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含晖洞风景区
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几乎每座园林都有精彩的楹联传世,如拙政园有联云
“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政余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茗杯瞑起味,书卷静中缘。”
“生平直且勤,处世和而厚。”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得月便佳,是山都好;无书不读,有酒即仙。”
“斗酒纵横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
苏州园林是才子佳人吟诗作赋的理想所在,故有许多佳词美句赞美园林景观:
怡园有联云:“天地一陶然,草草山窗,休举似锦绣楼台,燕鸳帘幕;江湖渺何许,幽
幽尺宅,尽未让桃花流水,杜若芳洲。”
留园有联云:“花木丽春初,分明半郭半村,雨笠烟蓑新点缀;园林甲天下,仿佛一丘
一壑,豆棚瓜架小营经。”
沧浪亭联云:“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网师园有联云:“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燕燕莺莺,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有些楹联直接描述了景点,起到了导游的作用。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四周都可见到
荷花,有联云:“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卅六鸳鸯馆有联云:“绿意红情
春风夜雨,高山流水琴韵书声。”
园林的楹联可以使游客伫立而不忍匆匆离去,楹联对仗要工整,典故取精用宏,意旨要能引起游客共鸣。如拙政园的“小沧浪”有联:“茗杯瞑起味;书卷静中缘。”“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嘉实亭有联云:“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苏州沧浪亭有联云:“商彝周鼎,汉印唐碑,上下三千年,公自有情天得度;酒胆诗肠,文心画手,纵横一万里,我于无佛处称尊。”
苏州狮子林楹联选
苏州狮子林楹联选
狮子林,位于园林路,又名五松堂,与拙政园隔街相望,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1342),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元代流传至今的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就是狮子林的真实写照。据史载,1703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狮子林赐额“狮林寺”后,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匾额。乾隆还下令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可风当年帝皇对狮子林情有独钟。狮子全园布局紧凑,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山池东北两翼为主要建筑。燕誉厅为全园主厅,雄伟华贵,中堂有屏刻《狮子林图》。步至“辑峰指柏轩”,凭栏眺望石峰林立,古柏盘绕。轩西南有各色古建筑,典雅清淡,唯独“真趣亭”金碧辉煌,乾隆御笔“真趣”题匾高挂亭中央。狮子林最大的特点是湖石假山多。园中峰峦欺负,洞壑婉转,奇峰巨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步入其中犹如身处八卦阵,忽而登逢,入洞,明明山穷水尽,却又柳暗花明,隔洞相视,可望而不可及。
