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宁远县景区
炎帝陵,位于株洲炎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寝陵,这里古树参天、景色秀丽。千百年来,陵前的祭祀活动历久不衰,俎豆馨香,终年不绝。炎帝陵景区包括炎帝陵殿、御碑园、皇山碑林、天使公馆、圣火台、神农大殿、朝觐广场、圣德林、炎帝陵牌坊、崇德坊、鹿原陂、龙脑石、龙爪石、洗药池等景点,这些景点都分布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炎帝陵殿炎陵山(又名皇山)西麓,是炎帝陵景区的主体景点,大殿金瓦红墙,有浓郁的清式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壮丽堂皇。
过午门、行礼亭、陵殿、墓碑亭便是炎帝墓冢,墓前石碑为清道光七年知县沈道宽所书。冢丘碧草茵茵,四周花木郁郁。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自古以来便得到上起帝王、下至百姓的尊崇和祭奠。对炎帝的祭祀,传说中民间始于夏,官方见于周,帝王起于唐而兴于宋。以后历代皇帝便“三岁一举,率以为常”,每次祭祀完毕即刻御碑以作纪念。
景区内除了门票外,拜祭炎帝时所需的香、鞭炮以及景区内一些工作人员塞给游客的平安果等物品,都需要另外收费。
二、湖南宁远县旅游景点大全
宁远县的知名人文景观有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文庙、舜帝陵等。
九嶷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新“潇湘八景”之一,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辖区内已开发的景点有舜帝陵、紫霞岩、舜源峰、玉琯岩、古舜庙遗址、文庙、凤凰岩、桃花岩、永福寺、三分石、瑶寨等数十个。
九嶷山在宁远县境内,而湖南和广西地图上的九嶷山跨度很大,是大九嶷山(九嶷山脉),中心在蓝山县,跨越了蓝山县城的东西区域。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宁远县城南60里,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山,北连衡岳。这里峰峦叠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处,多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素以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动人的传说,驰名中外,令人神往。《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与萌渚岭的关系:有的说包括九嶷山,可是地图上是“深水”把二者分开了。如果说包括,则为 “大萌渚岭”山脉了。
夏朝时为纪念舜帝而建的舜帝陵,为“中华第一古陵”,历代君王祭祀不断,1999年修复一新,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祭祖朝拜的圣地。
舜帝陵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嶷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
据《九疑山志》记载,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地点在大阳溪,白鹤观前。第二座舜庙建于秦代,旧址在玉琯岩旁,2000年该遗址被发现,0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02年经省文物考古所勘探试掘,确定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叠压文化层最深处约3米。遗址南北狭长,五进,九开间,完全符合古代帝陵“九五之尊”的体制。现在的舜帝庙是公元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由玉琯岩搬迁而来,位于舜源峰北麓,坐南朝北。
如今的舜庙为上世纪90年代重建,共斥资近三千万元,于99年落成。新建成的舜庙占地600余亩,坐南朝北,庄严肃穆,这是国内唯一的舜帝陵墓。陵庙为仿清式,两重院落,四进建筑,由神道、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和陵山(舜源峰)组成。舜帝陵从1995年抢修重新开放以来,一直是海内外游客、炎黄子孙朝拜祭祖的“圣地”,并被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紫霞岩,又名“重华岩”,位于九疑山风景名胜区舜源峰西南一公里。“重华”是舜帝的名字。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曾游此岩,因而得名。每当雨过天睛,阳光覆照,岩壁上闪射出紫色的霞光,所以后人称之为紫霞岩。紫霞岩分内岩和外岩两部分。外岩雄伟壮观,内岩幽深敞阔。岩洞游程1556米。洞内各种钟乳石似人似花,象鸟象兽,岩内有一条“九曲银河”蜿蜒盘旋,将此景观串连一体;自唐代以来,岩内就留有元结、沈绅、蒋之奇、寇准、宋之问、李少白、何大斌等名人骚客的石刻墨迹,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游九疑山时曾在此岩“炊粥就碗”三天四夜。 舜源峰猴山位居“九疑山”之首,乃华夏始祖舜帝的崩葬之地。峰上野猴成群,花果遍地,奇树、怪石、亭阁相映成趣,巧夺天工,加上珍稀动、植物众多,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不仅是天然的“珍稀动、植物宝库”和“森林氧吧”,还有中国“第二花果山”之美誉。
