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万里旅行网 2023-03-18 11:30 编辑:yyns 167阅读

这33幅作品,基本诠释了中国书法的巅峰。

或许,有些我们已经看不到真迹了。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从书法史的角度,他们都曾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2000多年了,我们依然有机会看到这些作品的摹本或者真迹,

对于每个艺术家,其实都会为之感动的。

当然,你要知道更多的完整的经典书法作品,可以猛戳下面链接,都给你整理好了~

别找了,历代书法高清经典碑帖都在这里了

1、篆书

1.1规范了大篆的《石鼓文》

《石鼓文》是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规范了大篆,强化了篆书的书写性,为小篆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我国所见的最早石刻文字。

《石鼓文》

1.2小篆之宗的《峄山刻石》

李斯的《峄山刻石》成为了现在还能看到的最为经典、最为清晰的标准小篆遗迹作品,被视为小篆之宗。

李斯《峄山刻石》

1.3誉为“铁线描”的《三坟记》

在书法史上,一般认为小篆自秦达到顶峰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所谓“李斯之后篆学废”。

这样的境况直到唐代李阳冰的出现,才出现了复兴气象。

而真正能代表李阳冰高超的篆书水平,是《三坟记》。

李阳冰《三坟记》

2、隶书

2.1“隶中草书”之称的《石门颂》

《石门颂》虽然为隶书,但是古拙、飘逸、富有篆义的个性,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郙阁颂》、《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是汉代颂体代表作。

东汉《石门颂》

2.2精美的《乙瑛碑》

《乙瑛碑》的艺术价值,不体现在用笔,也不体现在结体,而是体现在对美的感觉的精准把握上,有“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之感。

东汉《乙瑛碑》

2.3将“细”和“劲”推向极致的《礼器碑》

《礼器碑》把隶书中的“细”与“劲”发挥到了极致,与《乙瑛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历来被金石家、书法家奉为隶书楷模。

东汉《礼器碑》

2.4汉隶方笔系统代表《张迁碑》

《张迁碑》不但是方整劲古一类隶书中的翘楚,而且也是整个汉隶的代表之作。

东汉《张迁碑》

2.5汉隶圆笔系统代表《曹全碑》

与《张迁碑》截然不同的风格,《曹全碑》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东汉《曹全碑》

3、楷书

3.1“古体”质朴风格《宣示表》

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楷书之祖”,其代表作《宣示表》去掉了人为雕琢的痕迹,返归与“自然”的天真状态,表现出朴拙与天然。

钟繇《宣示表》

3.2“今体”妍美代表《黄庭经》

王羲之的楷书去掉了钟繇的隶意古拙,显得更加的端正和精致,为“今体”楷书形成奠定了基础。

王羲之《黄庭经》

3.3隶书笔意楷书《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虽然有结构有楷化的意味,但具有隶书的体势和隶书的用笔,楷中带隶,是“别样”的楷书。

东晋《爨宝子碑》

3.4“刀感”魏碑楷书《始平公造像记》

《始平公造像记》作为魏碑典范,它基本采用方笔,果断斩截,棱角方整得像刀切的一样,用软的毛笔,开辟了楷书的“刀感”的风格。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

3.5清秀魏碑楷书《张黑女墓志》

《张黑女墓志》虽具有“金石气”,却不失清秀灵动,既有北碑俊迈之气,又含南帖温文尔雅,是北碑之佼佼者。

北魏《张黑女墓志》

3.6欧体《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3.7颜体《颜家庙碑》

书法史上的“颜体”,一般不是指的颜真卿早期的如《多宝塔碑》等作品,而是他的后期书法如《颜家庙碑》。

颜真卿《颜家庙碑》

3.8柳体《玄秘塔碑》

与颜真卿齐名有“颜筋柳骨”之誉的另一位楷书大家是柳公权,他结合欧体和颜体的特点,创立了柳体,代表作品《玄秘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3.9网红“瘦金体”《秾芳诗帖》

宋徽宗虽然在政治上昏庸,但在艺术上才华极高,在面临着书坛王羲之、颜真卿等前辈书法巨匠的压力,22岁宋徽宗居然还能另辟蹊跷,开宗立派,开创“瘦金体”。

瘦金体《秾芳诗帖》

3.10赵体《胆巴碑》

赵孟頫延续了晋人楷书体系,比“刻意为之”的唐代楷书更加自然天真,代表作《胆巴碑》。

赵孟頫《胆巴碑》

4、行书

4.1尽善尽美的《兰亭序》

一千多年了,我们再来看他写得字,依旧感觉美到炸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实至名归。

王羲之《兰亭序》

4.2一笔书《中秋帖》

王献之《中秋帖》其用笔婉转流动,一气呵成,有“一笔书”之妙。

王献之《中秋帖》

4.3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伯远帖》

王珣《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被列为天下第四行书。

王珣《伯远帖》

4.4悲痛的《祭侄文稿》

好的书法佳作并不总是诞生于闲情雅致或心平气和,它有时也与悲哀、痛苦相伴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亦是如此,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4.5温雅的《韭花帖》

杨凝式《韭花帖》用笔和缓,不同于《兰亭序》的轻快巧丽,笔画的气息更加质朴沉着,它开启了宋代尚意书法的先河,被誉为“天下第五行书”。

杨凝式《韭花帖》

4.6“石压蛤蟆”的《寒食帖》

苏轼《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寒食诗帖》

4.7“死蛇挂树”的《松风阁》

黄庭坚的《松风阁》,被誉为天下第九行书。

黄庭坚《松风阁》

4.8“八面出锋”的《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被誉为“天下第八行书”。

米芾《蜀素帖》

4.9精致的《赤壁赋》

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一生在学王羲之,学成了书法大家。

赵孟頫《赤壁赋》

5、草书

5.1一笔书《冠军贴》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对后世的草书大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张芝《冠军贴》

5.2最早的名人墨迹《平复帖》

陆机《平复帖》对我国文字研究和书法书体演变等方面都有极高参考价值,它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一件名人墨迹,被称为“天下第一帖”。

陆机《平复帖》

5.3草书精华《十七帖》

1600年来,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始终屹立不倒,他的楷、行、草,都成为了滋养后代的营养。

王羲之《十七帖》

5.4理论和艺术兼备的《书谱》

孙过庭的《书谱》之美,美在天然,美在清新,美在平中见奇,美在奇极而淡。

孙过庭《书谱》

5.5狂草高峰《古诗四帖》

张旭《古诗四帖》是千古杰作,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宏大的草书场面。

张旭《古诗四帖》

5.6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

怀素《自叙帖》自唐末五代以来一直是草书领域的热门法帖,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它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人称“天下第一草书”。

怀素《自叙帖》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