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万里旅行网 2023-03-21 22:37 编辑:yyns 120阅读

谢邀。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在这个星球上显得如此特殊?或者说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中国人?

我总结八个字吧,就是“敬天法祖,仁义礼节”。

敬天,是尊重自然,顺应天地规律。这一点不管是道教,还是我们的养生学,都有充分表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这是千字文的开篇。讲述的都是世间万物的运作规律。

我们中国人敬重自然,所以我们会花很多心思去观察自然。我们是世界上最早观察天象,研究万物的民族。我们的伟大祖先伏羲,通过观察天地创作了八卦。后周公创作周易。这两门学问世上独一无二。对整个民族的影响也及其深远。无论是风水学也好,相人术也罢,都包含对天地运行规律的考量。祖先制定的二十四节气沿用数千年仍在指导农时耕作,让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最会种地的民族。神农通过尝试百草,不仅开创了中国农业种植的先河,还奠定了中医中药的基础。不仅古代帝王逢大事要卜卦,观天象,登基要祭天,封禅,民间婚丧嫁娶也要看黄历。

你看,八卦,周易,道学,神农本草,节气,这些个我们民族生存和文化上最本源的元素都来自于敬天,来自于对大自然的重视和思考,世上没有哪个民族对天地自然的感悟能达到我们祖先的高度。

敬天不是畏天。我敬重你,不代表我怕你。我会观察你,研究你,因为你对我很重要,但重要不代表我就要听你的。你不合我心意我一样要收拾你。

从女娲补天,到良渚古城的水坝,从大禹治水,到郑国渠,都江堰,从京杭大运河,到南海鬼斧神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来源于自然,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却是驯养自然,让自然为我所用。

从后羿射日,到大闹天宫,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这个民族,敬天(子),但从不畏强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你不仁,那我就揭竿而起,就撸起袖子跟你干,直到把你捋顺溜为止。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这世上的其他民族,都没有我们这种天不怕地不怕,人定胜天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上那么多农民起义,而其他民族很少有这样的反抗历史。这也是为什么奴才们经常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不跪着(没信仰)?”,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神,你所跪的神能给你的,能做到的,我们自己就能做到,而且做的更好。

说完了敬天,来说说法祖。

我们中国人在紧要关头喜欢说老天保佑,但在事情成功后会说祖宗有灵。

中国人对祖先的敬重是深入骨髓的。世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敬重祖先。不管是皇帝祭祀太庙,还是老百姓逢祭日,清明,七月半给祖先烧纸,都是我们日常的行为准则。

由法祖衍生出了三种文化,都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一个是对历史记录的极尽偏好,一个是墓葬文化,还有就是亲孝文化。

我们中国人知道,每个活着的人都会在将来成为别人的祖先,于是,为方便别人法祖,我们就会以成为祖先为标准要求自己,这就要把自己的一些事迹记录下来,大到二十四史,小到县志,家谱,我们是世界上最重视记录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祖先的民族。一个人如果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对他来说,比法律更严厉的惩罚,是不能与祖先同葬,牌位不与祖先同放,九泉之下,无面目见列祖列宗。

如今我们研究历史,一方面是靠史学典籍,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墓葬的的发掘与研究。我们中国人对丧葬的重视也是独一无二的。皇帝从登基开始除了要记录饮食起居,再就是开始着手安排后事了。平民百姓的白事也有一整套的规矩流程要走。看看濮阳的中华第一龙,看看曾侯乙,看看海昏侯,看看马王堆,看看睡虎地,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如此重视和热衷于自己和父母的丧葬?无非是,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在死后留下些什么,在文字记录之外,更形象地表达自我,好与后人交流,作为子女,我们希望完成父母的遗愿而已。

我们敬重祖先,而对祖先最基本的责任是在自己之后让祖先依旧可以香火相传。只有这样,祖先的事迹才可以一代代传播下去。哪怕到最后,所传播的就只剩一个姓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生育,开枝散叶,多子多福是我们的基因,我们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并非偶然。

只有生吗?生子不肖也不行啊,还得养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古代中了状元要告祭一下祖先,让他们也高兴高兴,同时也相当于述职,表示自己不辱使命。当代如果谁家出了清华北大,相信也会在心里告慰一下逝去的亲人。从胎教开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买学区房,各种特长班,拼命把孩子往上推,找工作,结婚,买房,看孩子,中国的父母是最累的父母,别人可以挣多少花多少,甚至借贷消费,可以在孩子成年后撒手不管,中国人却要把孩子,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钱都挣出来留给他们。中国人为何如此重视对子女的养育?单纯为了养儿防老吗?要养老,一个普通人就足够啊,我觉得,主要还是四个字,光宗耀祖。这让我们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关心后代的民族。你了无牵挂固然潇洒,我一身责任也并非没有优势,一个在乎当下,一个在乎未来而已。我们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之所以是唯一几千年传承兴旺下来的民族,并非偶然。

我们既然敬重逝去的祖先,对健在的父母当然就更加尊崇。中国的孝文化也是世上无双的。为什么孝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你连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会敬重祖先呢?一切身后事都要在生前做定。既然我们对人的基本要求是尊敬祖先,那对健在的父母的孝敬就是最初的考验和演练。因为父母总有一天也会成为祖先。关于孝,我想也不用说太多。

此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父与子,生与死,对我们来说,先人肉体虽逝,但我们却侍死如生。还会继承祖先的遗愿,还会与祖先有精神交流,还会以祖先为榜样,还会力争为祖先光耀门楣。

从狭义上来说,祖先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但从更长远的时间纬度和更广阔的人群范围来说,历史上的中国人都是我们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研究历史,是为了弄清楚我们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类人,我们效法那些耀眼的先祖,期待自己的名字在多年后也像他们那样闪耀。幸运的是,我们有太多优秀的先祖可法,他们的事迹都被记录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从诸子百家,到三国群英,从唐诗宋词,到范仲淹张居正,引用我另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

如果被钉在十字架上就可以封神的话。在中国,为黎民百姓殚精竭虑,奋不顾身的人,单念名字就能念上一千年,正是这些人,用自己的梦想,付出与生命,换来了民族和文明的繁荣不息。是他们保佑着民族。他们不在天上,他们在历史上,在记忆里,在庙堂中,还有的,就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我们中国人很清楚是谁保佑过和保佑着我们,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而是真真切切存在过和存在着的人,中国人。我们中国人遇到困难从不靠神,我们大禹治水,我们修建长城,我们吃苦耐劳。我们中国人不信神,因为我们中国人就是神。

以上是敬天法祖,仁义礼节有空再写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