宁远文庙,又名学宫。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西南隅,原建于汉泠道故城(今名东城),宋乾德三年(965年)随县城迁建于此。文庙是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是祭祀历史文化名人也子和唯一官司办的学府,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宁远文庙在我国现存的文庙真建筑(含也庙、文宣王庙、学宫、夫子庙、先师庙)中,是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建筑之一,南北长170.8米,东西宽60.2米,占地10282平方米,其规模在全国现存文庙中屈指可数。
宁远文庙以精美的石雕著称,特别是20根整体高5米的灰色大理石蟠龙舞凤石雕柱采用高浮雕镂空工艺,十分精美,为全国古建筑中所仅有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人们称为“国宝”,庙内众多有石雕装饰相互辉映,包括了石雕的全部工艺手法,犹如一座完美的石雕工艺博物馆。
宁远文庙自北宋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十余次维修及重修,后存建筑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八年(1882)时所重修。整座文庙建筑规划合理,结构科学,排水迅速、房屋装修艺术的地方风格、民族风格十分浓烈。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1996年11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湖南宁远县有什么好玩的
有钱哪里都好玩,没钱就算了,哪都不好玩,欣赏风景,吃土特产,游泳,来我们这里,农家乐,大人游泳10元一次,小孩5元,村里有明代古建筑,有大型水库,免费游泳,钓鱼,摸虾,不过免费的"景点",出事得后果自负,
四、湖南宁远县旅游景点
湖南永州介绍 主要景点: 柳子庙·萍岛·香零山·回龙塔·朝阳岩·文庙·武庙·法华寺·文昌阁·文秀塔·怀素园·博物馆·滨江·虎岩公园·百里平湖·李达故居·千年古樟·巴洲度假村·古战场遗址·石棚·古佛岩·异蛇山庄及永州八记遗址; 永州的旅游景点介绍列表 永州思古——柳子庙 “永南洞目”第一—道州月岩 “四教合一”的圣地——豸山 潇湘二水风光 二万年前的石棚 古稻作发源地——玉蟾岩遗址 清代民居——九疑山黄家大院 神奇奥秘的三分石 人间仙境——阳明山 舜帝南巡驻地——东安舜皇山 湘南最早的城池——舂陵古城 南国摩崖第一家——浯溪碑林 瑶族第一殿——江华盘王殿 千年学宫——宁远文庙 九嶷风光 舜帝归处——九嶷山 袁家渴原址 美丽的西山 寂寞香零山 永州地处湖南省南部,湘江上游,因有湘江与潇水在城北4公里的苹岛会合,故通常人们又以潇湘代称。 永州市是一座非常秀丽的古城。由于天然的山势,整个城市构成一个雄鹰展翅的形状。富有传奇色彩的潇水河穿城而过。游览区在潇水西岸南侧,有柳子庙,零陵文庙、朝阳岩、香陵山、绿天庵、回龙塔、高山寺等名胜古迹和朝阳旭日、苹洲春涨、愚溪眺雪、回龙夕照、香陵烟雨等绝色奇景。 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除了城区各景点和宁远九嶷山、祁阳浯溪之外,整个永州(零陵)地区的游览处所也很多。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东安舜皇山,双牌阳明山,江华阳华岩、江永龙虎关等。 舜皇岩,位于东安县西、越城岭腹部与雪峰山尾部交接处,有大小山峰100多座,真可以说是群峰踵踵,古木苍苍,加之山间庙宇石刻遍布,充满传奇色彩。阳明山,是双牌县东隅一座海拨1600多米的高山,方圆数十里间,山高水秀,林茂润深,景色十分迷人。 阳华岩,在江华县城东南5公里竹园寨回龙山之下,山势向阳,陡峭如削,中有石磬,下有寒泉。关于这里的景致,唐道州刺史元结在《阳华岩铭有序》中有如下的评价:“吾游处山林三十几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嘉者,未也。” 江华龙虎关,地处西南端湘桂边界交接处。说它是关,这里并无城墙壁垒,只不过是五岭山脉中的一处隘口,但却十分险要:关北是都庞岭的悬崖峭壁,关南是萌渚岭的层层峰峦,发源于江永县境内的桃水河穿关西流,河中礁石嶙峋,水流湍急,旋涡密布,两岸石峰突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此为历代兵家所看中,留迹颇多。 浯溪,也是可以与永州媲美的中国古代文化游览区。