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关于文化传承的好句?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千年风华,尽在今朝。知来处,明去处,衣礼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暮暮之途,天涯相守。承炎黄,载华夏,鸣歌相去。
二、有没有关于文化的句子?
1.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特点。
2. 尽管多元文化、消费文化形成风潮,传统文化看似与社会生活疏离,但它其实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中的。
3. 文化自信要有支撑,这种支撑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传统。
4. 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摒弃什么、传承什么,是一个时代的大命题。
5. 中华文明,在她上上下下的五千年中积淀,走向了成熟稳定,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代一代华夏儿女中传承,走向了现代文明。
6.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底,都有一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在那方沃土上,中国人自己会撒种,播种,最后收获精神的果实!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强调的德政思想核心要素就在于修身。
8. 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9.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既饱含着“天下一统,四海靖宁”的精神之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又饱含着“位卑未敢忘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志,等等。
三、传承中华经典文化诵读的篇目有哪些?
什么诗歌可以被定义成必诵?按照我自己的背诗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首先,小学初中高中课本选的诗篇,这些都是经过一代代教材编写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精挑细选的,代表着中国古诗词的最高水准。这类诗篇浅显的如《春晓》《咏鹅》《静夜思》,有深度的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隐《无题》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难度比较长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最难的就是屈原的《离骚》吧。课本必背诗篇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定先要完成的,毕竟考试一定会通过填空、赏析等形式考察;而对于成人而言这个背诵既是复习也是跟孩子亲子学习的一个准备。
2、其次,真的能打动自己的那些诗篇。这些诗篇虽然没选入课本,但有非常动人的情感表达,就像苏轼这类作品比较多。《临江仙·送钱穆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望江南·超然台作》“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个人就是先背完小初高课本古诗,再背这类自己喜欢的。
3、第三,在经典的古诗选本里选自己没背过的名篇背诵。《诗经》《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古代精选版本和现代叶嘉莹、程千帆等老师的古诗选本读诗,这些著作里面的诗歌太多了,只能先从读了打动自己的开始背诵,部分生僻没感觉的我个人是略过的。
4、在知乎这样的优质平台,看一些诗友分享。现在各个平台的诗友太强大了,一些好诗被挖掘出来,读这些诗友的文章,碰到好诗也摘录下来背诵。
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背诗积累的,背诵的诗歌越来越多,现在自己登记,有1000首以上呢!大家一起加油,现在各种诗歌选本多,网上学习资源多,不愁没有诗背,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坚持!
四、如何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有五千多年了,延绵不断产生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自己通过读历史可以明白很多道理,启发很多智慧,虽然时光变迁,道是不变的。如《道德经》里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传承呢?我认为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的公正的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开始。
认真通读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历史。
下面列举几本历史书籍供大家参考:
一、《上下五千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二、《史记》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三、《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四、《中国通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中华文化,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华特有文化。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华文化,相传经历了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 、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 ,到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发展,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自古以来产生了很多文化经典,比如:伏羲八卦,文王64卦,《周易》,《道德经》,周易 《十翼》,《黄帝内经》,《诗经》,《尚书》,《春秋》,《庄子》,《论语》,《大学》,《中庸》等等诸多经典,需要我们不断的去阅读。
自己应该阅读经典和正确的领会学习经典道理,应用于实际生活发展。
通过实践结合知行合一,明白了经典文化道理就算是继承中华文化。
把自己明白了中华文化,传播给身边的人,传播出去,发扬光大中华文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