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境内长城文化指的是什么?

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都在甘肃境内——临洮,敦煌,嘉峪关,总里程达4000公里,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可谓长城资源大省,长城文化丰厚。
人们都有一个笼统的概念:万里长城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修建的。其实长城起自春秋末战国初,当时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建起了各自的长城。秦国在甘肃境内的长城修筑于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306——250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后,拆除各诸侯国之间的城墙,修筑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防御匈奴的万里长城。
过去学术界对长城西端的临洮存在疑问,临洮古称指岷县,而临洮古称狄道。那么到底在哪儿呢?岷县一直没有找到长城的遗迹,而考古工作者却在临洮县新添乡三十里墩的杀王坡发现秦长城。经过多年考证,考古界确认临洮县是秦长城西端的起点,古代文献资料所载的“临洮”“辽东”应该都是泛指,临近洮河的意思。
关于秦长城在甘肃的走向,有两种意见:一是2004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的《长城》分册所说的,秦始皇修长城基本是沿着昭襄王时的路线走的,始起临洮,然后走渭源、陇西,北上通渭、静宁,到六盘山北麓入宁夏的西吉、固原、彭阳,再入甘肃的镇原、环县、华池向陕西延伸,这样就分明将兰州圈出了长城之外。该书认为,秦长城走向的战略意图很明显,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渭水流域及泾水流域,而洮河下游,包括当时的兰州一带并不是秦长城想控制的目标。第二种意见是新近出版的《甘肃通史》,认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起临洮境,沿洮河而北,入今兰州境与榆中长城相接,再向北,一直出甘肃,过宁夏,入内蒙,到辽东。
我比较倾向第一种意见。因为当时蒙恬收取河套地区,抗击匈奴的主战场在北方,《史记》虽记载当时新设立了包括榆中在内的三十四个县,但兰州那时毕竟属于戎,狄少数民族杂居地,不会是长城沿线的重镇。兰州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在汉武帝开拓疆土,设置河西四郡以后才彰显出来的。黄河古渡,金城关作为西汉以来的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在中华文明史上闪现出璀璨的光华,那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但是与秦长城关系不大。
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西端,三座雄伟的关楼屹立茫茫戈壁,气势和造型都胜过东端的山海关。山海关一头入海,一头蜿蜒盘山,确有特色,但它仅有一座关楼,不及嘉峪关巍峨多姿。山海关明确占了“天下第一关”的头匾,嘉峪关只好含糊地称为“天下雄关”。这两座关城伟岸耸立五百多年,无论建筑艺术还是精神内涵,都足以引起我们无比的民族自豪感。这里想要指出的是,嘉峪关作为明朝的边关,与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相比,已经向东收缩了一千里!明王朝推翻了元朝之后,再也无力将元蒙逐出更遥远的漠北,只好在河西筑关,以为防守。中华帝国到了明代不再有汉唐的气象。与汉唐边关相比,嘉峪关显然成了退缩,保守的象征。
几年前,曾为嘉峪关写过一首诗:“边塞东收一千里,雄关空锁五百年。世人不赏秦时月,吊古幽思一块砖。”那块经过精密计算所剩的“定城砖”的传说确实绝妙,无论是否确有其事,嘉峪关修筑之严格、之精美是有历史记载的。明代军籍是世袭的,军户世代戍边,并承担长城的修筑。嘉峪关城墙就是以军户家庭承包的方式修筑的,检验办法是对着新筑的城墙射箭,如果箭头入墙,或推倒重筑,或全家砍头。坚固没得说,只是建关以来不曾有过鏖战,这也是与山海关所不同的。
二、环县特色文化
环县特色文化有环县道情皮影戏、环县木钵万灯会、环县刺绣、环县兴隆山壁画、环县社火跑马等。
1、环县道情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
2、环县木钵万灯会:木钵庙会与兴隆山庙会一脉相承,都是无量祖师庙会,木钵庙为兴隆山无量祖师的歇马凉亭。因此,兴隆山庙会上的万灯会与木钵三月三日庙会万灯会一脉相承。万灯会的民间信仰习俗约产生于元末明初。
3、环县刺绣:明清时期是环县刺绣内容的丰富期,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这种针工技艺普及于家家户户,属兴旺期。
4、环县兴隆山壁画:环县兴隆山以道教无量祖师为第一尊神,因此其壁画也以描绘道教神话故事为主,儒、释故事合流混绘,是三教合流混杂这一宗教历史发展进程形象化的体现和反映。
5、环县社火跑马:跑马俗称“跑场子”,是环县社火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据初步考证,晚清时期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民初大盛且有一定的规模。
三、中国皮影之乡到底在哪儿
庆阳环县皮影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6月9日,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环县为“皮影之乡”。
庆阳皮影历史悠久。清末民初的皮影艺人解长春在皮影的制作和演唱诸方面,作了大胆的改进,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以新的生命。解长春的传人,继承发展了解氏皮影艺术,使得这个古老艺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起源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人,经常南下侵扰,首当其冲的便是彭阳(今庆阳、镇原境)一带,有一次匈奴人将彭阳县令杀了,当时的汉武帝刘彻大怒,发兵十万,亲率出征,来到彭阳。当夺得战争胜利时,一个噩耗传到了彭阳行宫,刘彻的一位爱妃病故了,刘彻闻之,深为悲痛。
这时有个方士进言,他能使皇妃再现,于是他用皮革制作了一个酷似刘彻爱妃的偶像,他自己藏在了这个偶像的后面,带动这个偶像在帏帐内来回走动。
方士让刘彻在帐外观看,非常逼真。后来刘彻离开彭阳,这种偶像光影的“把戏”便在彭阳一带流传开了。后来,为了制作表演方便,人物偶像逐渐缩小,发展成为今天皮影了。
皮影艺术有多个流派,所以有好几个皮影之乡。
例如: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
陕西省渭南市华县: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皮影之乡”;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
辽宁省凌源市:
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