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才能正确地欣赏大师的书法作品?
鉴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观其谋章布局,整体气势,纵横排列,气息是否贯通?落款形式,是否谐调统一?是否文气十足?是否古风盈然?其次,查其字画笔力丶骨力丶功力是否老到?属于何种字体?师法何人法帖?书写是否规范?有否自己创意?有否展现自我精神?
书道之深,万言难尽。
二、你见过的最漂亮的书法作品是怎样的?
这应该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书法作品,没有之一。
不仅仅是书法,还有文字,都充满了力量和爱。
十一月十三日,姨母,你怎么就离开了我呢?
前段时间我还去看过你~你还在指导我书法呀。
我真的想你了,羲之给您叩首了。
于是,有了《姨母帖》。
想到你喜欢吃橘子,我恰好路过,帮你摘了三百个,但是可能没有熟啊,就没有给你多摘了~
于是,有了《奉橘帖》。
燕兵,你们为什么来摧毁我的祖坟呢?
我想起第一次被残酷、暴虐的破坏记忆情境,我真的太愤怒了。
不知说些什么、怎样说才好。
于是,有了《丧乱帖》。
今天,小雪之后很快放晴了,突然想起你了“山阴张侯”,想把喜悦分享给你。
前段时间答应你要来看你,但是由于我身体欠佳,没能来成,我心中很不开心。
于是,有了《快雪时晴帖》。
亲人们准备聚个会,哥哥王耆之,哥哥王耆之,明天大家都要来,不能缺少你呀,你要来啊,你要是不能来,大家都很遗憾~
于是,有了《平安帖》。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怎样去欣赏书法作品?
提主的话:现在有很多人学书法,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少,原因有如何欣赏书法的问题。
我赞同,主要原因是因为欣赏能力永远会超过了自己的手上功夫,所谓眼高手低吧,选择了放弃,我觉得是没有调整好心态,没有找对方法吧。白蕉先生说"学习的标准,就是欣赏的标准"。所以我觉得提主的提问意思应该是如何欣赏自己的习作,如何让自己的水平达到自己的欣赏水平,也或是如何学习书法的问题。
不能坚持下来,大概是碰到迷惑太多,关于这点,我觉得初学者一般从楷书入手,迷惑最多的也是笔法问题,但不要纠结这个问题,先掌握基础笔法就行了,高深的以后慢慢来,有条件就找个老师去学,没条件就多看看视频,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哈,上几张图,大学勿喷,多多指教。
玩了几年书法,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体会,供知友们参考:
1、 找一本字帖,最好是楷书或隶书或魏碑开始,最少临半年。
官话: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学习结体,再是章法布局。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掌握笔画,主要是怎样起笔行笔收笔,这就是基础笔法,没那么难,关键是看动作哈,这是重中之重,要反复揣摩,直到能完全明了,动作对了,感觉就来了。笔画掌握了,结构自然就会好,结构不准一定是笔画没过关。结构好了,章法自然就会好,因为有时间去关注整体,这就是先小及大了。学楷书我推荐先从褚遂良的楷书入手。多次以楷书在全国展入展获奖,对楷书研究颇深的张助刚老师认为,
先倪宽赞入手,能够熟练掌握楷书笔画丰富的变化和楷书中参以隶书的巧妙用笔。次学《大字阴符经》,可以感受笔画的偃仰起伏、顺势连带和书写中节奏的多变,这也是学习行书的雏形。接下来再学《雁塔圣教序》,重在体悟唐楷承接魏晋后笔法的变化和“瘦硬通神”的审美趣味,理解褚楷婀娜多姿的字态和"美如婵娟"高妙意境。
2、可以换一本帖,比如行书。
看看书法史,找你首本帖有传承的行书,因为我们练书法不要成为书法家,不要太较真,玩的开心就好,千万不要被书法搞了哈,练行书的好处是可以给你楷书作品落款,我们大众练书法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吧,哈哈,是不是为了装逼哈,应该是静心吧,或者练书法是一直以来自己想干的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不管什么目的,练字就是为了创作,学以致用,所以一定要多多创作,再刻两方印,一盖,收藏起来,假以时日拿出来对比,发现自己进步了,开心,开心最好!到了这个时候你的欣赏能力和手上功夫都提高了。然后继续深入,又会心生疑惑或是烦恼,心态很重要。
希望对大家有用,祝大家书艺精进!
凡原于2018.10.10
四、如何去欣赏这些书法作品?
先上结论。
一副烂字,没什么好欣赏的。
很多人看到书法作品,都会有类似的问题,这个东西怎么欣赏。看着写个卧龙腾飞挺唬人的,大毛笔一刷,一般人说不出哪儿好,也不敢说不好。
一两句话教明白一个人看懂书法是不太现实的。比如,关于草书,我回答了一个问题。
书法,大家何以为大?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技术问题,就是笔峰的调整。
这幅字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单调的代表,所有的转折处,都是用一种方式即中锋转侧峰写成,这是最容易的那种。这表明了作者的一个技术单调,如果你想装逼的话,看到一个幅行书作品的所有转折都是这种从从细到粗或者从粗到细的转折的话,80%的情况你可以说他技术不过关了。
当然,说这幅字江湖,还有其他的原因。因为这幅字横着摆,我们就拿它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字说说看,我截一个图,把这个字正过来。
不考虑畸变效果,就说这个一个字问题在哪儿。
首先看看,书法史上名家们所写的飞是怎么写的。
可以看出,这么多个飞,几乎没有把那一个竖笔拉长的。
这是为啥呢?
