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庙景区面积(文成公主庙的由来)

万里旅行网 2023-02-14 20:00 编辑:admin 152阅读

1. 文成公主庙的由来

青海十大著名寺庙有:西宁市塔尔寺、瞿昙寺、大佛寺、文成公主庙、赛宗寺、佑宁寺、隆务寺、结古寺、夏琼寺、拉加寺

2. 文成公主庙门票价格

不需要预约的

文成百丈漈风景区门票可以直接到景区大门口的售票厅购买。

成人票53元

百丈漈风景区位于文成县境内,距文成县城4公里,距温州市区115公里,面积170 平方公里,共分百丈飞瀑、天顶秀湖、刘基故里、峡谷景廊和朱阳九峰等5大景区,由一折瀑、西天屏、刘基庙天顶湖、大象峰等近200个主要景点组成

3. 文成公主庙在哪儿

文公庙是指文成公主的庙!

4. 文成公主庙简单的介绍

丹噶尔古城

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被誉为 “海藏咽喉”、“茶马商都”。踩着青石砖铺就的路面漫步在丹噶尔古城中,似乎又能感受到昔日“茶馬商都”、“小北京”的繁荣景象。因位置独特,有“海藏咽喉”等称号。

贵德古城

贵德古城是青海省乃至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极少数古城之一,贵德古城呈正方形,南北二城门外皆有瓮城。南瓮城门东向,北瓮城门西向,均为明后期筑成。南瓮城内有坐南向北的关帝庙,雕梁画栋,檐下用木栅栏护围。南门顶建有城楼,在清同治六年变乱中被焚,后修复,上下两层。这个明代古城遗址就在县城中,城垣遗迹尚有一城半围以上,夯土城墙高约十米,每隔几十米凸出的城墙马面结构清晰可辨,算得上是峨峨高城。

隆务古镇

隆务古镇,具有“西域胜景”之称,具有700多年历史的隆务寺和已有240多年的隆务老城区,加之极具民族特色的热贡艺术和每年的“六月会”活动,使隆务古镇成为展示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 青海 的旅游胜地之一。走进热贡,走进这里的山川河谷,寺庙古迹,农家牧户,您就能处处看到,听到和感受这一片热土。

古鄯镇

古鄯镇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38公里。东汉和帝时在此筑龙耆城,唐属鄯州,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 建县后设古鄯镇。境内有“七里药泉”旅游胜地。

结古镇

青海南部重镇结古镇,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长江从它身边流过,它也成了长江流域中第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它是唐蕃古道上的交通、军事、贸易重镇,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是青海西宁,四川康定,西藏拉萨三地之间的贸易重镇。在距结古镇3公里的新寨村,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文成公主庙,坐落在距结古镇约16公里的贝纳沟,规模不大却格外灵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卡寺,位于距结古镇约10公里左右的东风大队山腰间,依山而建的寺院显得气势雄伟,颇为壮观。

峨堡古城

峨堡古城位于祁连县峨堡镇政府所在地,城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城墙残高6米,宽6米,北城墙正中及城四角各有一个马面,有东、北、南三门,门宽11米,均有瓮城。系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也是祁连至门源、西宁的必经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南路上的重要驿站、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

永安古城

永安古城始建于清雍正三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镇压罗布藏丹增叛乱后,为稳定西北边境,繁荣西部经济,在甘肃、青海通道咽喉之畔建立了永安营,距门源县城50公里。从城墙上北望祁连山,一派天高云淡的动人气象,山坡上金露梅散发着花香,密密麻麻的羊群和一座座散落的帐蓬构成了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永安城不但是门源县、也是青海省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金巴台古城

金巴台古城是唐威戎军古城遗址,位于县境北部,浩门城北约8.5公里的北山乡境,座落在老虎沟口东岸,冷龙岭南麓的一处台地上。

浩门古城

浩门古城建于宋神宗熙宁年间,城南靠石崖,北倚高山,东西两侧都是深沟,整座建筑居高临下,气势森然。浩门古城原名达南城,后改为大通城,这里曾经街市繁荣,明朝天启年间,蒙古大军攻陷浩门,大通城陷落,浩门古城就这样败落了。

郭麻日古寨

郭麻日村位于青海同仁县隆务河以西8公里处,古寨城墙始建于明代初期,以夯土板筑,呈长方形,开东、西、南三门,东门为正门,寨内仍有土民居住,巷道布局星罗棋布,错综复杂,如进入迷宫一般。每处寨门顶上都设置嘛呢经轮,是古寨建筑独具特色的地方。为改善狭小的寨内空间,当地居民均修建了二层木结构楼房,和青海乡村民居庭院宽敞的特点形成了反差。寨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一般民居都有飞椽花藻之类。屋内一般以木板作隔扇室内有护炕木板、护墙木板墙围,且多雕花草于其上。房屋一般面阔三间,正面以木板隔墙并装上木板条方格小花窗。院落中央一般都有竖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

班前村

班前村位于我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东南部玛柯河林区的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是班玛县南部的一个村落。这里平均海拔3200米,距离西宁有820公里。大渡河上游的玛柯河纵贯全村,两岸森林茂密、景色迷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碉楼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与周边农田、草山、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一起构成极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当地有“果洛小江南”之美誉。近两年随着果洛旅游业的发展,班前村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族民居班玛碉楼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使班前村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景观旅游村落。

