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可游玩时间景区(延长一地的游览时间)

万里旅行网 2023-03-05 17:00 编辑:admin 155阅读

1. 延长一地的游览时间

有感:

少时常常听到奶奶说“先苦后甜”更能体验到幸福的感觉。如今而立之年的我依旧不懂“先吃苦,后享受”或者说更偏爱于先享受,再去考虑解决后果。所以大部分人感觉到是懊悔、是纠结、是不甘愿、是品尝苦头后对生活的不满足。

宋少卫(国内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说:“延迟满足能力是一个孩子未来能不能成功的必备条件”

如今“延迟满足”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多地得到80后90后父母们青睐,家长的自认为控制孩子的“欲望”就能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其实不然,想要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发展还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带着孩子养成“延迟满足”的能力。

来自斯坦福的“延迟满足”实验“孩子与棉花糖”

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

在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比如说:棉花糖,曲奇饼、巧克力等孩子喜欢的小零食),或孩子可以选择等待实验者返回房间后,就能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最后,大约有十分之三的孩子选择等到研究员回来,获得第二块零食的奖励。

研究者发现能为得到双倍奖励的孩子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成就,比如更好的SAT成绩(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保持身体健康、更好的事业道理、更和谐的家庭等。

可见懂得延迟满足自己的孩子对自我控制更强,而这种能力将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村上春树曾说: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培养“延迟满足”有哪些方法?

·不回应

就是在短时间内不给孩子回应,让孩子懂得等待,并且是有耐心的等待。当孩子出现哭、闹等这些“示威”行为时,家长可以从一个较短时间内的“不回应”做起,狠心坚持尝试,比较大的通病都是因为心疼孩子马上就“无条件投降了”。然后从一开始的半分钟不回应,慢慢增加不回应的时间,当做到3分钟不回应时,再增加不回应的时间。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小宝宝还小的时候,他们的日常行为往往是通过父母和外界的监督才能做到延迟满足。这时,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事物,比如:玩具,食物,声音来转移他的注意力,2-3岁的宝宝是比较容易受到玩具的吸引,从而做到简单的注意力的转移。再大一些的孩子,能够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

·制定达标的奖励

家长和孩子共同做一个奖励制度,小目标所能获得的奖励可以是孩子想要做的事或者想要得到物品,增加孩子参与培养“延迟满足”的动力。并且让孩子在融入获得的过程中,明白获得奖励,或者“获取”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得到自己的目标,从而培养孩子提升自己的延迟满足能力,并且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意志。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

在“延迟满足训练”中,家长需要注意哪些方法的运用?

① 刻意不给法

家长毫无道理的保持着“我明白你要,但我就是不给你”。长期的压制孩子的欲望,会让孩子变得人前一面老老实实,人后一面却在疯狂的欲望中沦陷。比如说网瘾、偷窃、暴力,都会导致了孩子人前人后的2种不同嘴脸,这并不是“延迟满足”的初衷。

② 条件交换法

为了孩子能做到某件事情,让孩子直接获取不相关的利益,就好像一个交易:“只要能够少看一小时的动画面,我就给你喜欢的玩具啊等等。”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达到“延迟满足训练”的目的,只会助长了孩子“讨价还价”的习惯。

很多父母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着认知误区,照搬照抄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育效果。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小狮子爱妈咪,是一名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2. 延长旅游时间

2023办理恢复时间在1月4日,自申请受理后7到14个工作日。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因审核的人的速度。特别提示:周末及国家公假不办理护照业务,并且国家公假是会延长护照的领取时间的。因为有联网,现在程序简化了,只需去本人所在地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里的出入境管理处领取并填写表格,两张指定的护照相,身份证复印件,15天左右领取护照。

3. 延长一地游览时间是应当延长多少的游览时

入境初期阶段:求安全心理,求新、求异心理游客初到一地,兴奋激动,但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环境不同,因而会产生茫然和不安全感,这个阶段游客求安全的心态表现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为他们的主要需求。

同时,游客这时的注意力和兴趣从日常生活转移到旅游目的地,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看、想要问、都想知道,一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在游客眼里可能事一件新鲜事。

