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苍溪县红军渡风景区
苍溪红军渡、旺苍中国红军城、木门会址、红军攻克剑门关遗址等。
2. 苍溪红色旅游
1、苍溪红军渡推荐理由:红色旅游区,四周布有十三个景点,采用现代园林式建筑,又有古凉亭屹立于岸边,环境十分优美。
2、苍溪梨博园3、苍溪临江寺推荐理由:月明之夜,微风吹拂,竹影移动,波光鳞鳞,为苍溪县城周围八景之一的“临江夜月”。
4、苍溪梨花节推荐理由:在梨花节期间,大型演唱会国内众多明星加盟,梨乡赏花、梨花笔会、项目汇报会、中国西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招商引资洽谈会、梨乡风情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也如花绽放,缤纷诱人。
5、狮岭村推荐理由:“云从风中飞起,狮自岭上舞来”是云峰镇狮岭村真实的写照6、元坝天台山7、烟丛寺推荐理由:烟丛寺创建最古,历宋、元、明、清皆称胜地。
8、祟霞白塔
3. 苍溪县红军渡管理委员会
(1935年3月28日起-- 1936年10月9日)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从苍溪红军渡出发的。
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起点相似,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也是从渡过一条河流开始的。
长江的支流嘉陵江在苍溪县城外东南2公里的地方拐了一个大弯,左岸就是著名的红军渡。右岸是当年杜甫送客放船的地方,现名杜里坝。1984年10月,83岁高龄的徐向前元帅手不颤抖,笔力千钧,挥毫书写了“红军渡”三个大字。
4. 苍溪县红军度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从苍溪红军渡出发的。
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起点相似,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也是从渡过一条河流开始的。
长江的支流嘉陵江在苍溪县城外东南2公里的地方拐了一个大弯,左岸就是著名的红军渡。右岸是当年杜甫送客放船的地方,现名杜里坝。1984年10月,83岁高龄的徐向前元帅手不颤抖,笔力千钧,挥毫书写了“红军渡”三个大字。
5. 苍溪县红军渡江纪念地
1、乌江战斗
1935年1月1日,左路先遣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逼近江河界口,发现渡口大道是敌人防御的重点,遂决定佯攻渡口大道,主攻渡口上游的小道。在强渡未成的情况下,于当日晚间改为偷渡。3只竹筏只有1只到达对岸。
2日上午,第四团再次强渡成功,经过激战,击溃第三旅2个团的防守,下午占领黔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珠场(今珠藏)。至3日,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由此相继渡过乌江。1月1日,右路先遣队红一军团红一师第一团由龙溪到达回龙场渡口,当日下午偷渡未成。
夜间,强渡成功,击溃黔军团1个团,占领滩头阵地,并掩护后续部队渡江。至4日,红一军团主力及红九军团由此渡江完毕,残敌向湄潭方向退却。随后,红三军团第十团也在茶山关渡过乌江。至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此役,击溃国民党军黔军3个团。
2、湘江战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
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3、嘉陵江战役
嘉陵江战役是指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3月至4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强渡嘉陵江,对国民党四川军阀部队的进攻战役。
红四方面军为了向川甘边境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边的活动,决定在苍溪、阆中之间西渡嘉陵江。为保障渡江作战的顺利,1935年3月5日,红四方面军向苍溪、仪陇之敌发动攻击,攻克苍溪等地,歼敌5个团,扫除了东岸障碍。
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发起渡江作战。第1梯队以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方法,迅速渡江,歼敌一部,并向敌两翼和纵深发展;第2梯队亦渡江,加入战斗。至4月3日,攻占阆中、剑阁、南部、昭化及剑门关,歼敌7个多团。
随后,红四方面军以第31军主力包围广元;以第30军一部进至青川、平武迟滞胡宗南部南下;以方面军主力向江油、梓潼地区进攻。4月10日,红军包围江油,并攻占梓潼。
14日和15日,红军集中4个师,在江油以南地区,击溃援敌,歼敌4个团,并乘胜攻占中坝、彰明。同时,红30军攻克青川、平武,红4军一部于21日攻克北川城,胜利结束此次战役。
4、土门战役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口向西挺进时,在四川阿坝州茂县土门乡一带展开战斗,一举粉碎了国民党“30余万封锁土门,全面守备北川河谷”的计划,并牵制了50万大军围追堵截,胜利向茂县进军,迎接北上的中央红军。这次与敌斗争称为土门战役。
5、包座战役
