歇兵避暑,故名“秦王避暑洞”。它开凿于西汉中期,劈山凿成,宫道长100余米,东西宽5.33米,高5米,两壁平滑,上刻“清凉洞记”、“秦王洞壁记”、“大明禅院记”及历代官吏文人的题咏诗文,内有唐代石雕佛像。秦洞背风朝阳,晨雾暮霭常穿射而入,使洞内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故称秦洞云霞。 山南麓红土山有禹梁山汉墓,乃西汉中期王侯墓葬,东西长70米,南北宽近5米,出土随葬品1051件,其中兵器、玉器、宝剑数量之多实为罕见,现均存于县文化馆中。 永丰馆:位于巨野县城东南角,始建于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至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才建成。塔为砖石结构,高30米,为七级八角四门楼阁式,上层周长36米,下层周长44米,塔尖为圆型亭式砖木结构,高1.85米,青瓦覆盖。地面上现存5层,底部2层已淤于地下。永丰塔已有千余年历史,历经洪水、地震,仍完好无损。清晨登塔眺望,东面山色蒙蒙,霞光绚丽,北有文庙大成殿,雄伟壮观。永丰塔附近还有荷塔、石桥与之交相辉映,景色甚美。 宋江故里:郓城是《水浒》英雄的故乡,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依据名著《水浒》的旅游资源丰富,如宋江故里宋家村,晃盖故里东溪村,吴用老家车市,智取生辰纲之地黄泥岗等都分布在郓城。 宋江,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郓城水堡宋家村人。其少有帅才,勇猛强悍,仗义疏财,扶弱抑强。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联合36人率众起义,活动于山东、河北一带,经历十郡,官军数万莫敢抗拒,曾在梁山泊设营扎寨。一生深明大义,知人善任,一身正气,深受士卒及百姓拥戴,为后人所敬仰。1985年,宋江武校于郓城建成,现名为宋江武术院。目前该院有42个文武结合班,学员5000余人, 先后参加国家级庆典演出58次,备受国内外各界赞誉,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900多枚,是郓城一颗耀眼的明珠。 观音寺塔:位于郓城县文物管理处大门内水塘中。该塔因建于观音寺(已毁)内,故名。塔原有7层,建于五代·唐长兴二年(公元923-936年),故又称唐塔。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结构,因黄河数度决口而淤积,现地面上仅存四级,高约32米,底周长44米。塔因年久失修及地震损害,至清末时,顶部倒塌,呈官帽状,人称之荒塔或幞头塔。1993年,塔经重新整修复原,并辟为公园。观音寺塔有许多美丽传说和奇怪的现象。 传说此塔乃玉帝赐于李靖用以降其子哪吒的宝塔,后父子和好,托塔天王李靖挥剑将宝塔断为三截,塔基落入郓城,塔身降至巨野(永丰塔),塔顶飘至汶上(太子灵踪塔),故三县之塔如出一辙却只有汶上塔细而有刹,另二塔则无。 单县牌坊:单县古城,因其历史上牌坊多而精闻名天下,均为节孝坊,全石结构,四柱三间,斗拱重檐,构筑精巧,气势巍峨,平面为“一”字形,四柱和额枋上雕刻精美,或云龙缠绕,或鹤凤翱翔,或八仙庆寿,或二十四孝等。其中,百狮坊和百寿坊以其雄伟的气势鹤立于牌坊之林,两坊结构精巧,宏伟壮观,雕刻精细,玲珑剔透,主次分明,繁而不乱,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 百寿坊俗称朱家牌坊,位于单县城内胜利北街,乃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个不同书体的“寿”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鱼子状石灰岩构成,通高13米、宽8米,四柱三间三层楼阁式建筑。其独特之处是:坊座雕有8头矫健雄狮昂首远望,8条出水蛟龙绕柱回舞,额枋上饰满盛开牡丹,与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5只透雕仙鹤、次间上额枋浮雕的相对翱翔之鸾凤构成了具有无穷魅力之艺术佳作,寓意“福寿万年”、“富贵无媲”或“喜上眉梢”。 而百狮坊则俗称张家牌坊,被誉为“天下第一坊”,位于牌坊街中段。因其夹柱精雕一百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得名,寓有“百事(狮)如意,百世(狮)多寿(兽)”之意。乃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全石结构,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间单檐,次间正檐,歇山顶,全部石砌。坊座八根夹柱透雕群狮八组,大狮子狞猛峥嵘,小狮子环绕戏耍。每根夹柱前、左、右三面均浮雕松狮图。四柱和枋额上透雕云龙,其它部位也透雕加浮雕云龙旋舞,珍禽异兽、花卉图案。 仿山古曹国墓群:位于定陶县城北6公里处,系周代(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221年)曹国国君墓地,因其突兀如山,故名。墓群分东西两山,东山乃自周武王之弟曹国国君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墓葬地。至汉代又有多名官宦葬于此地,形成下部周墓,上部为汉墓,占地3.82公顷。