【燕誉堂】
燕誉堂,是狮子林主厅,取《诗经》“贰燕且誉,好尔无射”句中“燕”、“誉”为堂名。谢公墩,山名,在今江苏钟山,晋代谢安曾居半山,故称。
具峰岚起伏之奇,晴云吐月,夕照含晖,尘劫几经年,胜地重新狮子座;
于觞咏流连而外,瞻族承先,树人裕后,名园今得主,高风不让谢公墩。
——孙宝琦题苏州狮子林燕誉堂
【指柏轩】
指柏轩为园内正轩,有两层阁楼,顶上横额“揖峰指柏轩”,取朱烹“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和高启“笑指庭前柏”诗句为名。为园中主要景观。
趣诗雅有高人和;
吹笛闲寻野鹤听。
——刘墉题苏州狮子林指柏轩
看十二处奇峰依旧,遍寻云虹月雪溪山,最爱轩前千岁柏;
喜七百年名迹重新,好展朱赵倪徐图画,并赓元季八家诗。
——姚宝燕题苏州狮子林指柏轩
朱赵倪徐:指共商重建狮子林的元末明初画家朱德润、赵原、倪瓒、徐贲四人
丘壑现奇现,古往今来,世居娄水,历数吴宫花草,顾辟疆,刘寒碧,徐拙政,宋网师,屈指细评量,大好楼台夸茂苑;
溪堂识真趣,地杰人灵,家孚殳山,缅怀元代林园,前鹤市,后鸿城,近鸡陂,远虎丘,迎眸纵登眺,自然风月胜沧浪。
——费德保题苏州狮子林指柏轩
顾辟疆:指晋代顾辟疆的辟疆园,已废;刘寒碧:指清代刘恕的寒碧山庄,今名留园;徐拙政:指明代徐泰时的拙政园;宋网师:指清代宋宗元的网师园;鹤市:指阊门一带;鸿城;即“越王城”,在娄门;鸡陂:吴王养鸡处,在娄门外。
【大厅】
大厅,面阔三间,原为贝氏家祠,供男性祖宗牌位。
枕水小桥通鹤市;
森峰旧苑认师林。
——萧劳题苏州狮子林大厅
似黄道流星,散落百座;
忆云林作稿,点活五龙。
——王蘧常题苏州狮子林大厅
【扇亭】
扇亭,即扇子亭,在园之西南部,筑于环廊转折处,建筑形状如打开的折扇,因此得名。由扇亭内向外望去,近处有假山,山道蜿蜒水边,北望岛上紫藤架与石拱桥,东望是黄石假山“小赤壁”,池水在山下洞中穿过,好似一幅生计盎然的立体画卷。
相逢柳色还青眼;
座听松声起碧涛。
——俞樾题苏州狮子林扇亭
【真趣亭】
真趣亭,傍池而建,“真趣”匾额乃清乾隆帝游狮子林时所题,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显示出与素雅的江南园林建筑完全不同的皇家气派。亭四周景色如画,东可见邻水的花篮厅;南则见近处假山与隔水相望的假山群,西边有山林瀑布,向西望去,湖心亭、九曲桥与石拱桥把湖面分隔为近、中、远三景,显得意味深远。
晓风柳岸春先到;
夏日荷花午不知。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真趣亭
晓风柳岸:出自北宋词人柳永《雨霖铃》词:“杨柳岸,晓凤残月”。
浩劫空踪,畸人独远;
园居日涉,来者可追。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真趣亭
真趣惬宸衷,题壁尚留飞白字;
太虚空俗障,披襟时对蔚兰天。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真趣亭
蕙帐真盟,拥水栏风篇,顿成佳趣;
瑶池高会,问璇题玉宇,莫负清观。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真趣亭
【卧云室】
卧云室,为假山环抱中的方形楼阁,旧为禅室。环抱于各种形态的峰石中,四周境界幽静,如在云间,故名。从南面看,屋顶是横脊极短的歇山式;从北面看,楼阁向外凸出。报厦内是楼梯,报厦内是楼梯,报厦的屋顶是半个四方攒尖顶。两种形式连接在一起,造成奇特的外观,每层屋面内六只飞角,这种形制为它处所少见。
曲径通幽处;
园林无俗情。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卧云室
吴会名园此第一;
云林画本旧无双。
——程德全题苏州狮子林卧云室
【花篮厅】
花篮厅,在观瀑亭东。亭内“水殿风来”景观,雕工精细,是难得的工艺佳品。
尘世阅沧桑,问昔年翠辇经过,石不能言,叠嶂奇峰还依旧;
清淡只风月,于此地碧筒酣饮,花应解语,凌波出水共争妍。
——吴焕元题苏州狮子林花篮厅