这时导游人员应多组织些轻松愉快的参观游览活动,对游客提出的在导游人员看来似乎事幼稚可笑的问题也应该认真的回答,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4. 延长景区有哪些

一、购买门票1、去官网购买:可以在国家体育总局官网(https://tickets.olympic.cn/)或第三方渠道(如携程、美团等)购买奥运塔门票,请确保准确填写个人信息,手持有党或军军官证、学生证、单身证明、农村居民户口本等认证证件。2、现场预订:也可以到奥运塔门票售票点(我国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场馆管理中心办公室:北京市西城区崇远里居友甲四号),携带认证证件,预订当日或次日门票;或者拨打奥林匹克电话咨询86(10)67105903预订票务。二、参观建议1、进入奥运塔前,建议先查看门口的即时信息,以便更好的安排参观行程。2、时间安排:由于奥运塔限定每日景区游览人数,在晴朗的天气情况下,主要游览时间要提前预定。3、观赏建议:最好提前留意官网关于奥运塔景观的动态信息,在有限的参观时间内,可以充分享受奥运塔的绝美景观;景区每日开放时间延长至24小时,有时候也可以体验夜景。4、拍照技巧:最好尽快购买最新摄影器材,确保拍摄效果;走到奥运塔最高点处,尽可能多拍一些照片,充分享受晨曦、白昼、残阳、夜景等景观。

5. 延长旅游

个人认为不会延期,现在有优惠政策。从以前的九十元到现在的六十元,并且对洛阳各个学校的学生还免费发了旅游年票卡(有效期是两个月)。还对大亚湾地区也发了旅游年票,从省外的也可以享受到洛阳市民的待遇。并且今年因为疫情,旅游也都不好干。

6. 延长有啥旅游景点

有以下著名景点:

1.武鸣八景灵水、双桥伊岭岩、城西明秀园、濑琶文江塔、境北大明山、城东起凤山、北门黄道山、罗波潭。

2.伊岭岩位于县城南14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7公里,包括伊岭岩、花花大世界、千艺大观(在建中)、仙山院、会谈中心、现代观光农业园、壮民族小康村、甲泉、七十二道门、九洞山等景点。

3.灵水位于武鸣区南面,又称灵源、灵湖、灵犀水。灵水湖水面总面积2.93万平方米,水深2-3米,水温常年保持23℃左右,冬暖夏凉。西江苑,位于武鸣区城西,包括明秀园、春霞园、秋暇园以及把三园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西江河。

4.大明山位于武鸣东北部,距县城50公里,以“雨后明空晴翠”而得名,山体属弧形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长15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山脊线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最高峰,气势雄伟。

大明山以春岚、夏瀑、秋云、冬雪四时之景不同,著称于世。

7. 延长旅游点生命周期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首先了解山西这个城市。一方面说,古代祖先筑城兴市除了发展城市的政权职能外,客观上对城乡人民发展商品交换,

保护城内工商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使了城市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这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城市逐步成为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摇篮和载体。

人文历史文化古迹,山西是美丽的城市所以才回去开发旅游资源因为有它的优势,这里应该有当地的传说或故事吧 用这点都可以吸引人群。

以此成为令人想往的地方。人类的智慧、文化和历史就在城市打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

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这不仅具有考古的文物价值,而且,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

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

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初探(引用)

一、山西旅游资源特点

(一) 自然旅游资源基础雄厚,但空间组合性较差。

山西自然风光秀丽,主要以名山、瀑布、泉水,野生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为主体构架,充分体现我国北方“粗犷、雄厚”的风光特色 。已开发的名山有五谷山、恒山、芦芽山、灵空山、绵山、历山、老顶山、灵帝山、卦山、天龙山、五老峰等。另外还有大同火山群,集中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火山近30余座火山,保存完整,是进行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天然水景资源以规模壮观的大河、流泉、飞瀑最为突出,著名的有黄河、汾河、桑干河,壶口、娘子关瀑布及汤头温泉,奇村、顿村温泉,夏县温泉等,位于运城盆地的运城盐地,不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湖泊旅游胜地。另外,山西境内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蟒河自然保护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既可作为生态系统研究基地和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博物馆,又可作为一项不可多得的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旅游资源。