隋代开始建庙立碑,渐渐形成苍松翠柏覆盖,庙宇楼阁耸立之游览胜地,20世纪60年代间曾被毁,现已修建恢复庙宇殿阁并建仿山湖及仿山公园。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菏泽市城区赵王河畔。它是在杨得志、段君毅、赵健民等老同志的倡导和组织下,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共同筹资,菏泽社会各界大力奉献,并得到国家和贵州省资助而兴建的一座大型跨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于1998年4月奠基,2000年5月建成开馆。占地198亩,建筑面积11700余平方米,总投资4000余万元,集展厅、画馆、广场建设于一体。主体建筑由展厅和全景画馆组成。展厅分为序厅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儿女四个大厅,全面而又系统地反映了三、四十年代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进的革命精神。画馆内全景画面高17米,周长123米,绘画、地面塑形和灯光音响相互交融,堪称国内一流。它真实地再现了1947年夏,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刘邓大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强渡黄河,打响鲁西南战役的第一仗——郓城战斗的壮观场面。广场内绿化面积54000平方米,栽种高档树木60余种20000余棵,设有多处意境丰富的景点,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又是人们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
2. 尧帝故居景区
尧帝是上古五帝之一,千古传颂的圣贤名主。赤县神州,皆称尧邦;中华儿女,都以炎黄子孙而自豪。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其故里又在哪里?因当时尚无文字,又因年久代远,当时的遗物也大多无存,一些古书又记载不详,上述之谜颇费考证。但就目前仅存的遗迹、旧址、史书、与传说相互参校,河北省顺平县,实为尧帝的出生地。
顺平县城西 20 里,有山名伊祁山,《太平环宇记》载:“尧住此山,后因作姓”。这与《史记·索引》中“尧,谥也,放勋名,姓伊祁”的说法是一致的。《古今地名大词典》“伊祁山”条注云:“在直隶完县( 今顺平县) 西,为尧母庆都所居。”清代学者陶宗仪在他所著《说郛》一书中亦说:“陈锋氏与赤龙合,生尧于伊祁。”元代翰林院侍读学士、昭信馆大学士、冀国公郝经在重修尧帝庙碑文中曾说:“中山之永平 ( 今顺平县 ),帝之所生,故有庙焉!而今则弗存。按《地志》,伊祁山尧母所居。今中山永平之西,水出伊祁口,越蒲阴为祁水,而州曰祁。永平之南有故城曰尧城,故有庙有碑,言尧生于此。永平之南有县曰庆都而无山。永平之西有县曰唐,有碑言,尧初封,唐县其故国也,有水出于常山之西,曰唐水,东合于祁水,以是徽之盖尧生于此,始受封焉。”
清代赵廷辅在《尧庙颂》中写道:“大哉尧,生伊祁,长庆都,帝平阳。”
南京大学历史系刘毓璜教授等人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词典 )(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 远古部分,“尧”条下注,“原居冀方 ( 今河北唐县一带 )后徙晋阳(今山西太原)”伊祁山与今属唐县的固城村只一溪之隔,古代区域划分本不确切,何况远古?将固城和伊祁山隔为二县的这条溪涧名叫龙母险。这个名称也和尧有关,险,有阻隔义。龙母,尧所在部落为赤龙图腾,尧母自然成了龙母,帝尧母子经常在这一带汲水、洗衣,溪名龙母险就是理所当然了。
伊祁山之西有村名坛山,是后人祭祀帝尧的处所,原有祭坛,故名。今已不存。顺平县在春秋时称”逆畤邑“。古代帝王祭天地和五帝的固定处所。顺平古称”逆”绝对不是单纯地名的巧合,而是以其为尧的出生地而自然成为后代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场所,只是到了战国置县后才改曲逆。
伊祁山又名太子庵,因帝尧出生于此而得名。太子者,帝王子的通称,尧父帝喾高辛氏,贵为天子,其子被人们尊称太子是情理中的事。庵者,圆顶之茅屋。或因伊祁山之形似一圆顶茅屋,或因尧曾于山顶结茅而居名之。
顺平县南与望都毗邻。《帝王世纪》曰:“南有望都山,即尧母庆都所居”。望都山一名都山,一名孤山,今属唐县。尧封唐侯后,其母便移居都山,尧思念母亲常登上伊祁山,故《汉书·地理志》云:“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望都山,故以为名”。望都县名即以此而得。
望都县早期名庆都县,清初时仍名庆都县。《望都志》记载:“至乾隆八年十月十日,高宗巡幸五台而归,晓以庆都县谕“朕自正定回銮固城,祁水之间,有县与尧母同名。虽述古之义也,触目蜘躇,于意弗安,其易之,仍为望都。钦此!”按:伊祁山与都山相距仅7.5公里。
综上所述,考古发现,前人考证,地理位置,地名资料,今人论述,民间传说都把尧的出生地集于顺平,必非偶然。
3. 帝尧陵在哪里
