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自信作文素材?

万里旅行网 2023-03-16 22:28 编辑:yyns 95阅读

.

“文化”是高考作文热门主题之一,怎样写,才能出彩深刻又提分呢?

就让我们一起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教育观念、对外传播4个方面,来一起学习吧~

别忘了点赞收藏,方便之后的复习哦!

Part 1 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 
一、自信是历史根脉的守护
二、自信是文艺精粹的宣扬

Part 2 文化革新·延续文艺生机 
一、革新是立足经典的繁育
二、革新是与时偕行的进步

Part 3 文化立德·培育时代新人

Part 4 文化对话·讲好中国故事 
一、对话是倾听他者的声音
二、对话是缔造心灵的共识



Part 1 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 

一、自信是历史根脉的守护

1.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2.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现在,很多建设行为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无知和轻蔑,做了不少割断历史文脉的蠢事。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


二、自信是文艺精粹的宣扬

1.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2.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根基,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范文示例:
了解是自信的前提,认同是自信的归宿。当我们谈及文化自信时,所秉持的态度并非全盘接收民族传统,而是从经典中汲取养分,灌溉中华文化这棵历经风霜而屹立不倒的参天大树。近年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优秀节目先后出炉,带给我们焕然一新的感官体验——《中国诗词大会》以互动问答勾连诗意文韵、《国家宝藏》以文物源流串联历史轨迹、《航拍中国》以故事化叙事安放地理人文景观。这些成功的文艺作品,无一不是将深刻的理解转化为灵巧的表达,再以灵巧的表达促成广泛的认同,把抽象的“文化自信”谱写为生动的国潮复兴。



Part 2 文化革新·延续文艺生机 

一、革新是立足经典的繁育

1.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二、革新是与时偕行的进步

1.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2. 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

范文示例: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日新月异的时代进程里,文化想要永葆生机,离不开创新突围。传统民乐虽古朴典雅,时代的流变之中,却难以俘获当下年轻人的听觉喜好。以文化传承困境为线索,电影《闪光少女》将民乐与其它时兴的小众文化相融合,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舞台效果。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中华传统民乐迸发了全新的生命力,使许多青年观众深受感染,理解了古老乐器的魅力内核。这也启示我们,文化传承是在延续中改造、接纳中反思、批判中继承,只有将其优势与新的时代特色结合,文化事业才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Part 3 文化立德·培育时代新人

1.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3.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4.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范文示例:
礼记有言:“富润屋,德润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其为人处世的取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其人生心境的修炼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完善道德品格的过程里,我们得以学会丈量自我与他人的舒适距离,习得分辨给予与索取的适宜分寸,理解个体与世界的复杂关系,成长为一个思想成熟、内心温暖、行事从容、富有担当的人。道德教育,作用于个体的成长,也作用于民族的兴旺。



Part 4 文化对话·讲好中国故事 

一、对话是倾听他者的声音

中国先哲老子讲:“大邦者下流。”就是说,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我们期待时间能够消除各种偏见和误解,也期待外界能够更多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真正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二、对话是缔造心灵的共识

1.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开展深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善于用外国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更好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

2.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范文示例:
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需要对内的传承,更需要对外的沟通。曾经,我们的文化形象受制于西方媒体的偏见与丑化,被简化成黄皮肤、小眼睛、功夫、旗袍等扁平符号。但互联网的兴起与自媒体的发展转变了这一不对等格局。以李子柒、滇西小哥为代表的优质内容博主,以细腻的个体叙事、立体的感官呈现和平实的生活场景,勾勒了一幅富含文化底蕴的田园牧歌图。他们真正实现了事实、形象、情感与哲理的统一,诉说了全新的中国故事,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文化是历史的回响,也是当下的映照。文化是代代承袭的时空桥梁,也是心心相交的情感联系。

小纸条们如何看待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呢?你们对当下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又有着怎样的认识与积累呢?欢迎分享到评论区一起讨论呀!

走过路过的小可爱们,除了记得把这份作文素材大礼包放进小背包里,

还有……记得给纸条君点个赞呀~(^∀^●)ノシ


想要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摘抄作文素材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

所以来【纸条App】,每天准时为你推送【每日摘抄】,有逆境/古风/爱国等主题的句子,每天都可以在这里填充自己的知识宝库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摘自纸条App,转载请联系纸条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