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江路在苏州哪个区?
姑苏区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属于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平江路一带是苏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它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体现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悠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还有为数众多的老建筑,许多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间。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平江路是沿河的路,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北面是拙政园,南面是网师园,两侧伸出众多历史悠久的小巷,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港、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平江路现在是石板路面,路旁挺拔的香樟苍翠葱郁,撑出一片绿荫。驳岸上,一行石栏,石桌石凳点缀其间。在这里,随意拐进一座老宅,都可以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有平江府,再有苏州城。”平江,原为苏州府之名。据历史载:宋政和三年(1113)正月,升苏州为平江府,平江之名自此始。元至元十二年(1276),以苏州为平江路治所。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克平江之后,改设苏州府。在二百五十多年中,苏州城作为平江府、路所辖若干县的统治中心,又有平江城之称,街名平江路即源于此。
二、宁波八大历史文化街区是哪八个
海曙区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区
海曙区郁家巷历史文化街区
海曙区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
海曙区鼓楼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
海曙区尚书街历史文化街区
海曙区莲桥街历史文化街区
江北区慈城历史文化街区
江北区德记巷历史文化街区
三、能解释一下有关建筑的红线,绿线等各种颜色的线的情况吗?
是要这个吗?? 城市紫线、绿线、红线、蓝线 城市紫线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根据规定,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禁止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禁止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禁止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禁止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禁止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城市绿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按建设部出台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规定,绿线内的土地只准用于绿化建设,除国家重点建设等特殊用地外,不得改为他用。 城市红线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据介绍,居住建筑退后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在主干道两侧的不小于5米,在次干道不小于3米。 城市蓝线 城市蓝线,是指水域保护区,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四、关于海口古街的资料、
海口古街保护区
府城格局保护区的保护
保护区四至范围为:北至红城湖,南到高登西路和高登中路,西起朱桔里路和云霞路,东达琼州大道。保护府城传统城市道路的格局、走向、宽度及街道空间尺度。保护区内街道分为重点保护街道和建设控制街道,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与控制措施。重点保护街道为尚未经过拓宽改造的北胜街、绣衣坊、马鞍街、达士巷、鼓楼街、忠介路、福地巷、尚书直街、朱桔里金花村等历史性街道,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持原有的道路宽度、格局走向和空间尺度,不得进行大规模的拓宽改造。
海口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采取“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级保护的方式。
重点保护区:以中山路、新华北路、解放东路、博爱路北段四条保存较完好、风貌特色突出的街道为核心,保护区范围北起长堤路,南至新民西路以南20米,西起新华北路以西20米,东达博爱路以东20米。
重点保护区范围内,必须严格保护原有街道的格局、宽度和空间尺度,对传统建筑应以保存、修缮和维护为主,尽量完整保留其中尚存的历史真迹部分;地段内允许局部改造、加固危房和改善内部设施,但必须保持地段内历史格局及整体历史风貌。
建设控制区:北起长堤路、南至解放东路、西起龙华路、东达新华北路的地块;北起新民西路、南至文明西路、西起新华南路、东达博爱路的地块;和北起水巷口街、南到文明中路、西起博爱路、东至在大东路的地块。
建设控制区范围内,必须保存原有街道的走向、格局与空间尺度,对现存凡可保留的传统建筑均应加强维修继续保留,无法保留的建筑可逐步更新,新建建筑外观必须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沿建设控制区边界外拓100米范围内,禁止建设严重影响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景观的项目。
此外,有特色的传统建构筑物的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传统地名的保护和工艺美术、文学艺术、风味饮食、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也被写入规划。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