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中国民间文化进行分类?民间文化与民俗的关系是怎样的?

万里旅行网 2023-03-17 01:14 编辑:yyns 201阅读

个人认为,中国民间文化指的是与以大众为主体,自发形成与传播,流传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文化形式的集合,它通过一些具体的形式来展现。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等概念之间,经常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比如说彝族女子非常擅长刺绣,彝族服饰中使用着很多刺绣工艺,而且也做出了许多精品,云南楚雄地区至今保持着正月十五举办赛装节的大型民间活动。那么彝族刺绣就既可以称为民间艺术,也可以称为当地民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展示刺绣服装为主举办赛装节是一种节庆类民俗,刺绣文化自然也属于彝族的民族文化。

如果硬是要把几个概念分开,所包含的内容互不干涉,显然是做不到的。

因为交叉的内容太多,又不可能像数学那样给一个定理就不变了,各个学者会给出一些自己的分类方式,也很正常。

关于中国民间文化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心理)文化、社会规则文化:

1、 物质文化:服饰、乐器、建筑、饮食、生活用具等;

2、 精神文化:音乐、舞蹈、美术、崇拜、风水、史诗、传说等;

3、 社会规则文化:婚丧习俗、节庆、乡规民约、宗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凝聚力的部分)等;

也可以把它分成:生活类、艺术类、娱乐类、记忆类、规则类

1、 生活类:医药、服饰、建筑、饮食等;

2、 艺术类:音乐、舞蹈、美术、曲艺、工艺等;

3、 娱乐类:节庆、游艺、体育、谜语、谚语等;

4、 记忆类:史诗、歌谣、传说、故事等;

5、 规则类:婚丧习俗、乡规民约、祭祀礼仪、宗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凝聚力的部分)等

也可以把它分为:民间艺术、口传文化、民间习俗:

1、 民间艺术: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服饰、各类工艺等

2、 口传文化:传说、神话、史诗、故事、谚语、谜语等

3、 民间习俗:祭祀、信仰、风水、节庆、游艺、饮食、医药、婚丧习俗及其它人生礼仪等

各地区文化不同,以上并没有列完,仅供参考。

由以上可以看出的是,当我们将民间文化进行细分的时候,总会涉及到一类是从民间习俗的角度去体现民间文化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再来看你的另一个疑惑,钟敬文先生似乎把一切都称为民俗,几乎等同于民间文化。我理解为,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因为民间文化的种种表现形式都是流传于民间的,有悠久的历史,也承载了民间大众精神层面的内涵。譬如剪纸,我们可以说它是民间工艺,但细究下来,剪纸多数时候是和民俗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新年、新婚,要贴上剪纸的作品,有些地区在丧礼的时候,也要用剪纸来制作祭祀用品,还有些地区,是通过剪纸来表达宗教信仰。这些内容流传起来,确实是民俗。

再比如音乐、舞蹈、曲艺,它们对于民间大众来说,是休闲娱乐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和记忆的方式——对很多文字不普及的地区来说,大众是通过发音、旋律、动作、语言传递情感,记住一个地区、一支民族的历史。它们之所以流传至今,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多么符合现代流行文化的审美标准——音乐很锐耳动听,舞蹈很活泼好看,而是约定俗成、潜移默化中大家要去做这件事。实际也是民俗的表现。

所以,钟敬文先生从民俗的角度来解读这些民间文化的内容,也是有道理的。

总之,在这些问题上,不要追求像理工科一样明晰的分界,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能没那么困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