但是,从空间分布来看,山西众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中有近三分之二位于远离城镇,资源之间组合性差,很少有比较集中的景点群出现,加之交通不便、山区经济比较落后,从而使旅游景点吸引力降低,生命周期得不到延长,不仅给资源开发增加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了目前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却很多是“养在闺中人未识”的局面。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宗教建筑为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资源上相似性大,吸引力相对较弱。

山西省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全国保存完好的地面古建筑属唐宋以前的,山西省就占70%以上,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国家保护级文物名列全国第3位。省级重点保护古迹300余处,县级保护的历史文物达2000余处,因而有“中国地上历史博物馆”之称,大部分文物古迹,壁画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山西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者区。目前,有国家级及省级保护的革命纪念地16处,大部分已开发瞻仰、凭吊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构成山西省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

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是不断发展的传承文化,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山西有许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如寒食节、添仓节、油糕节等民间节日;剪纸、面塑、皮影戏,身歌剧、民歌、地方戏曲、社火、灯展、庙会及丰富的地方特产,汇聚为山西民俗风情的海洋,目前,全省已建成了村、乔家大院、河边村等三处民俗博物馆,分别反映了全省南、中、北三个地区不同的民俗特色。

从总体评价,山西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是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1)山西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和西安秦佣那样资源垄断性高,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古迹名胜。(2)全省人文旅游资源相似性大,宗教特色显著。全省仅寺庙、殿堂、道观就有3000处之多,这种状况不利于旅游活动层次的提高。(3)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源的吸引力。

(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配合较好。

由于自然条件的特色和历史的原因,山西的自然旅游资源常常成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背景,两者在特定的环境中,紧密结合成统一的整体,使旅游地形成一种综合的组合形式,游客可以通过一景、一地的旅行和游览,既饱览了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同时又能达到考察研究、论古探奇、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壶口瀑布、北武当山和五老峰中,除壹口瀑布外,其余四个皆是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中点缀有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活动的效益,丰富了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山西旅游资源开发非常有利的一面。

二、 山西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 从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看山西旅游客源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市场呈现出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及康体等专项旅游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对山西的国际旅游业更为不利。山西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等观光旅游资源为主,而为满足各种特殊旅游活动如度假、休闲、娱乐、购物、寻奇、探险等专门层次需要的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因而跟不上国际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虽然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有关部门着手开发了几个旅游度假区,但是从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需求和应具备的区位条件来看,山西在短期内不可能建成有国际意义的旅游度假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外出观光旅游已成为居民消费热点之一,对于居民收入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居民更是如此。1996年,国内旅游区人数已达6.4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而且国内旅游业已超出国际旅游业产值。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0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9.5-10.3亿人次。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有力拉动力。一方面,山西有着紧靠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越区位,“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另一方面,我国国内旅游业处于以观光型为主的发展初期,也就是说,现阶段居民出行旅游的目的地一般为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和文物古迹旅游地,这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融合一体为资源特色的山西旅游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机遇。

(二)从旅游客源市场看山西旅游业的地位

首先,山西国际旅游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包括外国人、华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总的来说呈递增趋势(表1)。从1980年到1996年16年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0.66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2%,旅游外汇收入年增长率为20.4%,旅游业作为一项创汇产业在全省的外贸体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全国国际旅游发展状况来看,山西国际旅游业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不含重庆)、自治区(除台湾)中,从1986年到1996年,山西省国际旅游人数及旅游创汇比一直在第24-28位间徘徊,即使是在较大增长的1996年,亦仅位次第26位,仅多于宁夏、青海、西藏、江西等省。其次,国际游客入境平均停留时数短,消费水平较低。1988年国际游客在晋停留天数为每人次1.43天,人均购物消费26元(人民币外汇券)。1996年增加到2.8天,但人均日消费仍低于同周边的河南、陕西等省。旅游商品销售额低,是影响山西省旅游外汇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山西国内旅游的市场前景看好。相对于国际旅游市场来说,山西国内旅游市场比较活跃,而且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表2)。1985年国内旅游人数不足400万人次,1996年增加到1318万人次,回笼货币相当于1985年的20多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30%,而且国内旅游人数及回笼货币数额超过新疆、江西、吉林等省,与福建、黑龙江等省接近,这说明相对于国际旅游业来说,山西国内旅游业在全国还是具有一定地位的。