【问梅阁】
问梅阁,是西山中心景物,借李俊明诗“借问梅花堂上月,不知别后几回圆”为阁名,旧有古梅名“卧龙”。阁内窗纹,家具装饰地面花纹皆雕刻成梅花形,屏上书画也都取材梅花。此处乃西部最高处,可以东眺山地,池中有湖心亭架曲桥,全园山色历历在目。
高隐成图,息壤皆盟马文璧;
名园涉趣,清诗重和蒋心余。
——费树蔚题苏州狮子林问梅阁
马文璧,马琬字,一作马璧,明初画家。善山水、书法,兼工诗,时称“三绝”。蒋心余,蒋士铨字。清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
【立雪堂】
立雪堂,在园之东部,用“程门立雪”典故之意为名,旧为书斋,又曾是寺里和尚传法之地,堂内小院中砌湖石,形如牛、蟹、雄狮和青蛙等。
苍松翠竹真佳客;
明月清风是故人。
——唐寅题苏州狮子林立雪堂
【石舫】
石舫,以石料建成的船,亦称“石舟”,在真趣亭之旁,横列于池水边,处于全园西北最低处,上下两层,结构精致。在江南的园林里,往往有石船点缀其中,寓园主高洁、脱离尘俗、寄迹江湖之意。这里是仿真石船,尾舱两层,上层通平台,游人可到此眺望远景。
柳絮池塘春暖;
藕花风露宵凉。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石舫
【小方厅】
小方厅,在燕誉堂北,厅名“园涉成趣”,厅前有“息庐”、“安隐”砖刻。厅为歇山式,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腊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如无言小诗,点活了小小方厅。
名宸游驻跸;
咏梓泽宾筵。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梓泽:晋代石崇有别墅名为梓泽,代指别馆行宫。
悟到云林留画本;
宛然天宝话宫人。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天宝:唐玄宗年号。宫人:出自唐代诗人元稹《行宫》诗:“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霞明深浅浪痕淡;
风卷去来云气虚。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狮子窟中岚翠合;
细林仙馆鹤书频。
——张茂炯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狮子窟:指狮子林。鹤书:书体名,也叫“鹤头书”。
相赏有松石间意;
望之若神仙中人。
——桂馥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景即是情,情即是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倪瓒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石品洞天,标题海岳;
钟闻古寺,境接琅环。
——钱绍铭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琅环:即“琅环福地”,神话中天帝的藏书处。
红药当阶,越鄂相辉堆绿被;
青蜂架石,郁林遥建迓归舟。
——彭谷孙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鄂:通“萼”。被:一曰“坡”。
园亭重缔造,笑来此如逢旧友,坐对红裳翠盖;
劫火乍经过,问谁能别具令心,闲看怪石奇峰。
——佚名题苏州狮子林小方厅
劫火;佛家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
【其他】
楼台金碧将军画;
水木清华仆射诗。
——吴暮题苏州狮子林小轩
2. 道县含晖洞
《濂溪文化》 作者:刘芬 周平尚 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20期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5月12日,道县濂溪书院80余名中小学生身着汉服,诵读周敦颐创作的名篇《拙赋》。
