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英语怎么说呢(少数民族文化该如何继承?)

万里旅行网 2023-03-28 11:57 编辑:yyns 295阅读

一、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表述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

我班里有几个维族和哈族同学,听他们讲本地话从来都不听不懂,不过那些以前本民族语言里没有的词除外。什么奥特莱斯呀,方正楼呀之类的,他们都是用类似普通话的发音来说的。所以,我觉得好多外来词汇他们是直接借鉴了外部发音。

刚电话询问了一个新疆同学,他说他们有些词也会借用英语里面的发音。而且他们的有些名字英文翻译比汉语翻译反而更准确!

二、少数民族学英语如何达到英语母语者水平?

首先,你的母语不是汉语,是维语,所以汉语对你来说是一门外语,但是英语比你学汉语要难得多,请首先端正态度,不要以为英语简单,汉语好学,汉语对你好学是因为你天生就在汉语环境里,而且维语应该靠近汉语而不是英语,比如一个英语母语的人,他们可以会好几种语言,比如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等等,首先他们身边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其次基本都来源于拉丁语,是一个语系的,所以没什么可骄傲的,让他学学汉语或者日语,他们可定抓瞎,就像中国人学日语,天生就会1/3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英语对你来说是一门完全的外语,比你学汉语要困难的多,先做好心理准备和端正态度。

其次,翻译和单纯被单词是非常愚蠢的行为!除非你天生反应速度在正常人的两倍以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说法是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的倡导者也是不折不扣的骗子,因为他告诉你的逻辑是反的!正常的情况是你学好了英语然后才有了英语的思考逻辑,然后变成用英语的逻辑去讲话,而不是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去用英语逻辑去学习,你连单词都不会几个就去谈英语逻辑,真是搞笑。

那么你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1:发音,注意还谈不上口语,只是发音,字母的发音,然后是基础单词的发音,这个需要你下大功夫去学习。无论英式还是美式,练习一种纯粹一些的发音,只要不是CHINGLISH就好。

2:学习基础的语法,基本的主谓宾,主系表这些结构还是要知道的,不要去钻研,语法最多掌握10~20条就行了,什么虚拟语气之类看起来就是理论类的就不用学了,因为你以后看多了自然就知道,我们不是在学数学,不需要举一反三,我们只需要掌握1~2种表达方式就行了,研究一种意思如何用N种表达方式的那是语言学家和中国英语老师的事,跟你没关系。所以语法其实很简单,花几个小时看看就好,然后在阅读和听力里面去体会一下就好。

3:大量的跟读和听力,在你发音基本OK后,就是靠大量的跟读训练口腔肌肉和口腔感觉(比如看到TH的字母组合,你会条件反射一样的伸出舌头,达到这么状态就算OK了,这叫肌肉记忆),大量的听力是非常关键的,听到了,听懂了,这些单词你才叫掌握了,否则只能说你看过,不叫你懂了,比如出现一个句型,你需要想1分钟,分析后才得出结论,那不叫掌握,一定要形成条件发射才叫掌握!其实掌握的多了就是所谓的‘语感’

4:基本交流没问题了,开始看看英文书籍,找几本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阅读,不要一上来就是傲慢与偏见这些所谓名著,读名著最没价值,尤其会对初学者产生大量不良影响,因为名著的词汇用于都是几百年前的,对于一个初学英语而不是英文文学家的你来说,最好别看,看了也没用,你见过中国人现在说话用‘之乎者也’说话吗,所以可以选幼儿童话类的,或者自己专业方向的,原则就是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读一个自己不感兴趣,枯燥的读物,99%读不下去或者读完了也什么都记不住

至此,英语学习过程就是这样,注意这个过程没有做语法题,没有读世界名著,没有看电影,没有听英文歌曲,没有自然拼读,没有单纯的背单词,没有考试,唯一有的是一颗安静学习和充满兴趣的心。

三、请问引用少数民族作者的文章的英文格式是怎样的?

这方面,每个人自己有多次机会,自己给自己规定出现在期刊里的名字。但最好方便自己方便大家。规定一次不再变了。

显然按照读音来贴近最好。也有风格迥异的。

重新看问题后,问得是:名字已经用汉字写出来了,要还原成少数民族名字。这个就,灵活解决吧。要跟期刊沟通。求助编辑解决。

四、少数民族语言中有哪些特别的表达?

