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准备
关键词:招生宣传、彩页制作、招生模式指导和公开课设计
忌讳一开始作报纸广告,尝试免费试听课或小范围公开课以锻炼老师。
彩页制作:根据不同时期制作主题不同的宣传彩页。
媒体广告:根据招生或者举办活动的不同主题设计出内容不同的模板。
教师培训要包括公开课内容, 但对于新培训辅导学校来讲远远不够,应结合当地实际,看规模大小指导其尽量作一次成功的公开课,以此树立信心、公开课受众群的组织,建议培训辅导学校充分重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以确保家长及学生的预期人数,必要时临时可借用一些学生、公开课内容审查、效果分析以及信息库建立。
人员部门安排
关键词:学校部门设置、人员分工和初期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
前台咨询人员培训及管理:内容涉及人员选聘、体系文件学习、家长沟通技巧、考勤管理和接待礼仪等。
教学部、教务部、市场招生部、物流部、 行管部和财务部、部门考核标准、教研会指导意见,针对教研会应拿出一整套可行方案,以真正提升教学水平和家长会组织模式。
招生到底怎么做?
到底如何才能实现招生,加下来将用3000+字,从 4方面入手,理论+干货,让你能够快速掌握招生怎么做!
其实,关于招生问题,绝对是我被问过最多的问题了。
“怎么办,我一直招不到学生,有没有什么方便快捷见效快的方法?”
我只能回复:“抱歉,没有。”
老师追问:“那应该怎么做才能招到学生?”
我只能长叹一口气,回复道:“只能长期做、坚持做,别无他法。”
你以为我在敷衍?不,这是绝对的真心话!招生本就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长期去做的事情。
也许你会和我反驳,可是明明就有外部招生团队呀,他们就能够收钱然后快速招生。那我要反问一句,那人家既然可以招到学生,为什么自己不做机构,只做外部招生?为什么头部教育机构仍在做招生工作,而不直接外包?
好了,这个话题,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踩了坑之后,也会懂!
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招生方法很原始,也很简单,就是地推招生!啥也不说了,来,死磕地推!
一、宣传单
宣传单作为地推必备物料之一,第一作用是什么?
对,自然是让消费者不丢掉,并且愿意看上几眼。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时刻记得一个设计理念——要让消费者觉得有用。
接下来,我们逐步来解析如何做一张合格的宣传单。
1.灵感来源
宣传单如何设计,可以多参考一下周边学生多机构的传单设计,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网上多看一些文案和海报设计的素材,可以更好启发自己。
常用网站:
①花瓣网 https://huaban.com/discovery/
花瓣网涵盖了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素材和模板,素材非常多,可以供各位老师加以参考;
这个网站内容比较丰富,会有热点事件分享、文案参考和海报模板参考。
③ 网站汇总 https://www.addog.vip/
这个网站内容相当丰富!汇总了营销设计等网站,非常实用!建议你一定要收藏!
2.如何设计
- 电脑端:
这个网站提供了很多素材和模板,可以直接加以借鉴
②创客贴 https://www.chuangkit.com/sj-pi1-si216-or0-pt0-pn1.html
创客贴同样也提供了很多素材和模板,虽然很多素材都需要收费,但是免费素材也同样不少。而且这个网站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
③ps
ps等比较专业的软件这里就不展开描述了。
- 手机端:
手机端也有许多app可以用来设计,主要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这里推荐几个常用的app。
①Fotor懒设计
网页和手机都能够使用,也涵盖了各种模板和素材;
②稿定设计
同样有不同尺寸、不同专题的海报推荐。在行业内可以筛选“教育培训”,或者直接在搜索框内搜索“招生”、“暑假班”、“课程”等关键词,都可以筛选出专属的模板,非常方便。
3.设计关键
还记得我们前面提过的宣传单目的吗?让传单对客户有用!那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设计出一张有用的宣传单!