三、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及问题

(一)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条件

从山西旅游资源吸引范围分析,由于山西旅游资源属于国际吸引向性的国际级和国家级资源较少,目前只有五台山、壹口瀑布、大同云岗石崖、解州关帝庙、恒山、应县木塔等景区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而这些资源中又缺乏象北京故宫、长城、西安泰佣、广西桂林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景点。一些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短期内也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相对来说,山西旅游资源中具有国内和省内吸引向性的旅游点服务,尤其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区、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黄崖洞风景区、管涔山风景区、灵宝山风景区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组合较好的景点,虽然目前还难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但却能引起国内及省内大中城市旅游者的兴趣,发展国内旅游潜力很大。

从旅游区位条件来看,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带,位于京津、西安、中原(洛阳、郑州、开封)三大旅游热点之间,这对山西旅游开发即是优势也是劣势。首先,由于缺乏便捷的国际交通口岸,加之距主要客源国较远,从入境海外游客的旅游空间行为看成为劣势。1995年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的资料表明,在来华旅游者中,只游览1-3座城市的旅游者占74.2%。就华北地区,京津、西安及中原地区是国际旅游的热点,1996年这几个地区的海外旅游人数为北京218万人次,陕西51.04万人次,河南24.2万人次,而山西只有9.6 万人次。由于缺乏与这三大旅游区竞争的高垄断性旅游资源,山西只能定位在上述旅游区的分流区层次上,而分流区的市场是较小且不稳定的。这种状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估计不会有较大转变。另一方面,旅游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达的国际旅游离不开发达的经济水平及外向性经济的推动。而山西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单一畸重的产业结构,以及山西“煤炭大省”对旅游资源的形象及游客心理的影响,也成为山西发展国际旅游业的限制因素。

其次,对于国内旅游客源来说,由于国内旅游的主体是大中城市居民,山西周围有京津、西安、郑州、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山东和河南省,有可观的市场潜力。随着太旧高速公路的开通,风陵渡,太阳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筑及侯西、侯月铁路线的正式通车,山西与京津、冀、陕、豫的交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目前,太原到原平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形成从京津冀到山西东部的旅游环形线路,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者利用双休日到山西旅游已成为可能。所以,着力开拓周边地区客源市场,是山西近期内的主要目标。与南方旅游资源相比,山西旅游资源有着南方所不具备的雄深、粗犷的奇险的特色,而且众多的山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都是消夏避署、回归自然的好去处,这些都可作为山西开拓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方旅游市场的有利条件。

(二)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旅游项目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准则。近年来,地方政府和群众集资开发的旅游项目逐渐增多,说明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多、风险小”的行业特点已引起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的科学分析和了解,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有些项目近距离重复,质量品位低,不适应市场需要。例如前一段时期在全国兴起的“人造景观热”影响到山西各地,很多地方的人造景观在内容、形式及制作上都显得粗糙、混乱,经不起推敲,令游人观一而三,游兴索然无味。这样的景点也许暂时能取得一些效益,但其内在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短,因而不会维持很久,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很多人造景观往往附着于原有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之中,破坏了原有资源的特色和形象。因此,山西旅游部门急需理顺管理渠道,对全省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及全面的可行性研究,真正从长远着眼,运用可持续发展及永续利用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开发。