“浯溪胜概,雄冠三湘”,可见它作为名胜古迹,在湖南人文旅游景观中的位置。 浯溪是发源于双牌县阳明山的一条小溪,流经祁阳盆地后在县城南郊2公里处的古渡口流入湘江。这里溪水两侧和湘江的南岸石峰陡峭,古树茂盛,不管是唐朝的梓树,还是宋朝的柏树和元、明、清朝的松树、檀树,都是郁郁葱葱。 在浯溪的山上,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景观十分奇特。浯溪原本不过是一条无名小溪,石峰也是一些无名的石头山,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著名散文家、诗人元吉到道州(今道县)赴任做刺史,乘船溯湘江西上,经过祁阳县城,发现这里异石突起,溪水潺潺,甚是清幽恬静,便命人盖起了住宅,建起了亭台,并将小溪起名“浯溪”。 后来,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路过祁阳,元吉趁此机会,邀他将自己作的记述“安史之乱”始末的“颂碑”《大唐中兴颂》书写在靠近湘江边的一处摩崖之上,并请手艺高超的石匠加以镌刻。碑纵3米,,332字,字径15公分。这样,元颂,颜书,加上天工造就的峭岩,文奇、字奇、石奇,堪称浯溪摩崖“三绝”,自此,“三吾与五岳四渎并峙无穷”,后人对此丰碑是“百拜不能休”。对其拓本是“家家传宝逾琳琅”,甚至皇帝也不例外。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唐元吉独创“三吾”到清末的1100多年间,就在浯溪修建了亭、轩、阁、院30多处,为浯溪留下了纪念的宰相、将帅、名人、学士、书家250多人。宋代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一般都到这里游览。作有诗、铭、赋、记400余篇。除剥蚀、散失的碑刻外,现存有380多方。,,字大者直径300公分,,浯溪便形成了“无崖不刻文,有石就题诗”的独特露天碑林,为中国史学、文学、文字、书法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江永县位于湖南永州市都庞岭南侧,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边远小县。地处漓江潇水上游,其西南出龙虎关(湖南广西交界处)与桂林阳朔相距不超过三小时左右的车程,因而地貌与阳朔兴坪附近的莲花岩一带相似,以平畴原野夹以喀斯特石灰岩秀峰为主,景色秀丽。该县系汉、瑶两族杂居地,人文风情旖旎。它有着香米、香柚、香芋、香姜、香菇等特产,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香柚之乡”和“中国香芋之乡”。 永州江永旅游景点: 。两村皆系当地近年发掘的古村落,除极少驴友外,目前尚无旅游团队前往。位于谢沐河边的上甘棠村古有“甘棠八景”,以汉、宋代的古老石桥、明代的残阁、摩崖石刻及古民居成为看点。而黄村瑶寨则以自然风光的山野风情令人赏心悦目。由上甘棠去黄村的约7公里古驿道可为田原景色的徒步路线。 ,自元代遭官府血洗而不知所终。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江永县发掘考证发现。该地为丛山环抱之中一串葫芦型盆地,分上、中、下三峒。峒内阡陌纵横,水碧如玉,千山竞秀,万木葱笼。主要游览地为潇水源头高达100多米的大泊水瀑布(攀山约45分钟可达)和宽达100多米的仙女散花瀑布、潇水桥一带古木岸柳、下峒口穿岩石林石寨。上峒盆地风光尤佳,由此去仙女散花瀑布亦可作为徒步攀登路线。 。女书是一种在该地妇女中流传千年的表声文字符号。她产生,传播,使用于当地的民俗之中,尚有不少不解之秘。普美村新建有女书博物馆和学堂。而该村位于潇水河畔,风光十分迷人。建议从上江圩过南头大桥沿西岸小径北行,探寻乡村风情。最后从博物馆通向上江圩北头的新建吊桥回返。 *) =*">
五、湖南宁远县旅游景点推荐
首先是永州市零陵城区的永州八景,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愚溪眺雪,烟雨香零山,萍岛春涨,高山寺,文庙,武庙,回龙塔,永州三中的恩荷庵。
远一点的欣赏古建筑及风水布局的有何仙观的周家大院,何仙姑村的何仙姑庵,龙家大院,李家大院,江永的上甘棠村,沟蓝瑶寨等。
以欣赏山水及鲜花为主的有东安的舜皇山,舜皇洞,南溪花海。双牌的阳明山,桐子坳的杏叶林,花千谷。宁远的九疑山,下灌村花海,道县的月牙岩等。
六、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旅游推荐
在湖南南部还藏着一个拥有2100年历史的古城,那就是零陵古城。
零陵古城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建于公元前124年,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古城之一,曾经柳宗元被贬到这里任职。零陵古城也被称为永州古城,还有一个雅称叫做“潇湘”。
如今的零陵古城位于潇水河西,以柳子庙、柳子古街、愚溪为中心辐射。状元楼是曾经的零陵师专附中的校大门。
还有座千年古镇,便是坐落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的“下灌古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