①有用
考虑宣传册能够对家长有帮助,可以重点从内容方面加以考虑。内容上要有“干货”,让家长拿到册子不舍得丢。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痛点,结合机构定位去输出内容。
比如英语机构,可以在宣传单页上印上“家长如何在家庭教孩子背单词”等技巧。体育机构可以从“让孩子更勇敢”入手。也可以针对孩子叛逆、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等普遍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同时,可以让这个宣传册拥有一定价值,比如可以免费参加体验课、购课优惠等,让有意向的用户有利可图。
②风格
最重要一点,宣传品风格要保持一致。
首先风格设置要符合机构定位,比如书法机构坚持古风文艺路线,英语机构保持国际化风格。其次,每次活动的宣传品风格都要保持一致,经过长期反复活动,才能够让用户对机构有统一印象。
③趣味性
增加趣味性,需要考虑孩子的兴趣。手册的趣味性不仅从外观,也可以从呈现方式考虑。比如宣传手册折叠起来可以变成一只小动物或者机器人,吸引孩子注意力,愿意带走手册。
二、礼品选择
在进行地推活动时,同时附赠礼品,可以有效吸引过往客户注意力。
1、实用性
实用性要实际考虑到小朋友是否能够使用,不要凭感觉认为这个礼品“很实用”。
对于小朋友来说,满足实用性同时还必须兼顾好看和独特性。
在种类选择上,橡皮比很小的笔袋更受欢迎,绘本或者童话书比印了很大logo的书包更实用。如果一定要做书包,一定要保证足够特别,让小朋友愿意背。
2、时效性
礼品选择不要选时效性太差的,避免礼品堆积。
就像电子产品的时效性非常差,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流行趋势的变化也是目不暇接。
举个例子,像之前运动手环这种产品,不仅价格偏高,而且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一旦压箱底,就很难吸引人。之前也有老师做讲座时,买了运动手环,觉得非常时尚又健康,应该很受欢迎。结果讲座人数没有达到预期,手环剩了好几箱。但是等下次做活动,早就出了新一代的手环,旧手环吸引力就更小了。更别提客群对手环的需求度并不高,就算是最新一代,对人群的吸引也比较有限。
这就是,在选择礼品,一定要从客户出发,从当地需求出发。什么才能够打动消费者,这个问题值得多思考几次!
还有类似扇子这种季节特定的产品,需要考虑当地天气状况进行选择。如果地区一年四季如春,扇子就过于鸡肋了。
如果想赠送动漫周边,比如羽毛笔、橡皮擦、亚克力等。一定要选择大众、寿命长久的动漫,不要选择小众的动漫。“资深”动漫迷选择的动漫产品不一定能够迎合市场口味。而且要明白小孩子的爱好是什么,不要想当然觉得他们会喜欢什么动漫。
3.风格
礼品风格和宣传品风格要求一致,同样要和机构品牌形象契合,更要考虑到受众特性。
在挑选礼品时要根据用户群体,选择独特礼品。许多活动送水壶、伞等,这种礼品虽然实用,但是过于泛滥,不是首要选择。
三、地推人员选择
地推人员的选择很关键!!
有些机构对地推不够重视,认为地推就只是发传单,所以聘请兼职人员来进行。但是!这种观念大错特错!地推活动不仅是拉新活动,更是品牌宣传活动。
而且地推人员如果用兼职的,心态就不一样,很可能会选择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完成任务。也许你会说,我可以用考核名单和电话的方式来考核他们。但是不排除有些滑头的销售,会用互换名单的方法来糊弄。
再加上,用户对第一印象往往就来自市场人员,所以专业、耐心的形象需要由地推人员开始包装。销售第一要务是销售自己,所以市场人员必须学会对自我进行包装。因为地推活动中,当你配上工牌,穿上工装,个人言谈举止代表了机构品牌形象,每个人就是机构形象代言人。
除了外在形象包装,还要培训市场人员接待用户态度和话术。培训市场人员一定能够回答关于机构基本情况、课程优惠、课程特色优势、开班时间、地点等常见问题。
和用户进行交流时,切忌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进行推销。要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让家长对机构产生一定信任感,认同机构专业程度。
比如,少儿英语机构进行活动时,主动和孩子用英语打招呼,很大可能性会让家长停下脚步。结束对话后,简单评价孩子口音问题,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机构,可以提供免费英语水平评估和指导。
这种推销方式能让家长认识到机构专业水平,又有免费评估作为诱饵,如果家长迫切想提高孩子英语水平,是很有可能选择上门的。
现在家长主要是85后和90后,对过于粗暴和商业的推销方式非常排斥。市场活动一切要从用户出发,针对用户群体偏好,不断改进交流方式。
四、线上提高品牌知名度
第一问:机构有必要开展线上营销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线上营销的费用非常高,高到不是每家机构都需要开展。据《商业数据派》统计,截止2020年11月末,在线教育行业在2020年已披露的融资金额高达388亿元,较2019年同期108.75亿元增长了256.78%。 每年寒暑假,更是众多头部企业厮杀战场。地铁、街区告示栏、商业街广告、电梯广告,全都被各式辅导机构占领。
这就意味着普通机构根本没有办法和在线上投放上,与资本进行竞争。也导致很多老师会产生一种观念——没有必要开展线上营销。其中,甚至不乏不重视营销,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校长老师。但是这种观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过于苍白无力。
试想一下,同样都是做舞蹈机构,隔壁机构三天两头做外出活动、组织舞蹈演出、开展体验课,而你埋头苦干,那用户自然更倾向隔壁机构。更何况,隔壁机构很有可能不仅会做营销活动,教学服务也未必比你差。不重视营销,只凭借口碑,就很大程度限制了自身发展。对于小机构来说,线下招生确实是学员重要来源,线上获客更多是起到一种补充作用。
而对于颇具规模的机构,是一件需要谨慎考虑,并迫切去完成的事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招生自然也是。地推、活动、转介绍、体验课加上线上获客,能够搭建起更稳定、更全面获客体系。
第二问:哪些渠道能够更快入手?