官亭古镇

官亭古镇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距离省会西宁200公里,坐靠黄河北岸与甘肃省隔河相望,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连接青藏高原与内地的重要渡口。清朝时期为迎接入境使者与官员,曾在这里建起“接官厅”,故得名为官亭。官亭自古以来是商业贸易较为发达的古镇,因地处甘青两省的交通要道,每逢集日到官亭集镇交易购物的群众数以万计。其境内喇家遗址、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等人文景观自不必多言。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些自然景观,它们虽名不见经传,却有着一些少有人知的故事……

5. 文成公主庙在什么地方

小昭寺是文成公主在逻些主持建造的,文成公主协助了尼婆罗的尺尊公主建成了大昭寺。

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小昭寺(Ramoqê Gönba),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位于西藏拉萨八廓街以北约500米处,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另有诸多珍贵文物。因此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在逻些建造小昭寺,协助泥婆罗(今尼泊尔)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传说为其亲手所栽。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的200多年间,吐蕃和唐朝之间使臣和商人依然往来频繁。

6. 文成公主庙在哪里

青海玉树十大寺庙有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是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该庙共3层,面积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庙中央供奉着大日如来佛像,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

7. 文成公主庙门票

小昭寺门票不需要预约。

开放时间9时-17时,

地址:西藏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

小昭寺,是拉萨名胜之一,通常与大昭寺连称“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小昭寺建于公元641年(藏历铁牛年),相传是由文成公主亲自奠基建造的,位于拉萨古城以北,与大昭寺相距约1千米,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寺庙取名“甲达热木齐祖拉康”,意为“汉虎神变寺”。小昭寺是汉语称谓;小,是与大昭寺相对应而言;昭,是藏语“觉卧”的音译,意思是佛。寺内供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赤金像及众多的佛像和唐卡等。1962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2018年文成公主庙

目前史学界公认的路线为唐蕃古道

通常认为,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唐蕃古道,然而,这条唐代以来连接中原及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的必经之路到底途经哪里,一直没有确切的考古考证。传统观点认为,唐蕃古道就是唐蕃驿道,即公元7世纪至9世纪唐王朝与青藏高原吐蕃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道路。它起自陕西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全长3000余公里。

传统路线:

从唐王朝的国都 长安 (今陕西西安),至终点吐蕃都城 逻些 (今西藏 拉萨 ),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它的大致路线是:从长安沿渭水北岸越过陕甘两省界山—— 陇山 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溯 渭水 继续西上越鸟鼠山到临州(甘肃 临洮 );从临洮西北行,经河州(甘肃临夏)渡黄河进入青海境内;再经龙支城(青海民和柴沟北古城)西北行到 鄯州 (青海乐都)。以上可以称古道东段,全在唐王朝境内。

古道西段经鄯城(西宁)、临蕃城(湟中哆吧)至绥戎城(湟源县南);沿羌水(湟水南源药水河)经石堡城(湟源石城山)、赤岭(日月山)、尉迟川(倒淌河)至莫离驿(共和东巴);经大非川(共和切吉草原)、那录驿(兴海大河坝)、暖泉(温泉)、烈谟海(喀拉海)、过海(玛多黄河沿),越紫山( 巴颜喀拉山 ),渡牦牛河( 通天河 ),经玉树地区,过 当拉山 (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那曲(阁川驿);继续沿今 青藏公路 经 羊八井 (农歌驿)到逻些(拉萨)。

新发现的路线:

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四川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对石渠县境内的早期石刻开展调查工作,发现了3处 吐蕃 时期石刻群遗存——须 巴神山石刻群 、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总计石刻17幅。这些石刻的发现为唐蕃古道沿 金沙江 流域的走向提供了资料证据,也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或经过四川。

2010年至2012年间,在甘孜州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早期石刻群,分别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这些石刻题材丰富,包括五方佛、菩萨像、度母像等,基本是吐蕃时期流行的题材。

专家们认为,此次考古重大发现对唐蕃古道走向或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考证提供了新资料。文成公主当年的进藏路线到底是哪条?传统观点多认为经过兰州、西宁,后到那曲,再到拉萨。唐蕃古道是唐朝和吐蕃往来的官道,也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通道,这条通道沿途有驿站等设施。石渠县此次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说明,这条传统线路以南,唐朝与吐蕃之间也许还有另外的通道。

同时,这次的新发现和以前在青海玉树等地发现的石刻以及文成公主庙都可以联系起来,说明从玉树往南可能有通道。此外,横断山一带三江汇流形成的南北走向大河谷,也是自古以来的一条通道,甚至成为民族大走廊。从这点看,石渠及周边像一个丁字路口,从这里向西走也有可能到达。

这些石刻群表明石渠县也是唐朝与吐蕃交往的交通通道经过地之一,可能是一条佛教传播之路,也可能是运兵之路,或是商业之路。

9. 文成公主庙的历史

答案文成公主不是小昭寺,布达拉宫,是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造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