1935年8月29日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向国民党军发动包座战役,此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红军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援敌49师的大部,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歼敌四千余人。
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长短枪1500余支,还缴获了红军急需的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军用物资,使北上红军得到了基本补充。
6. 苍溪县红军渡红色文化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分别从福建的长汀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往于都集结。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主力等从于都河(贡水)的8个渡口渡河,开始长征。
1935年5月,红军第四方面军从四川苍溪县塔山湾(现更名为“红军渡”)等地渡过嘉陵江向西出发,策应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1月19日,在贺龙、任弼时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6月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会师后,红二、红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四、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7. 四川苍溪县红军渡照片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境内,是一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之地,境内含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游玩城市。
1、明月峡古栈道
明月峡古栈道建在嘉陵江东岸的峭壁上,是古代连通川陕的重要通道,始凿于先秦,历代都有所修缮,栈道又称阁道。唐代诗人李白曾对当时蜀中出川的陆路有过描绘,以《蜀道难》最为著名。在两侧的峭壁上可见上、中、下三排石洞,其中插有木桩。中排木桩上铺以木板为路,下排木桩支撑中层梁架,上排木桩搭遮雨板,远观栈道,宛如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明月峡有两处栈道保存完好,山景秀丽,大可饱览古代蜀道“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风光。
地址:广元市朝天区
2、千佛崖
千佛崖古称石柜阁,是我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千佛崖石刻始于南北朝,止于清朝末年,有“历史石刻陈列馆”之称。千佛崖规模宏伟,造像集中,可惜于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造像被炸掉大半。千佛崖造像以大云古洞为中心,南北两段分别有大佛洞、牟尼阁、睡佛洞、三世佛龛、弥勒佛龛等著名龛窟,从南北朝到隋、唐、宋、明、清各代作品皆有,其中以盛唐作品为多,造型优美,精品众多,应有尽有,堪与云冈、敦煌相媲美。
大云洞在千佛崖的中心,窟的正中是弥勒佛立像。像的后边是锥形的石壁,两边雕刻有众多菩萨像,气势不凡。
地点:广元市利州区
3、皇泽寺
皇泽寺原名“乌奴寺”,亦称“川主庙”,相传是为纪念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所建。因唐代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后改名“皇泽寺”。现存的皇泽寺为清代建筑,建筑依山取势,古朴典雅,包括则天殿、小南海、五佛亭等。则天殿内保存有武则天石刻坐像,为比丘尼状,凝重庄严。殿中有石碑一块,正面刻有《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是考证武则天出生于广元的重要材料。皇泽寺的摩崖石刻镌造于临江石壁上,保存着南北朝、隋、唐、宋时期造像1203尊,以《蚕桑十二事图》最为著名。寺内还保存有大量的名人手迹,有颜真卿手书的经文题刻,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宋庆龄亲笔写的题词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广元市利州区女皇路
4、剑门关
剑门山古称“梁山”、“剑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蜀道之密钥”之称。剑门关两侧石壁上有历代文人镌刻的诗、文、题记,如“第一关”、“天下雄关”等。
剑门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它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
剑门关素有“剑门天下险”之称,历来都是进入蜀地的古战场。
剑门关关楼
剑门关关楼经历了战争地震等毁坏后,于2009年,剑阁县决定在清代关楼的原址上重建关楼,关楼是仿照明代关楼重新修建的。
5、玻璃景观平台