这是因为这个竖一般不是最后一笔。一般写完上面那个小的“飞”之后,第一笔就写这个竖,然后翻上去写短撇,长撇,横,然后连到右边的部分。
所以把这个竖拉长,是一个反节奏的写法,行书这个东西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连续书写,如果破坏了连续书写的节奏,那么其本身就不具备太强的合理性。
当然,我是知道他是最后一笔写那个竖的,随它去吧,笔顺这玩意儿,倒不是那么重要。就是看多了古代经典,看这种玩意儿,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没怎么经过训练学习的结果。
如此而已。
五、你认为最打动你的一幅书法作品是谁人之作?
当然是王羲之了,15个字就气死你,其避让之完美简直想象不出这两行换一种写法会变成什么。
还有前两年日本新发现的这几行,你怎么临摹怎么痛快,但你要是按照这种痛快的状态自己写绝对会翻。
然后我再多放几件:
1、杨凝式《神仙起居法》,真心让人感觉到:所谓超级书法大师,即使是技法不到位的地方,神气仍存。
2、赵孟頫这一件自书诗,我在看到这个之前我是真的不相信飞白书是一种正儿八经的书法的。
3、董其昌的试墨帖,草书部分完完全全的把怀素自叙贴神采因为传摹已经看不出来的地方还原了(借用9610的图片,侵删)。
4、还有何绍基的小字书信诗稿:杨凝式在《神仙起居法》、《夏热帖》里面没写到位的地方如果写到位了会如何?我认为其结果就是何绍基的行书小字。
六、怎样的一副书法作品才是好作品?
一副好的书法作品,有益于身心健康。怎样的作品才算是好的书法作品呢?
一,基本笔法要过关。所谓的笔法就是古人固的使用毛笔的方法。不能自己掂笔胡写,而是要遵循古人法度。比如有藏锋露锋,边锋和中锋。用笔的过程讲究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等等,你是说毛笔的使用有一定的固定方法,即赵孟頫所说“用笔千古不易”
二,字的间架结构。楷书有楷书的结构,草书有草书的结构,隶书有隶书的结构。写哪一种书体要完全掌握这一书体的结构,这种书体的结构反映在自己的笔下,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必须下苦功临贴,这样古人的间架结构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下笔才能有模有样。
三,章法要符合审美标准。把汉字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个就更不易了。既要注意谋篇布局,也要注意字里行间的行气。衔接注意阴阳向背,大小错落,顾盼呼应等。就像章法娴熟的反应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必须要学起古人的 章法组合。临摹久了,把古人的章法组合就变成自己的了。
四,落款和用印。落款和用印是整幅书法作品的一部分,不可忽视。其实这也属于章法的内容。写完一幅作品之后,落款要符合你这幅作品的要求。和作品要统一起来,整体上要看起来和谐。印章也不容忽视,印章多种多样,有朱有白,有姓氏印,有姓名印,还有印材不规则的闲印。印章也不能乱盖,一般在作品右上角盖一方闲印用于引首,落款盖姓氏和好名印,姓名印尽量用白文。
以上几个方面都能师法古人,下个几年功夫,再加上你个人的才智,一定会出好作品的!加油,朋友们!
七、怎么欣赏一副书法作品的美?
怎么欣赏一幅书法?
这个问题很难答,书法和大多数艺术类型一样,具有典型的抽象性,喜好完全取决于个人因素,但是也存在一个大体的趋势,也就是权威的人说他好,大家就跟着说好。
所以,今天也还是就着权威人士的方法,做一些个人经历的解读。
本文根据郭绍虞先生在讲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项标准:
1.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
什么是结构天成?说白了就是“自然”二字,笔法自然纯粹,看看下面的图片
一句话概括就是字形美,一见钟情的美。
2.魄力—从笔力用墨看
看笔力并不是看写字有多用力,也不是把纸写戳破,把墨写枯竭。
真正的笔力是“快准”二字,字形上的表现是:笔画如刀如剑,锋芒毕露。
也如江湖剑客一般,英姿飒爽,侠肝义胆
如苍松劲柏,内含刚柔,外露筋骨。
再看拓片的对比
苍松翠柏,如其一般
如清流急湍,冲岸拍石,缓急相映。
3.意态—要飞动
简单一点说就是,字要有灵性
笔锋是字的眼睛,好看的笔锋就是灵动的眼睛。
4.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帖标准看帖
这一点实在太难,难于登天。我们的审美来源于碑帖,又怎能不借助碑帖看作品呢?
难难难!
5.才学,书法以外的关系
赵孟頫的文人画
启功的山水
苏轼的东坡食谱
除了技能方面,还有精神方面
林则徐虎门销烟,名留千史。
颜真卿正义凛然,家风传世。
当然也不止这些,每一个书法家背后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6.气象—浑朴安详
这是一种感觉,如孙过庭所言:“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作品的感受也不大相同。所谓气象浑朴安详,讲的是一种心境。学书久之,有“心静”,有“心境”。
这便是欣赏书法的六要。
以上仅为本人的学书感受,浅谈之。实属偏见。
若信之,则可仔细体悟,
若以为谬语,只作笑谈。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