临汾位于晋南,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见长,文物古迹遍布全市范围。雄伟壮观的“古帝尧庙”寄托着人们对于先祖的无限追思;广胜寺有描绘纷纷嚷嚷无尽尘世故事的古老壁画;洪洞大槐树是寻找故里的地方;壮观的壶口瀑布悬注滢旋,气势磅礴,是九曲黄河最浓重的一笔。
临汾旅游口号:
1、文明古尧都,魅力新临汾。
2、尧都临汾,鼓舞华夏。
3、黄河魂,华夏根;古尧都,新临汾。
4、千年古平阳,魅力新临汾。
5、临汾——中国开“史”的地方。
临汾东枕太岳余支,西依吕梁山脉,中部是广阔的河谷平原,这就是临汾——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
临汾主要旅游景点:
尧庙、帝尧陵、尧山森林公园、平阳鼓楼、大云寺、三合牡丹、广胜寺、华门、荀子文化园、丁村文化、克难坡、陶寺遗址、娲皇庙、关帝庙、师家沟民居、金代砖墓、雁塔、薛家大院、真人祠、大槐树、毛泽东旧居、剪桐封国、东岳庙、四十里山、龙澍峪、普净寺、段云书艺院、星海温泉、观日亭、曲村遗址、结义庙、马头关、蔺相如故里、壶口瀑布、延庆观、晋国遗址、清微观、老君洞、文庙大成殿、海东摩崖、姑射山、彭真故居、五鹿山、小西天、皇天后土庙、苏三监狱、水神庙、霍州鼓楼、观音寺、永和关、景明旅游区、元代戏台、龙子祠、麻衣寺四圣宫、历山舜王坪。
4. 中华帝尧陵风景区
成阳县,海拨在50.8米左右。《史记》作城阳,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胡集镇。
帝尧都成阳。西周为郕国都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成阳侯国,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始设成阳县,属济阴郡,魏、晋、南北朝不变,晋代改为城阳县,隋代更名为雷泽县。
成阳故城东北有帝尧陵,郑玄《毛诗.曹谱》云: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
5. 舜帝陵景区旅游
长沙没有,湖南只有两处帝陵,一个是炎帝陵,一个是舜帝陵。炎帝陵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湖南省最佳景区。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主要建筑有炎帝陵殿和神农大殿。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舜帝陵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疑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
6. 舜帝陵风景名胜区
九嶷山十里画廊稻田每年10月黄,秋天有多美,一步一景,皆是秋意,这个10月让我们期待金黄的稻田吧。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远县城南。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山,北连衡岳。景区面积约530平方公里分五大景区,景点150多处。
九嶷山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5%,四季葱翠,景色迷人,生态良好。是湖南省六大风景名胜区和十大旅游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
九嶷山历史悠久,是我国名山之一,素以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溶洞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著称于世。区内有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开发的景点有舜帝陵、紫霞岩、舜源峰、舜帝庙考古遗址公园、永福寺、下灌等。
7. 中国尧帝陵景区
临汾旅游景点排名:黄河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洪洞明代监狱、临汾人祖山、古县三合牡丹、临汾尧庙华门旅游区。
1、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也是国内外罕见的瀑布奇观。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著名风景名胜区。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2、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讲述的就是明代官方移民的那段历史。
明代大槐树移民以其移民范围最广、数量为了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的广济寺旁边。
3、临汾尧庙华门旅游区
尧庙-华门旅游区,位于尧庙旅游区内,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华门,亦称华夏文明之门,坐西向东,象征中华民族屹立东方,如日东升。
华门以秦汉风格兼容各代建筑精华,集历史纪念和游览观光于一体,是中国第一个门文化旅游景观、也是世界第一座门文化博物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