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泉古镇的人文历史

万里旅行网 2023-02-25 06:45 编辑:yyns 284阅读

暖泉古镇的人文历史

暖泉古镇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古镇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蔚州志·渠道图》中记载:“出城西三十里暖泉堡中,泉之源以石瓮分东西流”,又说“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故云。”“暖泉”之名正源于此。两泉最有名者为逢源池水,泉水经东西两龙口相向而出,环村缓流。逢源池南为凉亭书院,书院中主体建筑是座凉亭,泉水从地下穿亭而过,亭前有一过流水井,石砌八角形,故称八角井。“水过凉亭八角井”是蔚县“八大胜景”之一。泉水沿环村明渠浇灌着镇区南的数百亩菜园和稻田,最后流入镇区东南的壶流河水库,数九寒天暖泉水流出1.5公里内不结冰。

西古堡是“三堡”之一,俗称“寨堡”,位于暖泉镇西南,古堡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续建于明末清初。此地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为一体,是古蔚州800庄堡中最为独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例。

仙林的历史文化

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东绿色走廊的仙林地区,距南京紫金山、栖霞山、汤山和燕子矶等四大风景区不足5公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修身治学的好地方。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攻打集庆(今南京)时,曾在仙鹤观(仙鹤山)居住一年有余,一面研究攻打集庆的谋略,一面认真学习治国的方略。

南朝齐代文学家王融曾讲“鹤林双树,显究竟以开珉”,即如果您想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脱离愚昧,最好的修身治学地点就是“鹤林双树”之地。

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梁文帝第六子萧宏、第九子萧恢,第十子萧瞻等历史名人都葬于仙林 。其墓前神道上的辟邪石刻和石柱石刻造型雄浑、简练,别具神韵,是仙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的象征。

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禁烟名臣,原两广总督和闽浙总督——邓廷桢(1775-1846)的幼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仙林度过的,他为官勤政廉明,刚直不阿,是反帝抗英的历史人物,是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后归葬仙林地区的灵山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