说起与汉语习惯不同的有趣表达,蒙古语一定是能排得上数的。随便举个例子:

ᠬᠠᠷ᠎ᠠ 黑色,黑色的,ᠡᠳᠦᠷ 是昼,那么猜一猜 ᠬᠠᠷ᠎ᠠ ᠡᠳᠦᠷ 是什么意思?答案不是黑色的白天,而是大白天。

同理还有,ᠠᠷᠢᠬᠢ 是酒,但 ᠬᠠᠷ᠎ᠠ ᠠᠷᠢᠬᠢ 不是黑色的酒,而是白酒。ᠠᠷᠠᠰᠤᠲᠠᠨ 有人种之意,那么 ᠬᠠᠷ᠎ᠠ ᠠᠷᠠᠰᠤᠲᠠᠨ 是白种人么?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大家肯定想过这个问题:白酒是白色的么?不是啊,白酒是无色的。所以,我觉得差异的根源是,用白还是黑来代指无色透明。

回到 ᠬᠠᠷ᠎ᠠ ᠠᠷᠠᠰᠤᠲᠠᠨ 上来,既然不存在无色的人种,那么 ᠬᠠᠷ᠎ᠠ 在这是本义,也即:ᠬᠠᠷ᠎ᠠ ᠠᠷᠠᠰᠤᠲᠠᠨ 的含义是黑种人,而不是透明人間…

汉语的“白XX”,与蒙语中的“ᠬᠠᠷ᠎ᠠ XX”在很多时候都与颜色无关。有趣之处在于,蒙语的黑与汉语的白都有很多引申义,当二者引申含义重合时,就出现了“颠倒黑白”的有趣现象。

补充一个不算很特别但汉语里似乎没有的表达方式,原谅我通用语言文字没学好。蒙语里有一个词:ᠦᠭᠡᠢᠯᠡᠬᠦ 。

这是一个动词,由 ᠦᠭᠡᠢ 派生,基本含义为发现没有,发觉没有。但本义用的不多,它的引申含义是“思念”。

也就是说蒙语的我想你了直译成汉语是:我发现你不在。和英语的 I miss you 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其他语言里似乎也不少见。

五、少数民族文化该如何继承?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汉族文化普遍发展。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得不到青少年一代的有效传播与发扬的危机,为此,如何加强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公共场合交流语言,与使用自己少数民族语言的冲突,公共场合交流语言以使用普通话为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与自己民族的人,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交流。这二者并不是博弈关系,可以具体场合使用具体语言。

首先,普及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起团结心的语言纽带,更是我们的义务。我认为普及好普通话可以为传承和发扬各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服务,现在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户籍为少数民族,却不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说明少数民族文化有待进一步传承与发扬。

传承和发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这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是各个少数民族先辈们在生活实践中造就的宝贵结晶,这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个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其中不妨有大部分汉族对少数民族感文化颇感兴趣,汉族学习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的一重要途径。

其次,要让各个少数民族后生认识到自己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自豪感。让少数民族文化棒在一代又一代的少数民族后代手上传递。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最后,烟花因不一样的色彩而美丽,因不同而映射出五颜六色的精彩。因56个民族的团结而结晶出灿烂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

因此我们不能丢失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希望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凝聚起中华民族这一核心力的团结力,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之梦。


六、苗、蒙、藏、壮、维等少数民族语言是否像英语、汉语等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能力?

任何语言都可以表达任何人类想要表达的概念。例如A语言有概念,表达方式为"e",B语言中之前没有的表达方法,则可以直接借用“e",或另创表达方式“x”。无论是抽象概念,还是具体概念,莫不如此。


A语言中对概念集合S中元素的划分情形和B语言或许不同,这和居住环境、文化习俗有关。赤道上某个部落的语言中可能没有对雪的称呼,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雪,而当他们一旦乘坐飞机来到哈尔滨旅游之后,自然就会采用某种方式来称呼雪,可能是snow,可能是xue,可能是kakukuku,也有可能是harbin。