“悬空玻璃景观平台”位于景区的最高点,剑门关景区大剑山主峰上。悬空玻璃观景台悬挑长度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还有许多主要的景点,如孔明立关像、刘备过关像、姜维神像、平襄侯祠等等。
地点:广元市剑阁县
6、昭化古城
昭化,古名“葭萌”,古蜀道之金牛道穿城而过,嘉陵江和白龙江在此汇合,自古就有“水陆码头”之称。因其地处全蜀咽喉处,是川北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昭化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宋代时重建,并改名为昭化。古城的三道古城门“迎凤”、“登龙”、“拱极”以及城中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和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宅至今保存完好。城中三国遗迹众多,西门有蜀汉大将军费之墓,城北有蜀将关索之妻鲍三娘之墓。另外还有古今文人游历此地时留下的大量墨宝和诗篇,现为四川省十大文化古城之一。
地点: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皇泽寺7、摩崖造像
皇泽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断雕凿,至中唐时期趋于衰落。现存的皇泽寺,是清代修复的,依山取势,古朴典雅。最高处是大佛楼,下为则天殿,还有望江亭、五佛亭等建筑。
皇泽寺摩崖造像在寺院的后面,镌造于临江的绝壁之上。除部分分布在写《心经》洞区、五佛亭区外,大都集中在大佛楼区。大佛楼又叫大佛石窟,原本无楼,是则天殿背后依山摩崖造像石窟。该楼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因年久失修已坍塌。现所见之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修建,由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先生题书“大佛楼”三字匾额于楼上,故习称“大佛楼”了。
8、中心柱窟
皇泽寺摩崖造像,位于则天殿之上、大佛楼左侧的中心柱窟(45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也是四川地区唯一的中心柱窟。
中心柱窟旁,是皇泽寺最大的一龛造像,此窟最初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所开,但成于初唐。
皇泽寺寺内的写《心经》洞中,保存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经文题刻。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为利州刺史,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因此俗称写《心经》洞。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
9、翠云廊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而且是以险著称的剑门蜀道的一段。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其实在此之前,这条道还有一个气派的名字,叫做“皇柏大道”。景区看点有:鸳鸯柏、阿斗柏、夫妻柏、张飞井、李璧祠等不少景点。
柏树林中,有一口水井叫张飞井。相传,蜀汉大将军张飞奉命北伐,兵士饥渴难受,战马嘴吐白沫,张飞心情烦躁,举拳猛喝一声:“渴煞我也。”拳头砸地,只见一股清泉从拳印中冒出来,缓解了饥渴。后将圆坑凿成一口深井,以供当地乡民饮用。百姓为了感谢张飞,将这口井称之为“张飞井”。
翠云廊山梁上,有明代官员、学者李璧的祠堂——李璧祠,祠内有李璧塑像。
10、翠云楼
山顶上还有翠云楼。翠云楼是在古代烽火台遗址上兴建的有民间特色的楼阁。秦汉三国时期,曾为军事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为保护烽火台遗址,后来修建此楼,供游人登高,它同时还是剑门林场观测火险的瞭望台。
8. 苍溪县红军渡历史
国家级景区
1
剑门蜀道
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
天曌山
国家森林公园
3
唐家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觉苑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白龙湖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6
米仓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湿地公园
序号
名称
创建时间
地址
1
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创建
广元市利州区南河坝
2
柏林湖湿地公园
2013年创建
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沟镇
其它景区
序号
风景区
1
观音岩摩崖造像
2
红军木门会址
3
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
4 广元红军山
5 苍溪县梨文化博览园
6 苍溪红军渡
9. 苍溪县红军渡风景区门票
苍溪红军渡的渡口,在苍溪县城东塔子山下,当年红四方面军,在李先念,徐向前的指挥下向对岸发起进攻。渡过了嘉陵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