这是濂溪书院今年国学经典讲读的首场活动。活动中,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张京华为中小学生讲述了“濂溪保”“含晖洞”“圣脉泉”三个有关周敦颐的小故事,他告诉学生,周敦颐作为出生在湖南道州、第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湘学人,被誉为“道学宗主”“理学开山”,周敦颐上承孔孟学统和儒家传统的《易》《庸》之学,下启宋明儒学,不仅是“千年湘学”的开山鼻祖,更是宋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源头活水”。
濂溪书院计划每月开展两天(四期)“讲习”与“诵读”。“讲习”以周敦颐生平、思想,濂溪故里的风物为主;“诵读”包括周敦颐著作、诗文以及历代文人祭祀、歌咏濂溪的记文,以此强化中小学生对道县人文历史、濂溪文化的认同。
3. 含晖洞风景区介绍
《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据说在遂昌公园路、育才中学、图书馆、含晖洞、新路湾、湖山、大柘等地取景,我和闺蜜两个人都对线路规划这件事情,都不擅长,索性算是一路乱晃,但内心始终澎湃不已,好像就真的是在与七月、安生一起,体会生命中的洪流与微波,而遂昌,真真是一个适合释放青春与怀旧情怀的好地方。
4. 含晖洞门票几元一张
镇远古镇
(一)
轻岚疏雨小风斜,短棹石桥挽浪花。
鸥鹭翩翩穿碧树,峰峦袅袅近人家。
飞檐流韵墨如黛,曲水涵清影似纱。
柳巷依稀羁客梦,因缘乘醉枕烟霞。
(二)
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
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盘陟崩石来无端,山前突兀复有山。
肩舆十步九扶掖,不尓倾蹶肤难完。
传闻雨后更险绝,时有奔泉掣山裂。
此行幸值晴明来,峻坂驰驱九已折。
不敢俯睨千丈渊,昂头但见山插天。
健儿撒手忽鸣炮,惊起群山向天叫。
——林则徐《镇远道中》
(三)
驾车西上自由行,高速何须翻雪峰。
古镇桥头人入画,舞阳河畔雀开屏。
两岸楼台流彩溢,一江灯火照天明。
千年府卫沧桑在,神韵迷人是古风。
(四)
一湾碧水飞长空,古镇桥头万岭同。
九曲回廊垂细柳,舞阳画舸戏东风。
林峰吐雾星天外,城阁含晖隐约中。
念我家乡多少日,春秋美景露真容。
(五)www.jddxx.com
荆蛮要塞锁西东,重镇明清势正雄。
仰首滇黔云蔼蔼,遥看湘楚雾蒙蒙。
舞阳碧水穿城郭,石岭青屏抱邑空。
夜泊河桥沽老酒,更深寂寂听孤鸿。
(六)
大田溪洞秀,舞阳河水思。
北南两岸望,远眺太极奇。
固若金汤里,屏山卫城池。
五溪荆蛮聚,百越先人基。
欲据滇楚地,必占镇远之。
千载沧桑变,古韵依旧持。
(七)
岭秀风轻共泛游,云泉雨瀑碧悠悠。
环山旖旎禅台静,曲水蜿蜒古洞幽。
巷陌沧桑皆入画,城垣远邃正凝眸。
舞阳河岸迷人韵,暖霁清流醉叶舟。
(八)www.jddxx.com
为有娘兄梦里牵,欣从遂愿六十年。
心关伯舅裁缝铺,影摄舞阳夕照轩。
碧浪和风桥榭旧,重檐故事小窗悬。
归来未解思亲绪,幸有一程已叩安。
(九)
一把泛光口琴,掉入河心
怀揣一把清风,我去了他乡
归来,石上爬满青苔,乡愁漫道
鼻翼凉凉,滴水潜行
百色野露,闪烁不语。琵琶声幽
水帘隔世,低眉素女,渐行渐远
河风再起,万鸟朝贺频传,明珠撒散
蹦跳脆响,原有硕大孔雀东处飞来
傲视群芳欣然开屏,天地嘘唏瞠目
/
卧佛在上,醉眼已渺迷,冥冥可入净
落叶恍如雨,群花于身后自坠
忽有数尾黑脊之鱼,将扁舟引入龙王峡深处
山峥嵘,一线天洞开两岸混沌
天火袭过,赤壁烈火征兆早万年
夕阳,骤然破雾而出
红了船舷同行一行白鹭
碎了归心,染了归程……
(十)
制酥妹子,你木棰砸碎了啥?
米粉大哥,你开心伤心粉卖给了谁?
木雕师傅,你刻刀刻活了啥?
酿酒老爹,你米酒醉倒谁了?
画画假小子,你素描勾了啥?www.jddxx.com
酒楼老厨子,你酸汤留住了谁?
啥是啥噢,谁为谁噢?!
有天有地有山有水有日有月
看石板看脚板看热闹看你看我
看来看去看腰杆,立个最好,讨大吉!