至于文字,则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事情了。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有文字的,也不是所有语言的使用者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来书写书面语,正如山西人一般不用山西的方言来写信,写报告,写小说一样;而香港的粤语流行歌曲绝大部分也都是用粤音来读北方话。中国的高原塔吉克人使用维吾尔文,韩国以前使用汉文。日本天皇的投降诏书使用的是汉文训读体,也就是用日语来写、读中国的文言文。所以当时玉音放送的时候大部分日本老百姓是听不清楚天皇在嘀咕什么的。


国内的壮族、苗族长期通用汉文,本民族文字推广程度不高。藏族、维族、蒙古族均有本民族同行的文字(维族和蒙古族有不止一种)。这些文字都是拼音文字,甚至都和拉丁字母一样,有着同样的起源。

七、怎样理解“民族是文化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这句话?

很简单,也很复杂。

为了方便题主理解,就举我们最熟知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吧,也符合题目的条件。

首先,民族是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是谁来定义的,题主有想过吗?到底什么是中华民族,百度给予了我们解释——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统称。那为啥非得是56个民族,50个不行吗、10个不行吗、光汉族不行吗?为啥非得是56个民族不可呢?

历史给了我们答案,由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是由各个少数民族及汉族构成的文化,所以,中华文化缺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行,所以说,有了文化,就有了民族。包括日本大和文明与大和民族等,都是相互关联的。

第二,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这就比较好理解,任何一个文化的构成,可以说都是各种各样民族文化的体现,比如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是由汉族文化与各个少数民族所构成的。那么这个文化将作为我们身上的图腾一般体现了一个民族,比如去外国提起春节、端午,可能外国人会觉得哎您是不是中国人呢。也就是说,文化往往能反应一个民族的特性,让他能够被别的民族所区别开来

八、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怎样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就如同每一个人有优点与缺点一样,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优秀之处与缺憾之处。

优秀的文化不需要保护,也会被其他民族吸收与融合。这种吸收与融合,不是仅仅被汉族文化吸收与融合,还会被世界其他遥远的民族借鉴与融合。例如中国古代文化吸收了二胡、琵琶,以及新疆的歌舞文化艺术等等。

不算优秀,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吸收与融合。例如国内的锅盔与烧饼的技艺,就是由历史上的新疆传播过去的。

一些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会自然而然的融汇入主流文化群体之中,无需保护,因为其本身永远也不会消失,只是泯然众人而已。

至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中的落后习俗与文化,即便是少数民族自己恐怕也不愿意保护与传承下去,例如彝族抓娃子习惯,藏族人皮唐卡艺术等。

在现在影像保存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实没有什么问题。

九、民族和国籍在英语中如何区分?外国人是没有「民族」的概念吗?

民族

(1)主观派: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

【法】勒南:一个民族是一个灵魂,一种精神原则。

【英】赛顿—沃森:当一个共同体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构成一个民族,或他们的行为如同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时,该民族就诞生了。

(2)客观派: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

斯大林: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卡尔·多伊奇:

文化民族:历史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如中国的汉族、少数民族。

政治民族:拥有国家的群体,或已经产生准政府功能,有能力制订、支持、推行共同愿望的群体。如中华民族。

文化上同质vs政治上同质(表现为形成国家)

(4)民族国家的定义

所谓民族国家,就是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的、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

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宁骚《民族与国家》

(5)国家的合法性/权威的来源:武力、传统、信仰、理性、情感。所有人都有情感,所以用情感煽动人心是最容易的,民族主义会始终存在。


更多考研问题

更多政治学知识

可以微信关注 政治学考研人 公众号

了解更多

更有超多干货和众多师哥师姐等着你!

十、多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使少数民族语言在逐渐消失,怎样有效地延续语言的多样性?

吴语和粤语都药丸了,少数民族语言还在想什么呢?

这两7000万以上的使用人口,比意大利全国人口都多,还经济发达——苏州上海广州这些中心地区都已经被攻陷,新生代的方言水平大幅度退化,钱多人多的尚且如此,钱少人少的就不要抱有幻想了。


然而更糟糕的还不仅于此,中国少数民族以西南最多,而西南有着武德充沛的西南官话,从武汉到昆明,从成都到贵阳,可能从明朝开始西南官话就在稳步推进,不断吞并少数民族。最终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的结局会和东北的蒙古、满、锡伯、朝鲜族一样,城里的直接普通话,城外的成为东北官话/西南官话的使用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