一般我们线上营销都是分为两个大方向。
一个通过搜索引擎优化去实现获客,二是在运营社交平台。那么,社交平台这么多,应该如何实现低成本获客?
答案自然是微信!作为中国用户最多、粘性最高的社交平台,微信营销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在微信营销中,能够触达用户地方很多。比如,公众号、朋友圈、头像、群。再细分下去,朋友圈封面、个人签名、群公告、群发功能、公众号功能栏等等,都能够成为触达体,向用户传递我们的消息。而上述这些触达方式中,朋友圈是应该重点关注的。
公众号红利时期已经消失,而且折叠式的通知方式让用户鲜少主动点击访问。而61.4%的用户保持着刷朋友圈习惯,朋友圈作用远胜公众号。
第三问:线上营销应该如何开展?
深入300家机构后,我发现许多机构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容易陷入“自嗨式营销”,在内部装饰和物料制作时,在整个内容上,以课程展示、知识普及为主。单纯从宣传自身专业性、服务内容出发,而甚少考虑到用户喜好、用户痛点。这种“自嗨式营销”就非常容易让机构认为营销费力又不讨好。而实际上,并非是营销没有用,而是策略出现了问题。
除了方向策略,更多机构苦于内容产出。不知道如何针对用户需求,持续地产出高质量、原创内容。这恰恰也是线上营销最困难之处。
一篇内容和100篇内容,能够接触的用户数量自然是天差地别。通过每天创作内容,实现每天从线上拉新3人,看似没什么收获。但是日积月累,总是有成果。
在不同平台所拥有的公域流量中,来获取自身私域流量,一方面固然与自己生产内容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要取决于用户对这一领域内容是否有需求。比如,知乎上,求职、个人成长、投资、健康等话题始终是众人关注重点。小红书上美妆、健康、母婴、旅游等也是永恒话题。而教育行业,也是一个话题关注度较高的行业。细分领域非常多,具备少儿教育、艺术教育、成年教育、中高考、教育行业动态、育儿、家校等话题。
“话题丰富度”很大程度能够决定“内容需求强度”。正是因为教育行业话题涉及面广泛,能够不断细分到不同领域,有相关需求的用户自然也能够长期关注。有些产品虽然消费频率不低,但是对其不具备长久探寻精神。
举个例子,比如需要购买瓷砖时,我们才会适当做功课,研究哪种瓷砖性价比高。当家里装修完毕,大部分人日常不会再去研究瓷砖有关话题。而且瓷砖等行业话题丰富度也不高,很难针对自身题材持续产出有意思的独家内容。瓷砖相关话题,一般联想到的也就是测评。但是长期做同一视角题材,消费者并不会感兴趣。相比之下,教育产品的内容极度丰富,加上较高的消费频率,造就了教育行业运营私域流量具备先天优势。
在这种行业具备的天然优势下,确定目标客群,结合自身优势,持续产出内容,是线上获客的关键。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线上获客成本并不高!
招生没有捷径,唯有长期做、坚持做、长期优化才能有收获!
等等,还有一个彩蛋要送给你:
昨天在我们深学邦交流群里面,就有老师分享了他们招生的诀窍。这个诀窍说起来简单,但能长期坚持,实在是不容易!
这个理论叫做高铁饭盒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将近饭点的时候,就会有乘务员在高铁上推着餐车叫卖,他们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来回好几次。
为什么呢?因为每一次叫卖,都会有新的收获。也许本来小王是想等到下车再去吃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肚子越来越饿,加上餐车来回叫卖,也是在一次次提醒到饭点了,该吃饭了。一次两次,小王不为所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还是伸手买了一份餐饭。
教育机构做招生也是如此!你也许觉得地推很low,没有效果。但是教育行业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原始的行业,更何况,有效就行,low不low根本无所谓。
坚持这种高铁饭盒理论,其实也是一次次在家长面前刷存在感。第一次他觉得没必要去报班,多去几次,他会发现,咦,怎么隔壁小张也去报课了,然后他会逐渐愿意去了解。只要有了解意愿,就成功了一大半。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