其次,在旅游资源区域开发过程中,管理机制不顺,缺乏整体协调,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在一个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可能有五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分别是风景管理局、文物局(治)、宗教局(处)、旅游局及当地政府。由于各自管理体制不一,投资重点和利益也不一样,致使景区在投资、建设等方面不能配套协调。如壹口风景区是全国四十佳之一,瀑布属于风景局管理,投入大量资金,而与之一体的“旱地行船”和清长城是文物局管理,认为只是一般文物,不作重点开发,所以使景区建设一直不能整体同步进行,影响景区价值的发挥。这种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的局面严重困扰着山西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其次,各旅游区之间缺乏区域间的联系和协调,造成了旅游区间的盲目竞争,同时也难以形成通畅的旅游线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极为不利。

四、 山西旅游资源区域开发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山西旅游区域开发仍处于开发的生成期阶段。根据经验,在这一阶段中,旅游业的关键性举措主要是要丰富风景点结构,加强景区建设。具体开发对策如下:

(一)按照择优开发、保证重点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

由于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的财力和物力有限,不可能采取“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所以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选取项目投资时,应该首先在资源质量高,旅游基础好的部分地区实行择优发展战略。山西每年可用旅游开发的资金约2000多万元,应把这些不同渠道来的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扶持重点景区的建设,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整体规划,统一布局。从全省旅游资源区域开发来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大同、扬州、太原、临汾 、运城为主体的八大旅游区格局,各旅游区资源丰度不同,开发程度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单一腹地”开发模式

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的地区,只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重点开发一、两个场所值大,等级较多的旅游景点,把集中开发的几个旅游地作为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通过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加和完善来带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单一旅游中心地——腹地体系的蛛网式结构。如吕梁旅游区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吕梁山区,旅游业刚刚起步,今后应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风景区作为重点投资开发项目,建设配套设施,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其影响,还可与距其不远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联合开发,以二者旅游规模的扩大来带动 梁旅游区的旅游发展。

2、“等级序列”开发模式

太原、大同、忻州旅游区属于旅游资源价值大,开发程度较高的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多级别的旅游中心地,而且这些中心旅游景区在区域内已具有较强的集散功能。对旅游区的功能、规模及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这些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应以中心旅游景区为依托,在不断完善中心景区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和建设潜力大的旅游资源作为次一级的增长极,逐步形成旅游中心——次级旅游中心——旅游腹地的通道网落式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如忻州旅游区中,五台山风景区是忻州地区的一级旅游中心地,区内其它旅游景点虽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但目前还未能达到象五台山那样的吸引规模。今后除继续开发五台山各个台顶,开通改造台怀镇至五个台顶的道路,配套完善各台顶的服务设施等项目外,应加快开发管渗山——芦芽山风景区及代县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它们同五台山景区的联系,形成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大旅游圈,推动忻州旅游区向更高层次迈进。

3、“多核一共生”开发模式

在拥有若干个特色各异,规模相似,功能互补的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区内,应充分发挥各旅游中心景区的功能特色和资源优势,形成多旅游中心——腹地网络式的中心集合体,共同带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如运城旅游区,区内存在着多个级别较高的旅游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 山)云(梦山)自然保护区。这些旅游景点都已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其次,近年来与河南省联合开发的“黄河游”项目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因此,运城旅游区应继续完善“黄河游”及“关公故里游”等项目,大力开发五老峰风景区,历山自然保护区的观光、避署、休养、科考旅游,修复永济鹳雀楼及唐开元铁牛馆,舜都萍坂古城;加强各中心景区的联合,开发环状旅游线路,共同开拓国防国内旅游市场。

(二)选定目标市场,针对市场进行资源的开发及设施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遵循一定的市场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市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营、所以,客源目标市场的正确定位是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山西而言,发展国际旅游业相对于国内旅游业说,短期内还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往往需要付出比国内旅游收入更多的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山西不应再把重点放在国际旅游上,而应从实际出发,把眼光移到国内旅游市场的开拓,以国内旅游为主体,着眼发展大众化旅游,开创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旅游形式和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国内旅游者的宣传促销,为一般群众旅游者提供方便的旅游条件,同时积极创造发展国际旅游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稳步发展。根据山西省旅游资源状况、旅游业基本运营态势及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山西省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应该是:以国内旅游为主体,逐步培育进军国际市场的配套条件,以国内旅游带动国际旅游的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