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邮盂城驿的景点介绍
高邮,是一座历史古城,有年代悠久的奎楼,有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驿站——盂城驿,有神秘而又庄严的镇国寺宝塔……这个周六,我就和妈妈游玩了文游台,这是一个文人墨客经常聚集在一起吟诗作画的好地方。
文游台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名泰山庙。因苏轼路过高邮与本地乡贤:孙觉、秦观、寓贤、王巩会集于此,饮酒论文而得名。从此,这座本来依附东岳大帝神韵的庙台便独领风骚,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纷纷登台,一瞻风采,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不朽的诗文。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宋代诗人曾在《文游台》诗中写道:“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怀酌,彩笔银钩人唱酬。”
文游台的门前有一座牌坊,由2根长长的石柱顶起,石柱上端雕有两片祥云。横匾上刻着“古文游台”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牌坊后面有一座石拱桥,桥下的水欢快地唱着歌。进入大门,一尊秦少游的雕像印入我的眼帘,雕像上的秦少游手拿诗卷,眺望远方,似乎在酝酿着什么美言佳句。秦少游的身后绿树成阴,桂花树在远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便循着花香向文游台内部走去。拾阶而上,我来到了在没有高楼大厦时高邮的最高处——泰山北斗。里面陈设着许多秦少游和汪曾祺的杰作,正堂还摆放着几张柏木做的椅子,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好像诗人们刚刚在这里创作了佳作。走过正堂的屏风,透过窗户便可以把高邮的美景尽收眼底。走下台阶,向右踱步到亭廊边,廊边的荷花池里,一片片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当当的,煞是好看。荷花池旁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草坪上还卧着两头石雕的水牛。
夕阳西下,晚霞的余晖洒在水牛身上,天色已晚,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文游台。
2. 高邮盂城路在哪里?
远古时期,今高邮城址是江淮平原河网沼泽中的一块高地,城东北7公里处的龙虬庄遗址考古发现证明,距今7000年前这一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和水稻种植。
春秋晚期,吴王夫差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高邮因地处扬州北而成为邗沟所经之地。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在此“筑高台、置邮亭”,高邮因之得名,从此成为驿道和运河水陆交汇的聚落。
3. 高邮盂城驿历史介绍
孟城驿,文游台,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瘦西湖,镇国寺,李中水上森林。
4. 盂城驿的景点介绍图片
1、盂城驿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
2、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现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战役纪念馆、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熙和巷70号,是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是扬州唯一的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3、高邮镇国寺塔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老的运河上,船只南来北往。当高邮城才隐约可见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一座方形的宝塔巍然矗立在运河当中,这就是被古建筑家们称道的“南方大雁塔”——镇国寺塔。
4、文游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游台位于高邮市人民路507号,整体结构坐北朝南,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先哲孙觉、秦观、寓贤王巩等会集于此,饮酒论文,故名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仿古拜贤。之后屡有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的遗物。文游台文物景区内现存有文游台主体楼、盍簪堂、秦观读书台、四贤祠等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特别是盍簪堂内的秦邮帖,弥足珍贵,堪称一绝。文游台景区现为秦邮八景之一,淮堧名胜之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5、菱塘清真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菱塘清真寺位于我省唯一的回族乡菱塘北部的清真村,是传教士薛琦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所建。该寺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呈前后三进。内设前殿、大殿、窑殿、水房、教长室和殡具室。其中窑殿为四方亭阁,飞翼重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6、扬州王氏纪念馆。位于高邮市西后街21号的高邮王氏纪念馆,是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故居改建而成。馆门坐西朝东,占地约一千多平米。
7、界首护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界首护国寺位于高邮市界首镇石桥街东侧,清代为高邮八大名寺之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三间小庙,是称关帝庙,后几经衰败,几经修葺。
8、高邮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受降地旧址位于高邮城区熙和巷70号。
9、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因位于高邮城西,又称之为西湖。宋代至明代为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秦少游描写高邮湖曰:“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
10、龙虬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虬庄遗址是江淮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高邮市市区北约10公里处的龙虬镇。
5. 游玩高邮的盂城驿日记
区别如下:
一、性质不同
古代驿栈是官方组织,主要工作为迎来送往各路官差,提供食宿、换马,非盈利机构,公务员免费。
客栈则没有公务员免费待遇,更别提换马这种高成本的生意了。
二、起源时间不同
古代驿栈: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发现有(壴女)与(亻壴)字,是与传递讯息有关的文字。周朝就设有烽火台及邮驿传递军事情报。至汉朝每30里置驿,由太尉执掌。
客栈:商周先秦时期出现,逆旅、驿站、驿馆、邸站、客栈等。
驿站的配置:
驿站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供往来官差休息,房间自然是少不了的,比如高邮的盂城驿,就配有100余间厅屋供来客休息。
当然,这是地理位置比较显要的驿站,小规模的驿站自然没有那么多屋子,但也绝不会缺少这个配置。至于房间内部的布置,没有太过具体的记载,不过,《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过元朝驿站房间的大体情况。
由于驿站的房间有可能提供给显贵暂住,所以驿丞不敢让其有失整洁,必要的时候,甚至还会好好装饰一番。
6. 盂城驿历史
盂城驿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中国邮驿“活化石”、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
鸡鸣驿,在河北怀来是我国目前现存唯一格局完整的古代驿站遗迹。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站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递铺用以传递公文。凡州县往来公文,都由递铺传送。
辽宁地区出现文字记载的驿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经总要》中曾提到过唐代的营州道上所设的驿站:“因受(今朝阳市)东百八十里,九递至燕郡城(今义县),自燕郡城东行,经汝罗守捉(今北镇),渡辽河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今辽阳市)约五百里”。
7. 高邮盂城驿景区
文游台
高邮文游台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文游台是古秦邮八景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乡贤秦观(秦少游)、孙觉、王巩会集于此,饮酒论文而得名,从此,这座本来依附东岳大帝神韵的庙台便独领风骚,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纷纷登台,一瞻风采,并留下千古不朽的诗文。
光亭文游台西侧为明代建造的专为纪念秦观、苏轼、孙觉、王巩的古四贤祠,祠后是幽静典雅的秦观读书台,再往西为“映翠园”“重光亭”等古典建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