5. 含晖堂是什么地方
因为圆明园是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圆明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其中:
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园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丛芳榭等。
其后又相继建成茜园和小有天园。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规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楼景区,长春园共占地一干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为200座。
绮春园:早先原是恰亲王允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
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
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
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
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安佑宫,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正脊重檐歇山,以黄色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量最大的一个建筑物。
周围有乔松偃盖,中轴线南端有两对华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方壶胜境,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造的,据史料记载,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我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据说是仿照古代印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共有殿宇、房舍326间。
"西洋楼":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
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传教土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
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殊趣。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正是我国的十二个属相)
6. 含晖是什么意思
包含 含泪 蕴含 含苞欲放 含糊 含辛茹苦 含义 含悲 含情 含意 含羞 含冤 含蕴 隐含 含混 含苞 饱含 含怒 含羞草 含血喷人 韬含 含贞 含晖岩 含藏 含孕 含啼 含扣 含血 含桃 苞含 含笑花 含油面积 含藴 含英咀华 含糊不明 咀征含商 含熏阁 含苞怒放 束贝含犀 含章天挺
7. 含晖亭在哪里
展开全部
旅游景点简介: 拙政园:位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交通:游1、2、5线,2、3路拙政园站下,往东步行100米即到。 门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两个旺季分别举办免费杜鹃花节、荷花节。 开放时间:8:15-17:30 狮子林:位于城东北的园林路23号,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教师中峰神僧而创建的。狮子林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珑众多、出神入化,形似狮子起舞,被誉为“假山王国”,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誉。园中最高峰为“狮子峰”,另有“含晖”、“吐月”等名峰,建筑有“立雪堂”、“卧云室”、“指柏轩”、“问梅阁”等。 提醒:可与苏州民俗博物馆、钱币博物馆同游。沿园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园。 交通:游1、2、5线,2、3、4、40、701路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虎丘:是苏州城的标志性景观,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苏州在春秋时是吴国的首都,吴王阖闾死后就葬于虎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时,曾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加秀美。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评价虎丘的特色时,曾提出:“九宜”之说,称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 现园内主要景观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剑池、拥翠山庄、万景山庄等。 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车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两个旺季分别举办花会、庙会。 留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末年被刘恕所得,扩建后改名寒碧山庄,时称“刘园”。光绪初年,官绅盛康买下此园,吸取苏州各园之长,重新扩建修葺,改名为留园。 留园共分中、东、西、北4个景区,景区间由700多米长的曲廊连接,长廊两壁上嵌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300多方,人称“留园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墙漏窗,图案精美。从花墙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树中若隐若现,有如丹青画卷,别有情趣。 交通:游1、2线,11路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费提供“吴歈兰薰”表演。 开放时间:7:30-17:00 西园寺:位于苏州金门外下塘街,留园西侧不远处,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 该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本名归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在它不远处,还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济公”两像,其传神与妙趣横生令人惊叹不已,堪称杰作。 西花园的放生池同样引人入胜,池内有很多鱼和鳖,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美。池中还有一只三百多岁的大鼋,只有在炎热天气才出水一现。 交通:游1、2、3线,6、10、11、17路可达。 门票:25元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枫桥边,始建于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大雄宝殿右侧有一口日本友人送来的铜钟,它是1906年由小林诚义等一批工匠铸成的。此钟一式共铸两口,一口在日本馆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提醒:可顺路游附近的枫桥、铁铃关等景点。 交通:乘游3线、3、6、9、17、21、31、301路车枫桥站下。 门票:15元/人,陈列馆门票5元/人,联票价格为20元/人,登钟楼敲钟5元(3下)。 网师园: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宅园。最初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吏部侍郎史正志罢官后建的一座宅院,自誉藏万卷书,取园名“万卷堂”,自号“渔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营造别墅,为奉母养亲之所,始名网师园,“网师”是渔夫、渔翁的意思。全园面积5400平方米,由东部的宅第
8. 含晖洞怎么样
狮子林的假山据说总共分成了3层,分别是上中下三部分,开了9条山路,并且开设了21个山洞,洞与洞之间彼此都连通,因此在里面走着走着很可能就会迷路。据说曾经乾隆皇帝来到这里游玩的时候,也曾经在里面迷路。
在假山的山顶上面,还可以看到5个极具气势的山峰,中间的最为著名和特色的狮子峰,看起来有点像是狮子,东西分别为含晖峰和吐月峰,两侧还有立玉、昂霄峰,另外旁边还设有十几个不知名的小峰,它们彼此相互搭配让狮子林看起来蔚为壮观。比如在狮子林长廊中可以找到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都为狮子林增添了不少的人文气息。
这就是乾隆为什么不去拙政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