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福安一中历史
福安市一中(9张)宁郡中学堂始创于1902年。一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累迁校址。原址在霞浦城南,后迁宁德三都澳,继迁宁德城关,再迁福安,后又复迁宁行三都澳,最后定址于福安扆山。校名也先后更名为“福宁府中学堂”、“福宁府中学校”、“福建福宁中学校”、“福建省立第三中学”、“福建省立第三初级中学”、“福建省立三都初级中学”、“福建省立三都中学”。 福安一中的另一源头“福安县立初级中学”始创于1924年,原校址即今福安一中教师旧宿舍楼。其校名也先后改为 “福安县立扆山初级中学”、“福安县立初级茶业职业学校”、“省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福安县立初级中学”。 1950年,福安专署决定将省立三都中学再迁福安,与福安县立初级中学合并,合称为“三都福安联合中学”,简称“联中”。至此,双流合一。至1954年,正式定名为“福建省福安第一中学”,并被福建省确定为首批十四所省重点中学之一。
编辑本段学校规模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坐落在福安市城北风景秀丽的山顶上。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2000多人。教师161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121人,现任校长苏锦绣,中学高级教师。学校的教学大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综合楼等教学用房44228平方米,图书馆拥有图书84867册,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配置达到省达标学校标准。 具有优良传统的福安一中全体教职工团结奋进,求实争先,在办学条件差、生源起点比全区各市(县)重点中学低的不利条件下,顽强拼搏,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学生的奋发向上、敢于争先,使起点比较低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较大的提高。近几年来,福安一中高考上省专、本二以上人数仍居全区前列,2001年高考上本二以上人数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录取全国重点大学人数134人,有41人荣获朱复良奖学金(占该市获奖人数的65%)。荣获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的钱磊同学以总分900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省理科第一名,录取北京大学,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全国各高等院校录取的录取率达到95%。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为了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学校领导把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管理和质量,一流的后勤保障”作为办学的奋斗目标;狠抓“四风”建设,促进学校精神风貌的持续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重视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超常教育”课题研究被省教育厅定为重点教研课题。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在“超常教育”课题研究方面又有新的突破,成为福安一中办学的一个特色。 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把感恩教育与新课程的实施相结合,致力提升学生“智商”,开发“情商”,教研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开展的《优秀电影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实证研究》等国家级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高考成绩长期稳居宁德市前列,多名学生荣获福建省高考文、理科状元,连续两年荣获国际中学生数学奥赛金牌,为福建省实现数学奥赛金牌零的突破作出贡献的,学校连续五年荣获省“数学尖子摇篮”称号、获第十届“福建省文明学校”称号。 为了加强学生间,历届校友等的交流,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对新事物的兴趣,福安一中还成立了自己的论坛,这在福建的学校里还是比较新颖的!
编辑本段感恩文化
感恩教育是福安一中一贯的主张,从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通知书中就有“感恩提示”,提示学生在成功之余,不忘感恩父母,朋友,母校。入校后学校会通过感恩主题班会,学生参加感恩活动等方式进行感恩教育。
编辑本段校容校貌
生物园
福安一中是个袖珍校,位于福安扆山上,风景秀丽,教学区除五栋主体建筑(教育楼、教学楼、科技楼、状元楼)外,其余地方几乎都被绿化了,福安一中是“省花园式单位”,校园中处处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点:砚池、枫韵、星座花坛、生物园等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砚池
校门古樟树
编辑本段外界评价
福安一中一直是当地人民心中的“北大”,当地有一个共识,考进一中,一只脚就已经迈进大学校门 众多学子都以进一中学习为光荣。 不仅在福安市,福安一中在宁德市乃至福建省都是佼佼者,历年高考各项分数均位于宁德市榜首,福建省前列,福安一中已成为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重点学校
二、福建宁德地区福安话源自哪???????
闽东方言大概形成于唐朝,底层词汇一定程度上受到古越语的影响。福安是闽人,客家人的发祥地,她完整保留着古闽越族文化和北方汉民族文化;福安话保留古文八音和北方方言五韵拼音及英文音标拼读;且保留古汉语文言文的深刻含义和说法。
三、福安话的简介
福安话属闽语闽东语的北片区,是闽东语北片的代表。主要通行于福建省东北部交溪流域的福安市、霞浦县、周宁县和柘荣县。
福安 历史上属于霞浦县 ,因地偏难治,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划出长溪县(今霞浦县 )西北二乡、九里建福安县。福安建县后,属长溪县。因为分离时间较早,加古时地理偏僻,因此福安话受土族及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现在的福安话语调较为特殊,与福鼎话形成闽东话福宁片的南北两极。福安话与同属于闽东的9县市中的福鼎,宁德、寿宁、古田、屏南等几个县市语言上交流比较麻烦,特别是福鼎,古田,屏南三县市,基本上无法交流。与南片的福州话相比福安话有自己的特点,比福州话多了j,w两个浊音声母,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土族及少数民族语言影响。一些基本的词汇也有自己的特色。闽东语内部差别较大,除去霞浦话,北片区与南片区交流有定困难。与闽东语南片区的代表方言福州话相比,两者之间的词汇与音调有一定的差别。但其语言内部的一些特有的特点却及其相似,如连读声母的变化、韵母的变化、音调的变化等。与福州话不同的是,福安话并未出现/n/和/l/混淆的情况,日常常用词汇南北两片比较接近。
在福安,从十八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末,先后出现了《安腔八音》和《简易识字七音字汇》等福安话韵书,为方便传教,西班牙传教士伊格那西欧·伊巴聂兹历时近11年编了一本福安话词典班华字典》。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